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亲历神奇的壮族“女子太阳节”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朱法飞 喻传宏  2017年04月25日08:14


在“太阳山”顶上祭太阳。 吕德仁摄

神树脚下请太阳。 陈明凯摄

女人们走在送太阳的路上。 资料图片

村民们前往河边的神树进行祭祀仪式。 资料图片

壮族“女子太阳节”

太阳崇拜在上古时代非常普遍,中国、印度、埃及、希腊以及南美的玛雅文化是太阳崇拜的五大发源地。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境内的上果村,是传说中 “太阳神鸟”的诞生地,当地保存着一套完整、系统、严谨的祭祀太阳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一祭祀活动具有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地域特征,是农耕民族的宝贵遗产。2014年,“西畴县女子太阳山祭祀”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

“女子太阳节”的神奇传说

上果,壮语“版唐稳菓”,意为“找回太阳的地方”。上果村的壮族群众自古就认为:天为上界,有天神管着,天神之中,以日为尊。世世代代崇尚农耕的上果村先民认为,太阳是人类和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类认识时间、判断季节的主要依据,太阳像人一样有灵魂、有感知,是最值得崇拜的对象。在上果村先民的传说中,太阳神是女性,所以,祭祀太阳这一天叫“女子太阳节”。

关于“女子太阳节”,有一个古老的神奇传说:远古时期,天离地面很近,天地间黑蒙蒙的。后来,天地间出现了一条巨大的怪鲤鱼,它一张嘴就地动山摇,闹得四方不宁。这件事被神仙盘古知道了,他便一斧头把鲤鱼劈成了两半,把天地也劈开了,天空出现了一个大洞,从洞中出来十二个火辣辣的太阳,万物生灵自此第一次见到了光明。

十二个太阳轮流挂在天空照耀着大地,天地间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大地被烈日烤得一片焦黄,植物枯萎,动物渴死。于是,上果村的壮族群众去向布洛陀神(壮族的人文始祖)求救,求他想办法射掉天上的太阳。布洛陀神便造出一张巨大的神弓,然后,选中村里力大无比、英勇善战的郎星为神射手,并赋予郎星神力。郎星带着神弓追赶太阳七七四十九天,先后射落了十一个太阳。正当郎星准备射掉最后一个太阳时,布洛陀神赶来阻止了他,让他留下一个太阳做白天,不然世界又将面临黑暗。

十一个太阳被射落后,失去亲人的最后一个太阳非常悲伤,她又气又怕地躲进了深山老林里,不再出来了。天地间又变得一片漆黑,人们生活得非常艰难。上果村的妇女们商量,推举一位聪明勇敢的壮家妇女去找回太阳,最终,乜星带着自己的女儿历经千辛万苦,整整寻找了12年才找到太阳。乜星诉说了黎民苍生没有太阳的艰苦生活和自己寻找太阳的经历,这深深打动了太阳,太阳终于同意在农历二月初一这天升上天空。

布洛陀神让村民选择一座风景优美的高山让太阳安家,安排村里人准备了一个大花轿让太阳坐在里面,由村里的男人们将太阳抬上山,在河里净身后的妇女们则一路歌唱,把太阳送到了山顶。太阳吃了壮家人煮熟的一只公鸡和黄糯米饭后,舒展开久违的笑脸,升上了天空。从那以后,太阳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照耀万物生灵,工作一天累了,她就回到大山里睡觉。世界有了白天和黑夜,人们才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为了纪念这一古老神奇的传说,上果村祖祖辈辈都要过“女子太阳节”,从来没有间断过。村头的大榕树被敬为“太阳树”,祭祀的山也就被敬称为“太阳山”。

女人祭祀、男人旁观的奇特节日

文山州的作家张邦兴,曾以“女子太阳节”为素材,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乜汤温》。追寻着作家的脚步,怀着对古老壮族文化的敬畏,今年2月26日(农历二月初一),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西畴县上果村。

上午9点半,我们来到村头大榕树下。参天大榕树上,挂着壮族特制的“太阳”,这就是太阳神树。村中生态墙上,贴着“祭太阳、唱古歌、敬鸟母、同祈福”的条幅。神树旁边箐沟里,古老的水车不停地把清澈的山泉水送向远方。我们紧随祭祀的队伍前行,一点一点揭开“女子太阳节”神秘的面纱。

