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童心同梦 逐光前行——“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侧记
来源:文艺报 | 教鹤然  2025年11月21日08:30

危晋宇等领唱儿歌连连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李 丹 摄

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6名小朋友与演员万茜、芒果少年合唱团共同演唱歌曲《最好的未来》 冯海文 摄

李维嘉等表演创意音乐秀《陪我长大的朋友》 李 丹 摄

文韵牵梦,诗润童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儿童文学是滋养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养分,百余年薪火相传中的文字力量与人文温度,永远是孩子们最纯真、最炽热的心灵依托。一代代儿童文学作家用爱执笔、为童心立言,赓续文化基因、播撒理想火种,在民族未来的培育之路上力行不辍、成就斐然。

7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从2021年至2024年首次公开出版和发表,出版和发表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符合评选体裁、门类要求的725部(篇)儿童文学参评作品中,遴选出18部(篇)获奖作品。新时代新征程,儿童文学事业开启蓬勃向上的新篇章,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11月20日,“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七彩盒子F厅隆重举行。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者们,怀揣纯粹真挚的文学初心,从祖国的五湖四海赶赴星城,共同谱写新时代少年儿童向上向善向美的动人乐章。

盛典在歌舞秀《造梦家》中拉开帷幕。舞台上方,一本翻开的金色图书,仿若扶摇直上的鹏鸟,张开翅膀翱翔在充满想象力的天空。书背正中心开有一扇不规则形状的窗口,似云朵,也似树冠。金色光影从中倾泻而下,仿佛将书中无尽的知识、深邃的思想和美丽的语言也带到了现场。主持人何炅和小朋友孙思程从光影中走出,引领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穿越到奇幻的书本世界,别出心裁地用音乐将本届各个门类的获奖作品串联起来。正如歌词所唱:“今夜的文学盛典群星汇集,今夜的璀璨只为造梦的你,今夜的闪耀只为新的奇迹,今夜的荣耀属于每一个造梦家。”

认识世界的门,就藏在书页里。从摇篮边的哼唱到耳畔的童谣,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遇见过很多纸上的奇妙伙伴,听到过很多字里行间的动人故事。因为阅读,孩子们体验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懂得什么是善良,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勇敢,第一次学会什么是感恩,第一次想成为特别有本事的人,第一次理解爱与责任,第一次望向遥远的宇宙……一个个宝贵的“第一次”,像一块块彩色的积木,在不知不觉中搭建起人格的基石。正式颁奖之前,主题片《推开世界的门》带领观众回望了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的璀璨星河。茅盾的《少年印刷工》、叶圣陶的《稻草人》、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一本本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经典的封面由远及近,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主题片中那一张张童真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书中练习分享,尝试探索,学着尊重,慢慢长大。如果说,人生是一座不断建造的城,那儿童文学就是最初、最值得信赖的建筑师,帮助孩子们打开心门,推开通往辽阔世界的窗。

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时代,每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都在少年儿童的成长道路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2年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Ⅲ·死神永生》获得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今年,他作为文学盛典的第一位开奖嘉宾来到现场,宣读本届科幻文学和诗歌的获奖名单。他回忆起7岁那年,曾亲眼看见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划过夜空,那份震撼让他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好奇。如今,童年埋下的那颗好奇的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他深情地对小读者们说:“你们是科幻文学最重要的一批读者,是将科幻变为现实的人。现在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时代,要适应时代,就要具备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能力,想象力就是这种能力之一,它可以带我们抵达遥远的时空。希望科幻文学能伴随小读者们的成长,让你们在未来梦想成真。”随后,舞台屏幕上出现了三位获奖作家与作品角色同框的AI动态海报:童子手持望远镜,亲切地和小恐龙、小鳄鱼等插画形象挥手;贾煜处于正在进行“大脑改造”的未来实验室内;王威廉成为探索宇宙的科学家,身着宇航服,在外太空挥手致意。在湖南青少年交响乐团的合奏声中,伴随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优美旋律,三位作家从舞台中央升降台上缓缓登场,从颁奖嘉宾刘红兵、何向阳手中接过奖杯。

