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阅读需求多元释放 行业发展势头向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张君成  2025年11月15日23:14

2025年京东11.11收官,以10月9日20时至11月11日23时59分为周期的全域销售数据显示,京东图书表现亮眼,多品类实现大幅增长。

此次京东11.11图书的核心关键词是“增长的多元性”。

从传统兴趣阅读到内容消费升级,多个细分品类保持强劲增势。原画集/设定集成交额同比增长115%,在视觉类内容全面爆发的时代,艺术原画集、IP设定集正在成为年轻读者的新刚需;青春文学同比增长100%,说明在短视频竞争下,纸质阅读依然凭借情感共鸣与沉浸体验占据独特位置;通俗说史类图书同比增长165%,历史阅读正在从“小众”回归“普惠”,大众通过轻量化叙事理解历史脉络,需求不断走高;音乐专辑成交额同样实现165%的增长,说明内容零售本身正在从书籍扩展至更广义的文化商品。

知识服务的增长幅度更凸显阅读消费的升级方向。知识服务整体增长157%,语言培训类课程增长至243%,电子书会员/数据服务同比增长高达900倍。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投资、中国当代小说等内容品类分别实现45%、51%、46%的增长,这些均与当下社会情绪、经济环境、职业焦虑及文化自信的崛起密切相关。

整体来看,阅读需求正在从“传统主流”向“多维拓展”,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同时扩张。

今年京东11.11的畅销榜与新书榜呈现出明显的“三层内容结构”:考试类刚需持续稳固,儿童阅读类保持长期动力,价值表达类与知识增长类图书稳步上扬。

畅销榜数据显示,“2026肖秀荣考研政治冲刺系列”位居榜首,这类考试训练类图书具有强确定性、强周期性,反映出教育培训需求的刚性;《好奇号》杂志位居第二,“大中华寻宝记系列(1—32册)”位列第三,说明青少年阅读仍是出版市场最稳定的增长板块;《穿越周期的力量》《苍穹山记》等作品的畅销则体现了公众对历史纵深、产业规律与时代叙事的持续兴趣。

新书榜方面,《穿越周期的力量》位列第一,《苍穹山记:全2册》《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米吴科学漫画·奇妙万象篇》等位居前列。历史类叙事持续走强,科普类少儿内容具备高增长潜力,政策类、知识权威类出版物快速“破圈”。

京东11.11的渠道数据同样值得关注。出版机构TOP15中,中信出版社排名第一,人民文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稳居前列,这说明传统头部仍保持市场主导力,同时也意味着优质内容供给仍是竞争的根基。

在POP店铺方面,文轩网旗舰店、当当官方旗舰店、杂志铺旗舰店位居前三,凤凰新华、浙江新华、中信出版社旗舰店等表现亮眼。可以看到,传统新华系统正在电商平台站稳阵地,线上发行体系逐渐成熟,品牌力与服务力成为关键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