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乡愁之下,我们如何爱故乡?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李寅  2017年03月24日11:18

松桃县大兴街道河界营村第三届春节联欢晚会上,小演员们跃跃欲试。 杨杰 摄

农村话题最引人关注的时间节点,非春节莫属。每年春节之后,总能看到一些回农村老家过春节的“城里人”感叹故乡在凋敝、淳朴的民风在消亡。一批返乡文章也会在此期间在网络上引起一波热潮。然而热潮过去,农村依然在那里,问题似乎还没有答案。

诚然,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农村发展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事实。

对于那些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人来说,故乡农村是生我养我之地,我们需要乡村,乡村也需要我们。我们因热爱故乡而触发乡愁,但除了感叹,跳出农村的“城里人”又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以乡愁情绪激活乡建热情

一年之际在于春。丁酉年立春之际,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兴街道河界营村,一个名为“河界营生态农业综合产业园”的项目破土动工。河界营村所有精准扶贫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为了这个项目的主人,他们有望借助该项目彻底摆脱贫困。

贾红辉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在村民的眼里,贾红辉虽然离开村子多年,但是一直热心于家乡建设。

1997年,贾红辉考上武汉大学,成为从这个大山深处的苗族村寨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此后,贾红辉在国防科技大学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如今,他以学者、苗族文化守望者、河界营村乡贤会理事长等多重身份,活跃在军民融合、文化传播和推动乡村建设的第一线。

作为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贾红辉坦言:“是那片山水养育了我,我的乡愁很浓厚。”

离开家乡两年后,贾红辉春节回家时,看到很多年轻人无所事事,要么喝酒,要么赌博,他决定改变这种现状。1999年春节,他策划了河界营村第一届“村晚”。他带着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此后,这样的“村晚”又举办了三届。

“通过‘村晚’这种形式,我希望大家能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快乐与自信。”贾红辉说。

2016年4月,河界营村乡贤会成立,贾红辉被推举为理事长。“乡贤会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村里的发展献策献力。”贾红辉说。

在乡贤会的指导下,河界营村大梁河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成立以后重点推动的一件事,就是“河界营生态农业综合产业园”项目。为了给生态农业产品找到出路,贾红辉和几位朋友在湖南怀化办起了“侬聚德”苗家生态主题餐馆。

“农村不缺资源,但缺人才,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农村发展、乡村建设面临很多问题。”贾红辉认为,“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帮助农民出出点子。”

这些年,贾红辉无数次回到村寨,与乡亲父老共谋发展出路。在他看来,爱故乡不是一个简单的理念,而应该表现在具体行动上。

与贾红辉一样,如今,很多人都在寻找自己爱故乡的方式。

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情树,出生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阳星村。从上大学开始,他就意识到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家乡建设和发展。

读大学期间,吴情树带领村里的小学生在村里募集善款,为村小学的图书室购买书籍。吴情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相信,农村孩子要有出息,就要走出大山,读书考学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径。

最近几年来,吴情树发现,家乡的村民贫富分化比较严重,一些老人生活比较困难。受外出打工潮流的影响,一些孩子受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对于我们这些离开村庄的人来说,是袖手旁观还是主动介入?”吴情树坦言,“进城之后的我们,不能对家乡发展持冷漠态度。”

为此,吴情树萌生了一个想法:利用传统的宗族血缘关系网络,结合现代基金会运作方式募集资金,奖学、助老、济困。

2016年,他游说在外工作、经商而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宗亲,捐资成立了阳星村吴氏金榜宗亲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成立以来,每年都对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并对正在读高中和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

吴情树发现,该基金会成立之前,很多住在厦门乃至安溪县城的乡亲,一般过春节都不回乡,尤其是“城二代”,家乡观念淡薄,对家乡发展基本不关心。基金会成立后,在外工作、生活的人现在每年春节都要回到家乡,大家坐在宗祠里,共同为宗族、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我希望我们这些进城的人,能成为城市和农村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吴情树说。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长期关注乡贤群体,他告诉本报记者,当下也有民间学者与地方政府呼吁、动员乡贤回故乡参加乡建。在一些人的眼中,乡贤往往“非富即贵”,其实还有第三种乡贤,他们是从乡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知识、智慧与爱心,愿意参与乡村建设。

在甘满堂看来,当代乡村建设需要挖掘传统乡村文化组织资源,结合现代社会经济组织模式,将村民联合起来,共同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这种乡村建设推进机制是一种融入乡村文化的内生机制,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持续不断地促进乡村建设与发展。

