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福建文学》2025年第11期卷首语、目录
来源:《福建文学》 |   2025年11月06日11:19

卷首语

小说家并非历史学家,但有比历史学家更大的野心:精准而形象地概括一个时代。事实上也如此,小说家用故事和形象搭建的时代模型也许不如历史著作那样条分缕析,但因其保留了生活的毛边和事物的体温,反而更接近时代的本质真相。小说家通过虚构的方式抵达的真实,有时超过了历史学家通过真实抵达的真实。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通过对家具样式、裙摆褶皱、商业票据等无数细节的忠实记录,概括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氛围;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描述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概括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喧嚣的享乐主义时代本质;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塑造典型人物阿Q,概括了辛亥革命后期中国社会深层的精神困境;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展示苔丝的人物命运,概括了19世纪后期英国社会在工业化转型过程中的虚伪的社会道德的本质,等等。这些小说以自己的方式——精准的细节、弥漫的气息、典型人物、人物命运——如此精准而形象地概括了一个时代。

这是小说的伟大成就之一。

本期“重点推介”刊发王昕朋的中篇小说《父亲进京》,小说可以视作对城市化进程时代的某种概括,就如同评论家曾攀所说:“《父亲进京》涉及的是当代中国城市化生活中出现的普遍性议题,尤其将矛盾的中心置于小区之中,呈现碎片化时代的存在境况,并试图通过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群体、生活与文艺的整合,进行总体性的精神调适与文化想象,颇为引人深思。”戴升平的短篇小说《望远镜》的叙事切入口更小,但野心并不小,通过一个追溯噪音来源的女子试图概括一类陷入倦怠而焦虑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一个中篇,一个短篇,互相呼应,都试图形象地概括一个时代。散文写作队伍庞大,或许跟很多人认为散文写作容易有关,其实散文写作难度很大,如何写得不俗便是一个大学问。本期推出的散文如果说有什么追求的话,就是如何不俗,傅菲、世宾的写作都值得去借鉴。

目 录

小 说

重点推介

王昕朋 父亲进京(中篇)

曾 攀 新城市•新市井•新世情——论王昕朋小说《父亲进京》兼及其他

中 篇

李治邦 幸福生活

短 篇

戴升平 望远镜

潘苇杭 社稷

王新梅 有件事情

诗 歌

头 题

杨 键 一缸腌好的咸菜

现 场

赵亚东 总有什么会失去

左 岛 被阳光遗忘的人

妙 与 老式挂历

姜 斌 我有一句话想说给雪山听

茅 草 人称代词:它

康仲平 坐井观天

陈逸娴 被修正的河流

散 文

实 力

傅 菲 水边双白鹭(外两篇)

八方文采

王常婷 落款

世 宾 看见风景

徐南鹏 另一世界投来的目光

绿 萍 社坛村事

周宗飞 蛇影

吴雪瑞 寸木剪影

卢一心 夏道

马非白 老张的身份

谢元清 村里有个宝生牛

文艺探索

李 壮 海洋抒情的多重面向——评叶玉琳诗集《入海的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