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红枫林的琴声》(31)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3日16: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于向阳

  许刚急忙再拨号,电话耳机传来占线的嘟嘟声。

  天亮了,屋外的风还在低沉的吼。工地上的宣传牌,工程架子管被吹得呜呜作响。乌云又上来了,看来暴风雪还要继续下,山海房地产老总的电话没有通,老是占线。许刚的心被激越浑重的风吼提到嗓门口,他好象听到了村里读不起书那些孩子在咽呜,老村长在村民大会上嚎啕大哭。风声愈紧,其声愈浓,心儿象小鹿撞击胸腔。血更加沸腾。许刚无法在寒冷的清晨里平息自己的感情:“假如自己爬上那高高的塔吊顶端,然后躺在血泊中,能讨回工钱来吗?也许警车来了,记者来了,老板迫于压力多给了部分钱度过年关,可是剩下的尾款怎么要,以后谁还敢给工程做。自己不在了,谁还带领大家致富呢?”山海房地产楼上的新房子都空置着,民工们守着房子也没有用啊!他苦苦思索着第一次给山海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家送礼时候街道的位置,想起了昨天报纸登载的建委关于拖欠民工工资的举报电话,想起了还在工棚里熟睡的同村三十多个弟兄,心中似乎又有了信心和希望,穿好面包服,踏着厚厚的大雪,向大街走去!

  向阳院里故事多

  青岛市里院多,基本上都是以“口”字为基础,这跟中国传统院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租住给中下层以及最底层贫民的。大规模的里院出现应该是第一次日占期间,小鲍岛开始建设,大批的移民涌入,这些集中建设的院落没有名字,所以就以所处的街道或者院落里居住的人的行业命名了,而且这种命名也并非正式命名,而是一种约定俗成,里院的门头房基本都是商用,院里还是住家为主。院子里都是十几户、二十几户人家,居住面积不大,都是十几平方米至二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一门一窗为一间,面积通常为14——16平方米。1933年全市共有“里”506个,有房16701间,住着市民12069户,可见大部分是一户一间。每间月租2——10元。院子里的人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水龙,都在院子中间。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青岛学习烟台开始办向阳院,仅仅几个月,向阳院便在全市里院推广开来,每条街道的里院变了,到处都是向阳院,我们吉林路25号大院的“向阳院”是有书法家高小岩老师写的,因为他在院里住,写门头的字是义不容辞了。

  “向阳院的故事”电影在青岛上演了,这部1974年摄制的影片反映了退休老工人石爷爷带领向阳院里的孩子们利用暑假学雷锋做好事并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年代有点久远,但是电影里的情节我依然记得,那个捏面人的面人张,那个喜欢捉知了的小男孩,都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那时,我们街道向阳院的大妈戴着红色袖章认真地管理大院的每一个事物,那年大旱,周日组织人去大沽河引水工程,大妈们晚上就到各家动员,硬是把我们好不容易盼到的公休日给义务劳动了,为了节约用水,大妈们每家每户按人头发水票,只有晚上才供水二个小时,院子里这个时间是最热闹的,家家户户都派人排队,水桶摆满了院子。

  我们院有四十多户,孩子们比较多,孩子们经常在院子里分成两帮踢足球,不过,不小心球还是能飞到玻璃上的,大妈们晚上就要找到家门,肇事的父母花两角钱赶快请玻璃匠重新镶好,但这顿“揍”是跑不掉的。

  我们家已经有我和大弟两个知青,但是,三弟刚毕业,街道的大妈就天天到我家动员,经受不了大妈的宣传,老三又插队去了掖县,他是最后一批知青。

  在我们大院的二楼住着一个70多岁的孤身老太太,孩子、孙子都在外地,没有人照顾,我们家弟兄多,每天都要帮助老太太提水,到粮店买粮,甚至帮她买煤,生炉子作饭,老太太很感动,老太太去世后,她的外孙继承了她的房子。

  我们院子的街道主任姓谷,是个很认真的老人,据说年轻时候是北京的田径运动员,后来做教练,得过许多奖牌。我有个小弟弟很调皮,他能跑到马路对面医学院五米多的高墙上游戏,不小心摔下来了,那谷主任看到后二话没有说,抱起来就往市北区医院跑,到医院缝了好多针。大夫说:幸亏抢救及时,不然流血太多就危险了。

