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印象水城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庞俭克(壮族)  2016年07月05日22:57

“百丈瀑布天上来。水上森林誉四海。鸟飞脚下无处逮。鼓楼生在云天外。上得山坡下不来。河上修桥谈恋爱,溶洞之中建苗寨。石板上房当瓦盖。侗族大歌响中外。一杆火枪随身带。裙子超短露膝盖。镰刀剃头奇绝快。汽车专往洞里钻。辣椒专做下饭菜。山中野草当药卖。牛角做帽女人戴。隔山飞歌抒情怀,布依簸箕当画卖。银饰刺绣惊老外。”这关于“贵州十九怪”的叙述,是我在飞机配餐的包装袋上看到的。这让我对贵州的丰富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那时我刚从贵州水城县回来。

水城之行,让我对贵州有了别样的感情。我们参观了百车河农民新村,在米萝乡参观当地少数民族的歌圩;参观了当地猕猴桃种植基地,游览北盘江;参加全国农民画展开展仪式,参观千米水城县农民画长卷;参加中国青年作家村挂牌暨“中国青年水城杯”征文大赛启动仪式……在这过程中,身处26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朴实,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融会交流。在与当地青年作者的交流中,我毫不掩饰对他们身处这块多民族聚居、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福地的羡慕。

踏上水城县这片缤纷多彩的土地,我兴奋不已,拍了一千多张照片,有山,有水,更多的是服饰不一的少数民族群众。在百车河农民新村,我给一位怀抱孩子的年轻母亲拍照。照片里的母子,母亲的眼里充满慈祥与慈爱,小宝宝凝神远方,好像在憧憬未来。在米萝歌圩的一个凉亭旁,我拍了一位戴着头帕的布依族母亲,她的眼睛笑得眯了缝,怀抱里的孩子则对我睁着好奇的大眼睛。他们的身后,凉亭里坐成一圈的妇女们,一个个冲着镜头憨厚地微笑……她们神情自然,笑容灿烂,淳朴如这里的青山绿水,让人过目难忘。

在当地举办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庄严肃穆的彝族取火仪式开始后,身着红、黄、白三种颜色长袍的布摩队列,在深沉有力的吟诵中,护送火种缓步走向祭台。布摩队的领头是一位身着靓丽彝族服饰的女子,她神态庄重,眼神肃穆。在两天后的全国农民画画展上,一位彝族打扮的女子走到我的座位旁。我认出她就是布摩队列的领队。此刻,她作为全国农民画画展一等奖作者的身份来领奖。她的获奖作品是农民画《挡门酒组画》。

我们在互加微信时知道彼此的名字,她叫何剑春,汉族人,在乡镇文化站工作。从2013年开始,她参与搜集彩布贴花和阿索肯盘歌,这两项当年申报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彩布贴花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剑春2013年在六盘水市农民画培训班做了7天旁听生,接着又参加了市里在猴场乡补那村的培训班。2015年5月,她被县里抽来参加水城的“千米水城农民画”长卷创作,在多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她用6天时间创作了12米长的彝族婚俗长卷。大凡优秀的农民画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她的组画就是彝族生活风俗的艺术再现。一位在彝族乡镇生活和工作的汉族文化干部,创作出了反映彝族人的真实生活画卷,水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由此可见一斑。

一花一世界,了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总是从具体的个体开始的。在何剑春身上,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共有的善良、勤劳、吃得苦、富于创造的品质。

回到北京,我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自己拍摄的照片,回放着水城县委宣传部送给我们的制作精良的视频材料,我仿佛觉得自己还在水城,还在倾听当地人民如数家珍一般,讲述水城的历史、风俗、民族语言和水城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