王威廉作为获奖作家代表发表感言,他曾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人类学系和中文系,坦言正是因为从事科幻文学的创作,才让自己曾经学过的物理学、人类学知识与文学发生关联。AI时代,跨学科的思考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后,王威廉意识到需要给他们讲一些“天马行空却又含有科学依据的故事”,更应该写下来,送给更多的孩子,于是有了《火苗照亮宇宙:暗生命传奇》这本面向少年儿童的科幻小说。他深信,少年有想象力,则国家有创造力,国家有创造力,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让我们一道用心中的火苗,照亮一个伟大的未来”。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月亮粑粑,肚里坐个嗲嗲”……这些民谣在一代代孩子中间传唱,贴近生活,传递情感,凝聚记忆,连接着过去,也滋养着未来。儿歌连连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带来一波“回忆杀”,节目由《声鸣远扬2025》参赛选手危晋宇、张璐涵、谢睿、苏杭担任创意领唱,来自长沙市明德金鹰学校、开福区福元小学、南雅马栏山文创中学的学生们组成三个合唱方阵共同表演。学生们手持红五星、背着彩色书包、怀抱着书本与稻穗,用稚嫩的童音唱起《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卖报歌》《丢手绢》《上学歌》《小红帽》《小燕子》《数鸭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红星歌》《读书郎》《校园的早晨》《我们的田野》……一段段耳熟能详的旋律响起,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的自己,跟着轻声哼唱。

“排除一切艰难险阻,还能保持初心、熠熠生辉的人,就是生活的‘主角’。”作家陈彦宣布本届儿童绘本和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的获奖名单。他说:“今晚的主角是获奖作家,更是广大少儿读者以及无数为儿童文学创作奉献才华与热情的人。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儿童文学才始终保有纯粹的光芒与蓬勃的生命力。”舞台屏幕上出现四位获奖作家与作品角色同框的AI动态海报:彩墨风格的红太阳下,年幼的女孩抓着紫色的蒲公英,乘着风,飞到蔡皋的手心,又化作千万朵,飘散到无穷无尽的远方;剪纸组成的一列火车开过,一只纸蝴蝶由远及近翩跹而来,飞进《妈妈的剪影》里,弯弯与刘雪纯在书桌前相视而笑,亲密地靠在一起;王璐琪远远凝望着默默守护敦煌壁画的少年们,感受他们身上的执着与勇毅。四位获奖者登场,从颁奖嘉宾邱华栋、吴桂英手中接过奖杯。

蔡皋是本届获奖作家中最年长的一位。她作为获奖作家代表,发表了一份“无字”的获奖感言,把自己想要感谢的内容都画进一幅2米长的卷轴画《春天的故事》里。画卷里有教她童谣、养育她长大的外婆,有教她用木炭画“天女散花”的妈妈,有帮助她走上艺术道路的出版社同行,也有支持和理解她、促成《不能没有》这本书出版的儿女们。蔡皋用画笔说话,感谢亲人的启蒙、同行的扶持和家人的守护,“我要感谢文学之光的最初点亮,感谢生活点点滴滴的赠予。”“有人问我,为何一个快80岁的老人,还有这种澎湃的激情,我想,大概是因为我这辈子都在找童心吧!”作家短片中,蔡皋拿着画笔,无论晴雨,不知疲倦地在画布上创造一个又一个文学的精灵。她总是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怀大笑,回答他们那些天真质朴的问题。她说:“我爱小孩,他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是我的小先生。他们有着最澄澈的心灵,可以看到世界最本真的样子,是他们给了我故事的种子。”瓜棚豆架,草木丛林,她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盛大和渺小,是它们滋润了她创作的土壤;稚语童颜,星梦微光,她珍视生命里每一份纯真和向往,是它们浇灌了她心灵的花园。当孩子们用童真的声音念出《不能没有》里的句子,所有人都成了这个爱做梦、爱追梦的“宝藏奶奶”的忠实粉丝。她用一生追逐童年,让绘本里的色彩缤纷,成为孩子心中的久久回响。