  哪个时代,我们家兄弟们多,粮食定量不够吃,好多邻居们会把自己家吃不了的粗粮票送来,当然,母亲也会把我们的细粮票折半送回,还要给人家油票,还个人情。所以我们小时候几乎天天吃玉米面窝窝头和地瓜面窝窝头,心中经常想:如果能吃上馒头,可以不吃任何就菜。

  那时候,我们院子里各家居住条件基本一样,每家一间屋,有的大屋还分两家住,好多家都打着吊铺。虽说条件差,但里院人心齐,邻里关系好,一家有难,大家相助。谁家包饺子,谁家做顿好饭,都互相分送。记得我妈妈包饺子都要包很多,院子里的孤寡老人她都要送,我们就担当她分送的饺子的通讯员。当然,邻居也经常给她送,在她去世的前几年,我们孩子们没有时间回家的时候,邻居们天天给她送好吃的,我一回家,她就和我讲那个邻居送什么东西了,让我答谢人家。

  多少年过去了,向阳院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大院邻居的和谐,互相帮助的故事却令人难忘,让我们怀念。

  榉林山飞出金凤凰

  ——记青岛市武术协会的副主席杜月英

  认识杜月英大姐是在半岛网的散文随笔论坛,是文学把我们联结成好友,当我和格里,若风在半岛网开办了散文随笔论坛,我们的版面就出现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快快乐乐每一天,她是个高产作家,她的文字很细腻,朴实,读起来犹如聊家常,起初我以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但是在我们聚会的时候我才发现,她竟然是比我还大两岁的老大姐,在青岛明胶厂退休退休,事后得知:她竟然是青岛市的武术协会的副主席,来自民间武林高手。

  我虽然不懂武术,却很喜欢看武侠小说,喜欢和武术界人交往,从而认识了许多武术界的朋友,我知道在;在建国后,青岛的武术运动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50年代,一批30年代成长起来的、在国术馆训练过的拳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为发展武术事业,勤奋的传授各自流派的武技。当时青岛武林知名人物有纪炎昌、孙文宾、马文章、周永祥、周永福、赵瑞章、李熙梦、孙玉君、李占元、徐杰三、肖秋宾、秋宝山、杨福江、钟寿山、刘镜海、徐自良等。

  1950年3月,青岛市武术研究会成立,武术研究会由孙文宾任主任,成员有杨福江、邱宝山、周永福、周永祥、李占元、赵瑞章、李熙梦等组成。武术研究会成立后,武术教场迅速恢复,不久从市区到崂山发展到100多处。从五十年代起到六十年代,在市北区老台东南临字、聚仙路以及榉林山的大榆树沟等地就有一支武术队,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李占元老师在那里设场授徒,几十年来他教的学生无计其数,先后为山东省武术队、解放军武术队及全国各大院校培养输送了十几名优秀的运动员。他是我市著名的武术拳师之一。1962年任“台东区武术协会”主席兼任“台东区武术学校”校长。1984年获山东省政府授予的“振兴山东体育荣誉奖章”。1986年当选为“台东区政协委员”,时年已经85岁高龄。

  杜月英就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李占元老师的高徒,她出生在市北,成长在市北,就业在市北区的青岛明胶厂,学习武术是跟着李占元老师和她的妻子学习武术。

  学徒的时侯,杜月英只有十几岁,那时侯,她的家庭生活很困难,连每月一元钱的武术学费都交纳不起,但是,李占元老师看到这小姑娘是个练武的材料,就免除了她的学费,让她在武术队锻炼学习。

  杜月英的学习很刻苦,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她始终坚持锻炼,在省市的武术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在1978年春天,区里决定成立“台东区业余武术代表队”杜月英被聘为武术教练。在1987年11月,市武术协会进行调整。1988年对全市包括各县(市、区)的武术拳师进行了考评,换发了教练证书。

  多年来,青岛武术界向山东省队等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孙文宾、周永祥、周永福、赵瑞章、邱桂香、赵洪德、范桂娥、徐学义、王常凯、王建忠、徐学礼、于承惠、李素贞、王美华、徐风玲、李启明、高兴亮、周涛、杜月英、杨培林、孙丽君、吴秀美、邱方俭、邱建华、初学玲、竺玉明、孙建魁、刘秀香、郑洁、李志红、吴江、马健、刘静、刘秉钧、罗保山、韩玉胜、张惠尧、孙锡明、肖长根、邱丕相、管庆丽、徐泽萍、徐萍、李启玉、田生平、吴杰、孙献忠、王春松、汪子义。我们市北区杜月英大姐的名字赫然列在其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