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诗意尼勒克》(82)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07日14:4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陈华林是最早接触陈俊贵的媒体人,他用自己的激情和笔触,将陈俊贵诚信守义的故事传播出去,感染了很多的人。

  我们在烈士陵园纪念馆里,看到很多珍贵的照片和实物,唏嘘感叹,不能自已。陈俊贵面色严峻,一边介绍,一边回忆。

  “雷锋式的好干部”姚虎成( 副营长 ),为给大部队开路清除雪障,被呼啸而下的雪崩埋进了雪里,塑起了一座雪的丰碑。

  指导员李善国、连长杨晓海,带领战士清理石方,被顺山而下的泥石流埋进了土里,成为了大地的铺路石。

  班长为解救被暴风雪围困的连队,冒着风雪回团部报信,迷路被冻在了冰中,成为冰雪中永恒的雕塑。

  笔直的山崖上,至今钢钎绳索依稀可见,让人看了胆战心惊。修筑玉希莫勒盖隧道时,洞顶不停地滴着水,官兵们身上的棉衣一会儿就湿透了,每天要换三套棉衣。雪山紫外线异常强烈,官兵们红肿的眼睛,黝黑的脸庞,干裂的嘴唇,看了让人心疼。

  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军人!

  为了修建独库公路,上万名官兵受伤或致残,168名官兵壮烈牺牲。他们中有的在悬崖峭壁开路时英勇献身,有的在空气稀薄的冰峰以身殉职,有的在暴风雪中成为永恒的雕塑,有的被突如其来的雪崩或是塌方吞噬了生命,有的积劳成疾留下了残疾。

  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的医学奇迹。但在科技落伍、物资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天山深处的筑路大军不得不拼人力、拼体力、拼意志。由于缺少机械车辆,官兵们常常肩挑手扛搬运石料。冬天的清晨,官兵的大头鞋常常被冻在地上,只能用钢钎撬下来。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并没有挫伤他们的热情和斗志,他们上班不用吹口哨,下班领导不催不走,这种身在苦中不言苦的奋斗精神,感天动地。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站立的路。”

  为了缅怀安息于天山的烈士,尼勒克县政府在乔尔玛修建了纪念碑,乔尔玛烈士陵园成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党员模范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供人们瞻仰和参观。

  在音舞诗画《 多彩尼勒克 》里,第一章“永恒的丰碑”中有一首歌曲《 天山作证 》深受大家喜爱,这首歌曲不但热情讴歌了为修筑天山公路英勇牺牲的解放军英烈们的丰功伟绩,还表达了尼勒克人民对先烈的敬仰和追思。

  英雄开路盘古开天

  把路修上了青天

  你的名字刻在了碑上

  你的脊梁画在路上

  碑是站立的路

  路是躺下的碑

  作证吧

  天山

  ……

  高大的天山雄伟壮观

  天山的两端苦苦期盼

  寻一条通山的路啊

  只有雄鹰飞在山巅

  盘山的公路曲曲弯弯

  修路的英雄山下长眠

  走一趟通山的路啊

  只有云雾飘在眼前

  ……

  歌曲的词作者李正太是尼勒克县纪检委的干部。在谈创作感受时,李正太说:“‘天山精神’,是修筑天山公路,用身躯铺平往日的险峻,修筑了我们今天坦途的烈士们,用献血和生命创造的。作为一名尼勒克人,铭记这种精神,歌颂这种精神,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陈俊贵从北京领奖归来时说:“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我是代表当年牺牲在天山公路上的168位战友去领奖。今后我更有责任、有义务宣传战友们的事迹,把‘天山精神’融入新疆精神中去,继续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尼勒克好儿女

  尼勒克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汉代至今,哈萨克、汉、蒙古、回、维吾尔等24个民族的先民及子孙就在这块美丽肥沃的土地上栖息繁衍,团结友爱,共谋发展。

  尼勒克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曾孕育过很多杰出优秀的文化名人、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及劳动模范。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去聆听,去感受,去缅怀……

  杰出的大喇嘛屈勒图木坎布

  在尼勒克县城东14公里处的喀什河岸边,高高耸立着一座屈勒图木坎布喇嘛塔。这是蒙古族人民为纪念屈勒图木坎布喇嘛而修建的,他为喀什河十苏木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

  屈勒图木坎布是蒙古族,1841年出生于尼勒克县巴恰苏木波布拉孜姆牧民家里。他自幼出家到吉仁台学习喇嘛教经文。因他胸怀大志,勤奋好学,不久就由喇嘛晋升为格斯克。在当时,政局稳定,尼勒克蒙古族人发展到4万多人,人们过着游牧或半定居生活,比较分散,很不利于十苏木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屈勒图木坎布担任格斯克后,把各苏木喇嘛教以蒙古包为定居点集中统一。

  1876年,查干活佛来到尼勒克,在与屈勒图木坎布交谈中十分赞赏他的学识和才干,同意了他和千户长提出的“要修建尼勒克十苏木统一的喇嘛庙”的建议,并决定修庙地点、修庙规模、命名等。

  屈勒图木坎布和千户长根据查干活佛的指示,写好申请报告,拟好建庙步骤,决定由屈勒图木坎布赴西藏请示审批。屈勒图木坎布一去就是3年。在这3年里,他刻苦研读了有关经卷、医学、天文等书籍。因屈勒图木坎布悟性聪慧,于1880年在西藏拉萨获坎布职称。

  屈勒图木坎布学成归来时,带回建庙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所需材料等,并根据西藏喇嘛的旨意,将庙取名为吉祥庙。1883年,吉祥庙破土动工。1897年,吉祥庙第一层竣工并交付使用。屈勒图木坎布开始在吉祥庙向蒙古族百姓广泛传授医学、天文学,普及蒙古文,还翻译其他语言文字经卷。从此,吉祥庙成了尼勒克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屈勒图木坎布在任职期间,看见十苏木农民种地浇水困难,就召集农民挖渠引水,改变了当地人靠天吃饭的困局,提高了农业产量。此外,他还把喇嘛教信徒的祭礼——1500匹马全部用于救助生活贫困的农牧民。一天,有个仆从告诉他:“您专用的马被人偷走了,该怎么处置?”屈勒图木坎布回答:“偷马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难所迫,就不必追究了。”

  吉祥庙后期工程是屈勒图木坎布的一个心病。1920年,吉祥庙( 又叫喇嘛昭 )刚完成第二层,80岁高龄的屈勒图木坎布圆寂升天。尼勒克十苏木蒙古族群众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火化了他的遗体。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大喇嘛,蒙古族群众用其骨灰和泥建成了屈勒图木坎布喇嘛塔,以示永恒的纪念。

  屈勒图木坎布圆寂后,喇嘛昭于翌年完工。香火旺盛,最盛时有大小喇嘛415人,前往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每年达万余人,最盛时日达千余人。

  优秀的哈萨克族诗人阿斯勒汗·蒙加沙尔

  阿斯勒汗·蒙加沙尔是哈萨克族著名诗人。他1893年出生在尼勒克县木斯乡木斯村的一个贫牧家庭。3岁时,父亲不幸溺水而亡;7岁时,母亲患病离开了人世。年迈的祖父母虽度日艰难,还是抚育着阿斯勒汗·蒙加沙尔成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