儿童文学以图画、书本、声音、影像等不同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也被改编成动画片,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创意音乐秀《陪我长大的朋友》中,李维嘉、吴昕、郑方一等十几位嘉宾扮演成黑猫警长、哪吒、孙悟空、小王子、雪孩子、白雪公主、灰姑娘、葫芦兄弟、小红帽等动画形象,从书型舞台布景中“穿越”而来,带领观众重温童年的无忧无虑,呵护心底的天真幻想。

童话是儿童文学里最斑斓的梦境,它以想象的故事,为真实的人生增添色彩,用奇迹守护童心,用温暖陪伴成长。作为童话的开奖嘉宾,创作童话近40年的湖南作家汤素兰用地道的宁乡话问好后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秘诀——“三心三意”:“三心”是爱心、童心和恒心,“三意”是有创意、有意义、有意思。随后,她宣布本届童话获奖名单,舞台屏幕上随即出现五位获奖作家与作品角色同框的AI动态海报:慈琪与变成麻猫的外婆紧紧拥抱在一起;李姗姗近距离感受穿越千年的三星堆文物的余温;诺亚进入小主人公乐安的梦中,与“北极星”和“梦想家”一起漫游;《月光蟋蟀》中的“铁头”和“玉顶”嬉闹着跳上赵丽宏的手心;赵卯卯抱着她笔下特殊的孩子,看草长莺飞,听万物吟唱。五位获奖者登场,从颁奖嘉宾吴义勤、李一鸣手中接过奖杯。

获奖作家代表赵丽宏从事文学写作已超过半个世纪,从少年写到古稀,此次得奖让他百感交集。此时此刻,他特别想感恩的一位读者是自己的母亲。“她读过我写的每一本书。这个世界上收藏我的书最完整的地方,是母亲的书柜……有一个如此关注关心我的母亲,我感到幸福。”他很想再给母亲打电话,告诉她获奖的消息,遗憾的是,母亲已在《月光蟋蟀》出版两个月后溘然长逝。他动情地说:“我相信,母亲一定在天上看着我。”

文学的种子离不开一方水土的滋养。湖南益阳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也是《山乡巨变》的故事发生地,如今已然成为书香四溢的文学园地,多位作家的书屋在那里落地生根。最近,一群来自广东的小作家来到清溪村,在儿童文学书屋与当地的小作家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盛典现场播放的《清溪漫记:一堂特别的读书会》视频短片,生动记录了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与两地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互动。金波在视频连线中点评了孩子们的作文,肯定他们的自由想象和快乐写作,还兴致勃勃地为他们展示了自己珍藏的各种小玩具。“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你是我们的好朋友……”小朋友们合唱起金波创作于1979年的歌曲《海鸥》,令他非常感动。为孩子们写作近70年、今年已90岁高龄的金波,用自己的作品参与了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作为见证者,他倍感荣幸。他说:“童年就是我灵魂的岁月,为儿童写作是我的生命。只要我还在思考,我就会给孩子们写作,用新的作品献给你们。”

“如果这世界缤纷、奇妙、繁华……如果你需要星光、森林、童话……如果你走过春秋、风雨、冬夏,我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呀。”歌手胡海泉带来歌曲《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让现场满浸文字的力量。舞台中央屏幕映出书本形状,封面窗格中滚动播放葛冰、曹文轩、高洪波、秦文君、沈石溪、张之路、汤素兰、安武林等作家对儿童文学的理解,舞台两侧的屏幕上出现一扇扇小窗,每位作家都在窗中展示自己的代表作,并在扉页上签下给小朋友的寄语。

