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手机
“新青年·新势力”中国青年作家峰会在京举办

3月31日,由大益文学院和中国作家网联合主办的“新青年·新势力”中国青年作家峰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大益文学院院长陈鹏,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宁肯,《小说选刊》副主编、评论家顾建平,以及艾诺依、崔君、范墩子、格桑拉姆、李司平、林培源、庞羽、宋阿曼、王苏辛、魏思孝、小珂、余静如、郑在欢共13位青年作家参加峰会。开幕式由中国作家网总编辑陈涛主持……[详细]

专访

>>
陈鹏

陈鹏

【专访】大益文学院院长陈鹏:没有什么疑虑,勇往直前就是了

我希望的先锋性应该具备以下特点:鲜明的语言特色、不为故事而故事的写作态度、试图抓住时代的野心和抱负、寓言性、更细致的“在场”……总之,写作者必须是有反叛勇气的,不必讨好任何人。要敢于“不走寻常路”……[详细]

陈涛

陈涛

【专访】中国作家网总编辑陈涛:一辈子做读书人是件幸福的事

作家的使命感就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是每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使命。对一个优秀的写作者而言,现实永远是第一位的,他必将也必须从现实中汲取创作的养分。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时代,衡量一个好作家最重要的标志是他是否真诚,是否真诚地对待世界、社会与他人……[详细]

访谈

更多>>
艾诺依

艾诺依

艾诺依:生活递给你一把刀,是因为它在背后藏了一个蛋糕

未知,解答,力量。再多一个词就是温度。如果要解释一下,“未知”就是多元化的存在,也是创造一些新鲜感;“解答”就是我的作品会给生活一个支点,每个故事都是谜面和谜底的组合,有的是多个谜面环环相扣,读者在求解的过程中,发现故事的答案,也会获得自己的答案……[详细]

崔君

崔君

崔君:写作,如同“夜行人提刀疾走”

中学开始阅读文学作品,研究生一年级在实习办公室的台式机上敲出第一篇小说,崔君的文学起步比起同龄人要晚很多。但这并未影响她持续发力。从北师大文学创作专业毕业后,崔君进入鲁迅文学院工作。同年,小说《金刚》出版。从鲁西南的小村庄出发,崔君成功把自己的文学半径延伸到北京,并用短短两年时间完成文学生涯的第一次集结……[详细]

范墩子

范墩子

范墩子:如果没有文学,简直不敢想象

我出生在渭北一个偏远落后的县区。那里到处是沟壑,少有河水,沟里到处都是柿子树和一望无垠的荒草。我家就住在沟边,我的童年就是在门前的沟里度过的,除了和伙伴们放火、捉迷藏、逮鸟等活动以外,我将大多数的时间都消磨在了柿子树或者桐树的树杈上……[详细]

格桑拉姆

格桑拉姆

格桑拉姆:展现人的困境和思考是写作永恒的主题

文学永远不可能只关心文学本身。在融媒体时代和“大文科”发展前景下,文学不应该秉持传统的自我定义,而应该用更开放、更多样化的思维和方法积极寻求和新媒体以及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和突出文学独有的魅力……[详细]

李司平

李司平

李司平:小青年决心要换副骨头尝试写作了

2019年12月,第十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授予云南“95后”青年作家李司平,他当时还是云南文山学院信息科学学院的一名学生,获奖作品《猪嗷嗷叫》是他的小说处女作。写小说之前,李司平已经写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他热爱写作,多年如一日,一直在坚持写作,而且还是手写……[详细]

林培源

林培源

林培源:写小说从来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过程

小说是林培源的乌托邦,真实和虚构缠绕、生长,形成一个存在于现实之外的世界。尽管两者姿态和色彩不同,近作《神童与录音机》(2019)、《小镇生活指南》(2020)却都发轫于同一个“原型故乡”,林培源曾经朝夕相处的、偏爱的、为之“迷狂”的潮汕……[详细]

庞羽

庞羽

庞羽:“我是擀面杖断了当筷子使,筷子断了拿去撸串的人”

文字就是我的凯尔经,而所有热爱文字、热爱文学的人,都有自己的凯尔经。所谓的“90后写作”、“青春写作”等等,主要是还没能成熟,眼光还不够长远。《吾本良善》我写了十几万字,最后成果只有两万多字,我那年都是在咖啡馆跨年的。其实我很喜欢那些时光……[详细]

宋阿曼

宋阿曼

宋阿曼: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为写作这一件事服务

写《西皮流水》的时候,我以为我真的爱上了京剧,但其实是爱那个人物,可能小说写完了兴趣又转移了。挺有意思的,小说作者想要写一个行当,尤其是陌生的,一定得下足了功夫才不外行。我听音乐会、去跳舞,做这些事我很开心,我希望开心的事情直接、纯粹,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为写作这一件事服务,但事实上,日常体验中凡有感觉,以后可能还是会写进小说……[详细]

王苏辛

王苏辛

王苏辛:重新定位更广义的“我”的生活现场

我生活中挺老派的,喜欢听老歌,又比较严肃,特别不喜欢开玩笑,很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新青年”。因为恰好年纪不大,被称为新青年,很荣幸。我心目中的“新青年”,更像一个实干家,他们关注弱势群体,具备理解一个复杂事实的能力,高调但不张扬,愿意参与一切走在前沿的、正在变化中的事情……[详细]

魏思孝

魏思孝

魏思孝:“我经常陷入对自身的失望中,不论面对生活还是写作”

怎么可能写尽呢,生活在继续,乡村里的人物也有着各自的生活轨迹。打个比方,在写作者的眼里,你面对的生活就是一片庄稼,我这农民可以一茬一茬去收割,直到我写不动了为止。我今年在写的长篇,是关于一个乡村青年进入城市,个体城市化进程的事情……[详细]

小珂

小珂

小珂:那些我们正在疑惑的,终归会有答案

“同代人”是一种力量,即便性格闭塞如卡夫卡、伍尔夫等作家,也有属于他们的同代人的圈子,他们在同代人的支持与帮助下获得了生存与写作的力量。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不仅是文学,其他行业也如此,同代人聚在一起,像越来越大的光球,照耀着这个世界。但是,如你所说,在精神层面我可以去跟任何人当“同代人”,因为思想是不分时间、不分国界的,我也有时觉得跟柏拉图是同代人呢……[详细]

余静如

余静如

余静如:挖掘日常生活的戏剧性与复杂性

“她是一个极富上进心、不断自我加压的人。”这是余静如在复旦写作班的毕业作品导师王宏图对她的评价。余静如对待自己的毕业作品极其严格,且不断挑战自己,期间经历多次打磨、推敲,甚至几次推倒重来,重新拟定大纲和故事结构,连导师也称那段时间没完没了的修改“几乎要被她搞疯了”……[详细]

郑在欢

郑在欢

郑在欢:青年的正事儿不就是恋爱和成长吗?

2017年,郑在欢关于故乡的小说集《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写出了故乡人用生命活出来的故事。生于草莽,他似乎总有一股劲儿,总有常规之外的生命力;看起来戏谑不羁,但他又带着一种极为深刻敏锐的视角与温润柔软的观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