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艺术展:为观众带来多重感官新体验
近两年,各种主题的数字艺术展频频举办,为观众带来了多重感官新体验。
2024-04-03
-
诉说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相知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本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希望在您身边和整个帝国内拥有诸多精通欧洲科学的博学之士,因此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6位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所有最新奇的科学知识……”336年前,一封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信,由于路途遥远未曾送达中国。
2024-04-02
-
杉本博司: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曝光一张照片
杉本博司与玻璃棱镜。
2024-03-29
-
北京茅盾故居修缮后开放
2024年3月27日,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家茅盾先生逝世43周年纪念日。
2024-03-28
-
创作扎根大地 艺术服务人民
西安美院的师生在蔡家坡村绘制的壁画。
2024-03-27
-
“大地之歌·2024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在京开幕
“中国人正在创造自己的大地。
2024-03-26
-
春风有信,“花神”降临
《维纳斯、丘比特、狗与山鹑》提香与工作室 《花神》提香·韦切利奥 《摩西的考验》乔尔乔内 3月29日起,由提香及其“朋友圈”中同时代画家的名作组成的“提香·花神——乌菲齐美术馆威尼斯画派珍藏展”将在外滩的东一美术馆举行,49幅展出作品中绝大部分是首次在中国内地展出,画作中流淌的16世纪威尼斯艺术黄金时期风光,让观众在充满感官魅力的画面跟前遥想文艺复兴最后的灿烂时代。
2024-03-25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圆明园特展
“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特展以多媒体技术重现圆明园昔日风光。
2024-03-22
-
艺术独家|当科技“无所不能”,艺术何去何从?
技术革命对智力劳动的冲击从来有之 《三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莫过于当地球文明遭遇外来威胁,人类一直以来所笃信的变得支离破碎。
2024-03-22
-
品味设计艺术之美
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家居纺织物《草莓小偷》。
2024-03-21
-
打开一扇了解“她们”艺术创作的窗户
“‘有窗户的画室’是借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表明女性作者要有自己独立不受干扰的生活和创造空间。
2024-03-19
-
虚拟策展拓展美育空间
知名科技杂志《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其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中预测,5000天后将出现一个虚拟世界,其中一切都与AI相关,可以想象成一个增加了时间维度的3D世界。
2024-03-14
-
中国传统绘画何以让人不止于仰望
相比色泽亮丽、质地醇厚的西方油画,中国传统绘画从视觉上看对于大众似乎并不友好,往往纸张泛黄甚至斑驳,颜色亦显得有些单调。
2024-03-08
-
阿洛拉&卡尔萨迪亚的“感应”
风成图(纸本水彩) 阿洛拉&卡尔萨迪亚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在驻波多黎各的艺术家组合阿洛拉&卡尔萨迪亚的中国首次个展“感应”中,艺术家探索“感应”这一理念在当代语境中被用来描述日常生活里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的艺术展现。
2024-03-05
-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之遇
2024年新年伊始,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展期三个月的“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该展览以陆海丝绸之路为线索,串联起古代中国与西亚波斯和阿拉伯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生动呈现了“一带一路”所承载的历史辉煌。
2024-02-22
-
领略百年前工艺美术的魅力
威廉·莫里斯设计的茛苕(壁纸)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翻开书页,以水彩描绘的30种花卉和枝叶状纹样成为诗歌的最佳注脚;包含58种色板样品的布料样本册上有着详细的图案编号、名称及标价……徜徉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里,正在展出的“明灯:从威廉·莫里斯到麦金托什”特展,交叠呈现了1851年至1930年间设计史的辉煌发展历程,诠释着独具创造力的艺术风潮和设计风尚。
2024-02-21
-
用艺术讴歌时代楷模
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中国画) 赵奇 “军中焦裕禄”杨业功、“燃灯校长”张桂梅、“绿色愚公”杜克宽、“钢钉连长”孙金龙……为英雄立传、为时代塑像,日前,65件/组以“讴歌时代楷模”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2024-02-18
-
我们的春节,世界的节日
近日,“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展在上海社会科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六层)开幕。
2024-02-12
-
在巴黎遇见中国陶瓷
法国观众参观展览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2024-02-07
-
刀笔出新意 纸上年味浓
喜上眉梢 贾小童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挂灯笼、贴春联、写“福”字,城市街头处处点缀着一抹抹鲜亮的红色。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