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重点推荐 >> 正文

《窗外风景》(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18日11: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赵日超

  一 古 刹

  一步恍若千里。千里只是一个擦肩。1600年之后,我沿着河下古镇斑驳的石板小径,穿过拥挤的人群,一步一步走近这座向往已久的苏北名刹——闻思寺。

  在河下大桥上,我清晰地看见碧瓦黄墙的闻思寺,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庄严而肃穆。想象当年运河上下,帆樯如林、千船云集、熙熙攘攘的情景,人群中甚至有金发碧眼的欧罗巴人、身材矮小的琉球人、峨冠博带的高丽人、黑如木炭的马来人。逢上好日子,皇帝老儿一时兴起,能在河下上岸,那时节,万民欢呼,人头攒动,跟着万岁爷,一路跑一路叩着响头。

  史料上载:闻思寺位于河下古镇古运河畔,始于唐末,成于宋初,到清康熙年间已是气势恢宏,香客如云。历史上淮安是宗教圣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淮安都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其中尤以佛教为旺。以龙兴寺、开元寺、闻思寺、湖心寺为代表的四大佛教场所,曾独领苏北地区佛教活动之风骚。宋时僧人兰盂重建该寺时,定名为大悲庵。到清康熙年间,寺院规模恢宏,香客如云,香火旺盛,尤当佛教吉日,更是盛极一时,屡有远道而来的高僧及文人墨客到此拜谒。

  清康熙、乾隆、道光等皇帝曾到此寺参拜,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皇帝南巡,途经河下,参拜此寺,观其恢宏气势,察其香客神态,深有感触,钦赐寺名为“闻思寺”,寺名为康熙皇帝亲题。由此闻思寺进入辉煌年代。《楚州志》载:由于多种原因,闻思寺于新中国成立时已成瓦砾一片。解放后在其旧址上设立了淮安腌菜厂,寺庙建筑被拆除。

  运河的帆影远离古镇而去,漕运、榷关、码头、渡口、水工都定格在那个远去的时代。因水而生的空前繁荣变得越来越飘渺,只留下四大寺庙的遗址,一段时期,除了散发出酱醋特有的气味和老卤大头菜的咸味外,很难再找到一点儿历史的痕迹。再后来,我们看到了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崛起,却有了运河干枯的童年缺憾,有了运河浑浊的河水,这个憾事是非常残酷的,它剥夺了一代人甚至后代人最可宝贵的童年欢乐。没有历史的陈迹和倚靠在古寺庙红墙上晒太阳的乐趣,没有晨钟暮鼓的回荡,没有焚香叩拜的记忆,一个人的童年里缺少的东西太多了,这样的童年是完整的吗?!这样的缺憾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2005年,经市政府批准,由淮安区籍旅居香港的著名高僧济平法师主持募资在原址上复建了闻思寺。

  站在古寺前,想着那句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千年古刹,却又是在沉寂300多年后,才重新焕发朝气的。人生若梦,运河的缺憾,何时才能有大的转折?

  一 座 桥

  在兴文街与胯下街交叉处有一座胯下桥。“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年轻时曾在此受过“胯下之辱”。

  一日,一个卖肉的青年屠夫仗力逞强,看韩信身背宝剑心中不服,便欺韩信贫贱。韩信面对这无赖屠夫的逼迫,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刺杀他,等待官府杀头,二是俯身受辱。最后,韩信“孰视良久,俯出胯下”。后人于是在韩信当年受辱的地方树立了一个牌坊,以表韩信的忍辱负重和大丈夫气概。

  苏东坡在《留侯论》开头这样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点儿侮辱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拔剑而出或者掏拳头。真正的勇敢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

  “士可杀而不可辱”。而一个怀有远大理想的人是能够忍受的。司马迁遭到宫刑,这是一个男人的奇耻大辱,是一个男人不能接受的东西。为什么要忍下来?因为他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而韩信同样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视之”,最后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牺牲了眼前的荣辱。