作家刘震云和阿来在揭晓本届小说的获奖名单之前,也回归童心,玩了一个关于童年“你有我没有”的小游戏,你一言我一语,聊到各自读书、成长、写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聊来聊去,都离不开亲人的热切牵挂,也走不出生养自己的家乡。本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小说的获奖作品,很多都与故乡、亲情有关,脚下的土地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作家只有扎根土壤、汲取养分,才能创作出动人心弦的故事。获奖小说揭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的舞台屏幕上出现了四位获奖作家与作品角色同框的AI动态海报:方一禾正朝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奔跑,跑过祁智的身边,跑向充满希望的远方;王勇英和孩子们一起围在“狼洞的外婆”身侧,微风吹过绿意盎然的阳台,仿佛回到车马都慢的时光;“额吉的河”绵延千里,许廷旺穿着红色的蒙古袍,内蒙古草原上的孩子们手牵手向他跑来;周敏走在北京胡同的市井生活中,仿佛能感受到那充满京腔京韵的北京气息。四位获奖者依次登场,从颁奖嘉宾宋德民、胡邦胜手中接过奖杯。

在《你好,快跑!》的作家短片中,8岁男孩方一禾不知疲倦地奔跑在家、学校、医院、市场之间,他跑过清晨,跑过黄昏,跑过一个又一个“自己”,将自己淬炼得更加耀眼。方一禾的原型源自30年前祁智采访过的山东青岛一个8岁小女孩杜瑶瑶,她曾说:“我跑,说明妈妈还在,我要为妈妈跑一辈子。”因为不甘心这份坚韧被遗忘,祁智一直有意识地采访学校、家庭、孩子,去获得更多的故事和动笔的决心。短片的结尾,作家与角色在镜头的左右两侧相向而跑,跨越时空在“奔跑”中共鸣,并伴随着作家的画外音:“现在,让孤寂的脚步,激起千万的回响。方一禾,快跑!带着那个女孩的勇气,跑进更多人的心里。祁智,快跑!带着这30年的不忘,把生活的淬炼,跑成生命的童话。”祁智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自己和书中主人公方一禾的原型一样,也曾经是一个为妈妈而奔跑的孩子,奔跑就意味着“爱”和“希望”。他把他们共同的故事写成书,特别想跟当年的女孩分享:“我很好,叔叔也希望你一切都好!”希望通过屏幕能够找到那位失联多年的女孩。

小说颁奖第二阶段,舞台屏幕上出现了三位获奖作家与作品角色同框的AI动态海报:蔡崇达与黑狗达和小动物们一起,坐在温暖的夕阳下;大秀拿着相机,化身摄影师,记录一条大河、一群候鸟和黄河滩上少年的成长;陆梅与麦小节和白雪两个女孩一起在上海石库门弄堂中漫步,手中的万花筒旋出日常生活的光影流转。三位获奖者依次登场,从颁奖嘉宾张宏森手中接过奖杯。

获奖作家代表蔡崇达特别感谢这份以儿童和文学的名义送出的礼物。他在获奖感言中谈到,这让他更加确信人与人之间、人和世界之间,从来就是这样相互馈赠的关系。外婆的妈妈阿太在他小时候教会他与自然万物交朋友,从那时起,他发现世界原来充满陪伴。他说:“我想把我所知道的这个拥抱我们的世界,尽可能介绍给我的孩子,以及所有孩子。因为我知道,我们最终要把全世界交给孩子,再把孩子交给全世界。”在《从故乡出发·与万物为伴》的作家短片中,龙舟、渔船、海港等闽南风物伴着一弦南音入画,作家站在高处,趁着海风,洒下写满字句的手稿,像是给故乡寄出的信。故乡的回信从来不是文字,而是浪花,是母亲拉长的身影,是那扇永远为他打开的门。女儿希望他写一本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读的书,并由她来画插画。蔡崇达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用柔软的方式传递出来,让光从孩子的指缝里漏进来,把苦与甜的边界轻轻擦掉。时钟上的指针倒转,作家又回到童年的路,遇到了小白、佐罗、阿花、黑咪这些“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它们陪伴他走过一程又一程。这些朋友教会他,告别不是爱的终点。“被好好爱过的我,想好好告诉我的孩子,也告诉所有人,这世界总有些存在,教会我们爱与被爱。”盛典现场还播放了一则惊喜视频,女儿为蔡崇达制作了一个“最厉害爸爸”奖杯,她说:“你在成为最优秀的作家之前,已经成为最厉害的爸爸了。”妻子则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蔡崇达在写作过程中经受病痛的折磨,仍不放弃对创作的热爱。蔡崇达的妻子和女儿也来到现场,妻子捧着一束苹果花,哽咽着说:“对我而言,你的健康才是我最在乎的奖项。”收到这份“意外惊喜”,蔡崇达感慨道:“今天我收到的不只是文学的礼物,也是生命的礼物,让我珍惜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馈赠。”

