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何谓“工匠精神”?看看“苏州工”吧

      黄玉谷纹连环璧 犀角蟠螭纹执壶 晚明 犀角花蝶图杯 清 白玉双仙人耳杯 御制紫檀木雕梅花图束腰条桌 清 黄花梨云龙纹大四件柜(一对) 清乾隆 展览: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 时间:2016年8月13日—11月13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临展厅 “工匠精神”现在是个热词,“苏作文物展”或许就是先人给我们的一次无言垂范。

    2016-09-09

  • “地方”:被遗忘的空间秩序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问“你是什么地方的”“你去什么地方”之类的问题。

    2016-09-09

  • 月宫镜、霓裳舞、咏月诗:唐代中秋文化寻绎

      上海博物馆馆藏唐月宫镜 中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时令节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演变为民俗节日,据现有资料考察,是唐代的事。

    2016-09-09

  • 文物里的中秋故事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纸本,手卷,纵27厘米,横1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16-09-08

  • 考古专家首次“复原”隋唐时期皇后的礼冠

      9月5日,文物保护工作者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展示隋炀帝萧后冠仿制品。

    2016-09-07

  • 草书七言绝句团扇(绢本)

      草书七言绝句团扇(绢本) 南宋 赵构 释文:欲寻秋景闲行去,君病多慵我兴孤。

    2016-09-05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展精彩纷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将于9月11日向公众开放。

    2016-09-02

  • 传奇的《齐太公吕望表》

      在琳琅满目的汉晋碑刻中,《齐太公吕望表》以其记录的史实与书法艺术,而处于显赫地位。

    2016-09-02

  • 楚国将军夫妇的世界

      漆木匜形杯 本文摄影:熊霄、史语明 孩子们在楚风体验堂内诵读《楚辞》 本文摄影:熊霄、史语明 漆木雕动物座屏 本文摄影:熊霄、史语明 铜升鼎 本文摄影:熊霄、史语明 编者按 8月20日至10月30日,“九连墩的故事——湖北九连墩楚墓精品文物特展”亮相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2016-09-02

  • 不要割断我们与昨天的联系

      近日,媒体报道哈尔滨双城区“刘亚楼旧居”等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人为毁坏。

    2016-09-02

  • 百件周代文物展现一国兴衰

      赵卿墓出土的鸟尊 近日,由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北博物院联合主办的“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幕,两周时期晋侯墓地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器,晋国官方文书“侯马盟书”、国宝级“虎形灶”等100余件(套)文物一一亮相,呈现了晋国600年间的兴衰。

    2016-09-01

  • 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亮相省博

      市民正在参观展览。

    2016-09-01

  • 文学艺术类新书亮相北京图博会

      为期5天的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日前落下帷幕。

    2016-08-31

  • 文徵明书画艺术传代的“秘闻”

      “画与书归——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及“晚明绘画作品展”日前在天津博物馆举办,明代中后期的书画艺术集中呈现在津门公众面前,也让“金装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又一次成为“当红炸子鸡”。

    2016-08-31

  • 大同文物中的西京印迹

      彩绘陶魂塔(辽)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大同——刚一出火车站,看到“大同站”三个字,魏碑体,立刻就觉得这里不同凡响——当然不同了,《战国策》记载的北狄所居之地、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不是白叫的: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华严寺、善化寺……甚至连名字都历史悠久得很“凶残” :“大同”地名源于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 ,辽代在此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统二州七县,为辽之陪都,“大同”之名就沿用至今。

    2016-08-31

  • 未曾断灭的定窑之火

      参展作品之一 “展览展出的孩儿枕、殿宇枕、婴戏枕、童子持荷枕、龙型枕,带官字款的盘口大瓶、直径40多公分的大盆、盘龙灯、各式粉盒,金代印花模具及印花工具、执壶、外刻牡丹纹罐、另有三层塔式罐的残器标本均是极为少见的定瓷绝品。

    2016-08-31

  • 国家文物局:打击法人违法决不手软

      国共合作谈判旧址原貌 本文配图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国共合作谈判旧址现状 本文配图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龙家民居原貌 本文配图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龙家民居现状 本文配图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30日,国家文物局向媒体通报了四起法人违法案件。

    2016-08-31

  • 良渚文明

      经过80年的考古发掘研究,考古学家们在良渚遗址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有着惊人的发现:42平方公里,180余处遗址,古城、墓葬、祭坛、村落、防御工程、礼制性建筑基址、水利设施、制玉作坊……这些遗址分布密集、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彰显了良渚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和文明化,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亦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2016-08-30

  • 镜中窥己——乾隆时期的视觉文化投射

      乾隆喜爱利用古画为蓝本,让画师把他画进画里。

    2016-08-29

  • 瀑纵峦巅 云横嶂远

      匡庐图(中国画·局部) 荆 浩 匡庐图(中国画) 荆 浩 荆浩(生活于唐中后期至五代,具体生卒年不详)擅画亦善思考总结,成《山水节要》和《笔法记》,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绘景“六要”。

    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