  在胯下桥东北不远的地方建有韩侯祠。祠中存有“精白乃心”“国上无双”“兴汉三杰”等匾额。还有一副槛联:奠数千里长淮,神留桑粹;开四百年帝业,功冠萧曹。在胯下桥西北的漂母祠,内有东鲁刘大文等人书写的对联:“一饭感韩信,巾帼丛中早把黄金轻粪土;千古拜遗庙,淮流堤畔有谁青眼识英雄。”“人间岂少真男子,千古无如此妇人。”这是对中国女性和男性代表的歌颂。这里历史上还发生过一个著名冤案“窦娥冤”的故事,是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戏剧作品。

  人间有道不完的冤屈,没有洗不尽的耻辱。

  一 条 街

  石板街曾因漕运及盐商聚居而富甲一方,甲第园林之盛、儒雅向学之风甚浓,一时无二。

  河下镇的湖嘴街、花巷等九街两巷的青石板路面,是清代盐商大户程本殿利用运盐的回头船运回石板,铺设而成。当时河下最大的商业是盐业。苏北沿海所产食盐统称淮盐,产量质量均为全国之冠。河下镇乃淮盐囤集之所,行销皖豫41州县。朝廷在河下镇特设淮盐运司的官衙,负责征收盐税。据说运盐后是空船回来的,因载重减轻了,过桥时不少桥太矮,就过不去了,于是就装些石头以降低船在水中的高度,过桥后就把石头卸了。后来,空船回来时干脆运条石到河下,于是就有了河下石板街。

  也许街道就是街道,时间就是时间。走进这条街时,在时间的隧道里,我开始在这里驻足,回首。在街道的入口,几块赫然入目的石碑,镌刻着古镇的历史——四大名人的头像、姓氏、名字连同他们曾经的战事及其辉煌,都以文字的形式在石碑里若隐若现。

  这里被誉为华夏进士镇。仅明清两朝这条街就出过55名进士,状元一名、榜眼两名、探花一名。出举人100多人,博学鸿儒司5人。从官职来讲,有的人任过翰林、侍郎、尚书,也有人做过皇帝的老师。世界级文学大师《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被誉为世界冷兵器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韩信、南宋时击鼓抗金兵的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状元抗倭英雄沈坤都出生在河下一条街……

  走进这条街道,就如同走进华夏的历史,却很难触摸到他们曾经的过去。远方苍茫,远方已远。除了一个模糊的背影,祖先们的荣誉、骄傲,祖先们的功名、利禄,都已化作尘埃,零落成泥。祖先们带给自己的那份自豪和优越,早已让位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了……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那些随处可见的楹联,那些随便搁放的农具、石磨,还有那些在一杆烟斗下饱经沧桑的脸庞,还有那个旁若无人正在运河边浣衣的少妇……都在真实地告诉你,昔日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最真实的,唯有对漕运的留恋,对生活、日子以及一条街耕读精神的守护和演绎。

  一 棵 树

  进入周恩来故居大门,一股腊梅花香扑鼻而来,荡人心旌。走近水井边,我看见了一棵枝繁叶茂的腊梅树。树在水井旁,茕茕独立。导游姑娘说,乳母蒋江氏是位心地善良、勤俭朴实的劳动妇女。100年前,她常带幼小的恩来到后院的空地上种瓜种菜,栽树栽花。

  1903年,刚满5岁的恩来遵祖训入家塾馆读书。6岁时,恩来移居清江浦外祖父家,在那里恩来先后读了外祖父家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大量藏书。10岁时,乳母蒋江氏带领恩来在后院这口水井旁亲手栽下了这棵腊梅,又名一品梅,暗寓背井离乡、怀念家乡和饮水思源之意。

  童年的周恩来在这里曾得到了众多亲人的怜恤和疼爱,受到了多种性格的影响,生母、嗣母和乳母使恩来受到了不同性格涵养的熏陶。我的目光抬起又放下,放下又抬起。我始终游离在腊梅和水井之间。一棵树,一口井,竟然要有如此的承载,而且注定承载千年,直至地老天荒。腊梅,花中一品。我突然有些情不自禁——怅望千秋一洒泪,时移代易,这一份与生命和年轮同步的回望,在时间与灵魂的高度上,已然烙下不朽的刻度。然而,叶荣叶枯,关山阻隔,不见归雁,乡书不达,只有一份空茫的回望,独自而立,这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和无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