在湖南皮影木偶保护传承中心表演的《课本里的经典》节目中,《鸬鹚》《狐狸和乌鸦》《木兰诗》《小橘灯》等课本中的作品选段以皮影的形式展现出来。一位女孩提着小橘灯,从舞台右侧缓步走来,因为有了作家和编辑,这盏小橘灯才能被大家看见,她代表所有小读者和书中的角色们向默默付出的编辑们表示感谢。盛典现场特别设置“致敬文学编辑”环节,18部获奖作品的编辑代表登上舞台,接受由“小橘灯女孩”送上的温暖橘灯,与作家们一同领受文学的荣光。全场点亮小橘灯,一盏盏微光汇聚成漫天的星光,既是致敬编辑们的耕耘,也预示着中国儿童文学将如繁星般璀璨。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舞者们带来了舞蹈《瓷影》选段,在灵动流转的东方意境之美中,引领我们一同感受中华文明在传承与创新中的永恒生命力。今天,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儿童文学也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发出越来越响亮的中国声音。优美的舞姿与悠扬的旋律余韵未歇,盛典进入第二个特别环节“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首位中国作家曹文轩来到晚会现场,分享了与海外读者交流的难忘故事。随后,现场播放短片《全世界书迷的告白》,来自巴基斯坦、韩国、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肯尼亚、爱尔兰、美国、新加坡、挪威、澳大利亚、孟加拉国等世界各国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孩子们向曹文轩深情“告白”,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视频中还出现了来自南非、英国、韩国、意大利、埃及等国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他们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生动诠释了儿童文学作为沟通世界孩子心灵的桥梁与纽带的重要作用。今年是曹文轩《青铜葵花》创作20周年,现场的小朋友们齐声唤出“曹爷爷,谢谢您,我们都爱您”,并拼凑出红心图案,向作家送出童真的祝愿。

中国的儿童文学在世界范围内陪伴越来越多的孩子成长,这份成绩离不开作家、编辑、插画师、翻译家、出版人,以及众多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奉献和默默付出,所有人的努力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为所有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未来。演员万茜、芒果少年合唱团与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6名小朋友,共同演唱歌曲《最好的未来》。临潭县是多民族聚居交融的高原山乡,中国作协定点帮扶临潭27年来,一批批作家深入当地乡村、学校,书写临潭、宣传临潭,用文学的力量助力临潭乡村振兴,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前年和去年,来自临潭的小朋友也参加了“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的演出。“千万溪流汇聚成大海,每朵浪花一样澎湃……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少年如花,向阳生长。歌词激励着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为呵护少年儿童的童心而潜心创作,为守护中华民族的未来而不辍笔耕。

盛典在歌声中落下帷幕。在这个童趣盎然、梦想飞扬的夜晚,在这个星光璀璨、希冀满怀的时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像照亮童年的闪烁星光,在成长的旅途中与孩子们温柔相伴,为他们提供最温暖的怀抱和港湾。温馨典雅的“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见证了童真初心与时代温度在新时代交融共生的美好图景,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师和编辑们以赤子情怀与灵动笔触,编织出孩子们的精神花园。

童心闪耀时,妙笔绘星河。文学的翅膀在童年的晴空中翱翔,每个字句都是守护纯真的灯火,每篇华章都承载着孩子们的美好梦想。盛会虽别,初心不改。愿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工作者携童心之纯粹,扬时代之朝气,怀育人之热忱,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为新时代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