我们看到,节日期间男性是“毫无地位”的,接送太阳的活儿没他们的份,吃饭也得靠边站,即便是外来的男性领导、嘉宾也不例外。

“太阳节当天,女性享有至高权力,家务全由男人做,女性需要做的就是穿上盛装,完成祭祀活动和玩个痛快。”一位当地女子自豪地告诉我们。

当天一早,女人们已经穿上盛装,在太阳河边嬉笑、欢歌。与此同时,村里的青壮年男子,有的在家里蒸黄糯米饭,有的前往太阳河边建起土灶,架起十多口大锅,为女人们做早餐。早餐结束后,男人们并不能休息,而是忙着做当天的晚餐,等待祭祀归来的女人们享用太阳筵席。    

祭祀活动从成年女性到太阳河沐浴净身拉开序幕。上果村青山环绕,村前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绿树掩映,河床上漂着柔软青翠的水苔。河岸上的古树遮蔽着那个神秘的女子净身潭。虽说当天气温只有4度,但这并没有影响女子净身仪式。上午10时,村里年满18周岁的50多名女子都来到河中沐浴净身,净身潭周遭如临大敌般戒备森严,道路两旁都设立了“男士止步”的提示牌,男人们被远远挡在外面。

净身仪式结束后,成年女性们手持白手巾,吆喝着“岔着唐温罗”(壮语意为“找到太阳了”),聚集到河边的神树(传说太阳藏身的树林)祭台前,由“博丙”(壮语意为专司此祭祀活动的年长者)带领大家祭请太阳。请出“太阳”后,用轿子抬着“太阳”,带着祭品,前往“波唐温”(壮语意为“太阳山”),女人们唱着古歌,向“太阳山”祭祀场地前行。

“博丙”砍来丈余长的树枝,插在刻有“太阳神位”字样的石碑四周,清理石碑边的杂草。女人们拔除祭祀场地的草丛,平整场地。祭祀太阳的供品有黄色糯米饭、糯米酒、鸡。“博丙”砍芭蕉叶铺在石碑下摆放供品,砍竹筒做酒杯盛米酒,砍芭蕉杆当香炉插香,四位壮汉杀鸡、烧水、煮鸡。

摆设好供品,“博丙”对着太阳神位诵祭词:“今天是吉日,今天是女人日,是祭太阳神的日子……”女人们庄重地聚集在太阳神位旁,唱《祭太阳古歌》,将“太阳”送回天上。

当天,上果村的天气阴沉沉的,但就在祭请太阳之时,太阳竟然微微探出了头,露出了笑脸。此后,上果村的气温有了明显回升。不管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这无疑为“女子太阳节”增添了些许神秘感。

祭祀结束后,刚满18岁的女性吃了作为贡品的黄色糯米饭,这标志着她们完成了成人礼,可以开始恋爱了。随后,村民们举行千人摸鱼、踩竹筒高跷、打陀螺、弹弓大赛、鸟王争霸赛等活动,还进行了壮乡童谣《水母鸡》节目表演和壮族大型歌舞剧《太阳鸟母》表演。

晚餐时间,所有18岁以上的女性聚集在一起,持碗而坐,一圈圈围成太阳筵席,等待男人们端上饭菜。累了一天,男人们到这时也没有入席权,只有当所有成年女性全部吃上饭,男人们才能在一个地势矮的地方摆上饭菜吃饭。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起初被上果村纯净的山水风光所陶醉,等亲历了神奇的“女子太阳节”后,又被找回太阳带来的欢笑所陶醉了。这正是风土人情胜过山水情啊! 

在上果村,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古老而厚重的民族民俗文化,更像是完成了一次时空的穿越。神秘的太阳山、太阳神树、女子净身潭、11道弯的送太阳路、祭祀坛;咿呀作响的水车、小桥流水、划竹排的壮族少女、满坡的桃花李花、良田美池、竹园篱笆、玩闹的孩童、悠闲的水牛……群山环抱,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村庄,这就是上果村,找回太阳的地方。置身此地,我们似乎忘却了几度春秋,身心随着朵朵白云飘荡在与世隔绝的美妙仙境中。

离开的时候,我仍一步三回头地张望这美妙的“世外桃源”,拿着相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不料一个踉跄,正摔在地上,磕在头上——上果村呀,小子这厢有礼了!想不到,爬起来后却发现数码相机出了问题,拍摄下来的照片“不翼而飞”,这真的像做了一个梦!

我后来才悟出,或许此次亲历“女子太阳节”就像诗人徐志摩所云:“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