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无目的美好生活》(3)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6日11:07 来源:中国作家网 洪晃

  我是小心眼派的。我们这类的特征如下:配偶是个Local,自己做公司赚了点臭钱。我们也对家乡好多风土人情有看法,但是这批评的事我们说可以,外国人说不行,站在外国人的立场说更不行。谁要是在我们面前多嘴,就会被臭骂一顿。一般我们骂人的口头禅有“那你×的干吗不回你们那儿去?在这儿待着干吗?”我们这帮小心眼的语言上也比较Local,不像大方派的海归,说出来的话我都能写出来。我们的语言经常需要X◎※#X◎代替。这些日子我的《乐》就被另一个小心眼海归批判了。

  “你【※◎§‰《乐》上面怎么有个外国#※□◎○※胡说八道骂北京。”她说。

  “没有啊。”我说。

  “别※◎+$№,白纸黑字,自己看去。”她理直气壮。

  “是英文刊上面吧?”我有点心虚,“我得骂那※◎mm主编去。”

  “你最近是不是有毛病啊,那天我看见你跟××(一个大方派的海归)吃饭,她※○◎最看不起中国人。”她气愤地说。

  “那是工作上的事,我没跟她一块玩儿。”我忙着辩护。

  “她挑了个全世界最难看的外国人,然后天天坐那儿指手画脚说中国如何如何俗。”

  我太知道她说的是谁了。那老外的模样是没法看,又肥又丑,而且还会抠鼻子,但是永远在评论Local人如何如何。说老实话,不骂这种※□○·÷№还骂谁哪?

  我们这些小心眼一派就是这样的。我们自己也知道家乡不都是山清水秀,但是我们不希望别人居高临下地评论我们。这种评论不能让我们有长进,只能招我们臭骂他们一顿。我们受不了别人用一种讽刺、挖苦的声调评头论足我们的城市和同胞。我们承认这也许是狭隘的,但是没办法,我们就这么小心眼。

  一类节目,二类媒体

  最近和做电视的人接触比较多,学了不少东西,其中包括一些专业用语,比如一类节目和二类节目的区别。所谓一类节目就是内容要求比较高,不允许掺杂商家宣传的节目,而二类节目就是在内容里面可以直接收费做点软性宣传的节目。这里面条条框框还不少,比如一类节目里面不能有商家的地址、电话等等。

  听上去好像挺有分寸的,挺能想着观众,不是一脚掉钱眼里面出不来,但是仔细琢磨就有点不对头。就比如你要报道一下北京最好的炸酱面小馆,走七八个地方,让一个小主持人来回吃了十几碗面条,让观众看得直流口水,但是死活不告诉你这些馆子在什么地方,他就不怕那爱吃面条的把电视机给摔窗户外面去?

  同样的题材到了二类节目里就放开了说商家的好话,什么品位、时尚、特色、个性、豪华、高档次等字眼没完没了地来回用,当然少不了在荧幕下面跑一条联络方式。要我是商家非得吓死,从抽水马桶到高级餐厅,形容词都差不多。

  其实所有媒体的编辑都有这毛病,没一个例外的,包括我们自己。一说要提供一点消费信息,编辑都咧嘴,好像有多少好的创作立刻就要被商业取缔了。法国的香奈儿品牌花了几千万美金,请妮可·基德曼和电影《红磨坊》的导演一起拍摄了一个广告片,有好多拍摄的片花提供给媒体。有个很牛的编辑说,除非基德曼亲自出马接受采访,一概不予报道,其原因是他们是做一类节目的,而这种东西属于二类。我看过一些片花,跟好莱坞大片一样讲究,和那种几万人民币一集攒出来的时尚类节目的确不一样。我相信中国的观众如果看了还是会觉得挺养眼、挺好看的。

  我想好的内容,特别是消费信息,在于其客观性。说实在的,只要收钱说好话的内容都是不客观的,而只要信息是实事求是,多点实用的内容也没有任何损伤。如果我们不是把自己特别当根葱,而是想想老百姓想看什么,可能就没什么必要分什么一类、二类了。我觉得做媒体的人如果是二类的,节目就是特类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关于博客