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

城乡二元结构下,各类资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向城市集结,农村似乎成了“落后”“贫穷”的代名词。

在近年来一些自媒体呈现的乡村图景中,农民常常被渲染成被动、悲情、无力的群体,农村则被描述为铁板一块的落后地区。

事实果真如此吗?爱故乡,就必须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

牟世明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的一位农民,也是一位农民画家。近些年,城市化浪潮迅速吞噬了牟世明所在村庄的乡土气息。他形容自己的家乡是:“省道穿村过,高铁头顶架。中川确实发达了,但是根丢了!”

“城市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得无法想象。以前村里是烂泥路,现在都是柏油路,村民生活都好得很。但是人的精神面貌不行,人变得太自私了,利欲熏心。传统道德丢了,文化丢了。”谈及此,牟世明很伤心。

为了留住乡村记忆,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望,多年来,牟世明四处搜寻承载农耕文明的老物件。犁、锄、铡……这些在村民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在他眼里就是宝贝。

“农具不是贵重的东西,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东西。”牟世明的话朴实而又深刻。

在收藏农具的过程中,牟世明产生了办一家民俗博物馆的念头。2015年,牟世明向有关部门正式申报成立定西市乡村记忆博物馆。2016年7月,甘肃省博物馆协会传来好消息,定西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入选甘肃省第三批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如今,该博物馆有几百件藏品,这些老物件承载着老手艺、老传统。

牟世明经常在定西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办农耕文化专题展,他最高兴的是看到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他的收藏之路还在继续,他希望用一辈子去做这件事,让更多人知道,要守住优秀乡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前行的力量。

乡村的价值是无穷的。一如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所言,中国社会的文化承续,主要是靠农村社会、靠农耕文明。假如没有农村社会、农耕文明的持续存在,中国社会将往哪里去,就会是一个未知的谜题。

故乡,无法“身返”,也可“心返”

有一句歌词这样唱道:“到不了的都叫作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实际上,爱乡青年不见得一定要通过自己返乡的方式扎根老家,在“身返”条件不足时,也可以通过“心返”的方式参与乡建。

贾红辉说:“在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如今只剩老人和小孩,他们无力思考乡村建设;而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青年一代,更是无心思考家乡的未来。”

“你不管,我不管,农村谁来管?”吴情树担忧地说,“不能出现一批批人进城了,农村就被遗忘了的现象。”

好在,我们还有乡愁,我们还爱着自己的故乡。

近年来,除了像贾红辉、吴情树这样的年轻人通过个人“心返”方式助力家乡建设之外,一些社会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搭建乡建平台。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正荣公益基金会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了“爱故乡计划”,这个计划旨在以故乡情怀唤起公众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促进城乡资源有效对接,共建美丽家园。2016年4月,这个计划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组织——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告诉记者,从2012年到现在,他们已经连续组织了多种活动,包括“爱故乡——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活动,鼓励人们通过记录故乡的形式,发现故乡之美,重新认识与定位乡土价值;“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 面向全国征集爱故乡典型人物事迹,评选出爱故乡年度人物,鼓励和推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建设故乡的行动中来。

在黄志友看来,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关键在于如何聚合有心的年轻人,使之不论身在何处,都能为农村家乡作出贡献。

“只有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一起来关心、思考和推动故乡的发展,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才会有农村的美好前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三农’问题。”在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举办的“爱故乡”论坛上,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这样说。

[结束语]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当《乡愁之下,我们如何爱故乡?》这篇稿子见报时,持续了近3个月的“民族文化·乡愁”专栏也就结束了。该专栏发表了10篇文章,与读者一起感知亲情、回味乡愁、审视乡村、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

在专栏开设时,我们曾经这样定义“乡愁”:乡愁既包括对乡亲和故园情景的怀念,又包括更深层次的对作为安身立命根本的民族文化的眷念。由此,我们发问: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在这10篇文章中,尽管乡愁情绪不一,但内核却都是在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

巧合的是,在这个专栏开设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公共政策的方式,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抓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我们有了乡愁,才会去思考传承传统美德、重构乡土道德、醇化民风民俗……进而看到一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这样的乡愁,它不是一种消极情绪,而是在坚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的文化实践正在不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话:“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民族文化滔滔汩汩,流过了千百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每一个热爱故乡的人,都应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前行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