  博客是个害人的东西,跟鸦片似的,上瘾。

  写博客会上瘾,我刚开始是坚决不写博客的,觉得我够忙了,不用再给自己找事情。结果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我总结了写博客两条上瘾的地方:

  第一就是没编辑管你。这对写字的人来讲太舒服了,有点像妇女解放运动以后,女人可以选择不用胸罩一样。这当然有一定的风险,胸罩还是有校对作用的,写博客也没有校对帮你改错别字了,但也没有人把你文章改得面目全非了。

  第二是眼球。不戴胸罩上街溜达的女人是为了得到注意力,写博客也是一样。很多人说,写博客是因为有话要说,但是这种倾诉欲望根本不足以让人上瘾,只有上百万、上千万的眼球才会让人白天黑夜地更新博客,从名人到老百姓都在给新浪免费上班当写手。

  我们这代人就这么大出息,给点眼球,什么都好,就如王尔德曾经说过:“比别人说你坏话更糟糕的事情,就是没有人说你。”

  看博客也会上瘾,原因也有两点:

  一、不是所有人都去厕所里面冒着掉茅坑里的危险去偷看女人屁股,但是所有人都好看到自己不该看到的东西。我们多少都喜欢窥视点什么,不然八卦杂志不会这么火。看名人博客上瘾是因为窥视的快乐。

  二、还记得你有生以来第一次破口大骂,把你不该用的词在三十秒之内全部井喷吗?博客能让你骂人,而且毫无顾虑,你是看官,没人知道你是谁。

  我的书架上有一本我特别喜欢的集子,名为《抽烟、喝酒、做爱》,收集了当代文学作品里面描述以上三种一干就上瘾的事情。我想,现在再收这样的集子就该叫《抽烟、喝酒、做爱、博客》。怎么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就这么tmd好玩哪!

  凹造型的八○后

  对于八○后的作家我基本上不敢发表评论,一来他们的东西我看得太少,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小毛头屁股后面居然有那么多粉丝,可以群起而攻,把我们这些老家伙开的博客都打关门了,厉害,厉害。今天我是纯属于找死,但是豁出去了,因为我刚在上海学了三个字,用来形容韩寒和Acosta再合适不过:凹造型。这词太好了,把有意塑造自己形象说得很通俗易懂,把我们这个象形文字的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史以来,凹造型的作家都是明星感觉比文人感觉多一点,这就遭人恨,也遭人骂。比如Truman Capote(电影《Capote》里面的主角,这个电影这次还拿了个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当年凹得厉害,美国大作家Norman Mailer曾经骂他没话找话:“最好的作家在他最坏的时刻都比这个Capote有话说。”

  Gore Vidal(也是大作家,其作品《Galigula》被拍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三级片,好像中文翻译为《罗马大帝》)也说:“Capote把撒谎当成一门艺术。”

  在一次作家聚会上,Harold Ross头一回看见Capote的时候就大叫:“上帝,这是个什么东西?”

  可是Capote的书卖得比谁都好,而且他的《冷血》成了以小说形式写报告文学的典范。评论家们不承认这东西跟文学有关系,但是老百姓倒是非常爱看。

  比Capote更早,而且造型凹得更狠的就属于海明威了,也是遭人骂,死了以后还有作者骂他。他把自己用实际行动凹成大男人作家,打仗、斗牛、玩女人。而Max???Eastman曾经说:“海明威的文学风格就是(男人的)假胸毛。”Gertrude???Stein是二三十年代美国的传奇人物,她在巴黎的沙龙里不仅聚集了文学家,还有当代艺术的很多大师。她本人是个很严肃、较劲儿的作家,出的书都卖不好。她作品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她恨海明威到了给自己的狗起名叫海明威,一有人来,她就喊:“去玩去吧,海明威,凶猛一点。”

  文人相轻是全世界文人的光荣传统,我觉得挺好,要不然文学青年就没热闹看了。我自己试着看过韩寒,没看进去,但是他和Acosta的博客倒是经常看。如果我想骂他们这两个凹造型的八○后,就可以借用Gertrude???Stein骂海明威的话:“发表点意见不等于文学。”但是我也可以用萧伯纳的话维护他们一下:“年轻人唯一能为老家伙们做的事情,就是刺激他们,让他们不至于落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