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打开新疆的111种方式:跟着沈苇新书《亚洲腹地》探寻这片土地的灵魂
来源:潮新闻 | 宋浩  2025年11月04日08:24

新疆近年来是最热门旅行地之一。北疆的雄浑、南疆的抒情让这广袤的大地格外动人。旅行之前,或者暂时只能心向往之,那最适合读几本关于新疆的书。

各种各样的书单中,往往不外乎这几本:沈苇的《新疆词典》、王蒙的《这边风景》、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

近日,著名作家、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沈苇的《新疆词典》重新修订,改名为《亚洲腹地:111个词》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疆词典》的20周年纪念版,“这是我截止目前最好的一部散文集。”

1988年,一个浙江南浔小伙子、一个浙师大毕业生怀着对新疆的向往,一路西去。沈苇在新疆生活30年,先后做过教师、记者、职业作家和文学杂志主编。

沈苇,浙江湖州人,1988至2018年居新疆30年,曾任《西部》文学杂志主编,新疆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浙江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著有诗集《沈苇诗选》《新疆诗章》《数一数沙吧》《异乡人》《论诗》《水上书》等16部,散文集《新疆词典》《正午的诗神》《书斋与旷野》《丝路:行走的植物》《亚洲腹地:111个词》等12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十月文学奖、屈原诗歌奖、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编剧)、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西、俄、日、韩等10多种文字。

从楼兰遗址到罗布泊,他走遍天山南北,用诗和散文描绘新疆的历史和当下、风景和人文、绚烂与多元。《新疆词典》出版于2005年,当时沈苇在新疆已生活17年,以不惑之年的人生经验和在地情感,他完成了这部散文集,也感动了众多读者:

“非常美的散文。”“小时候买的,以为真的是本词典,打开发现不是便丢到一旁。十多年后再次打开,才知道当年的自己错过了什么。没有乖张的虚浮,也没有莫名的揣测;不是情感浮于表面的媒体散文,而是真正走过看过了解过的真实流露。”读者在豆瓣网上评论道。

在新版《亚洲腹地:111个词》中,沈苇做了不少修订和增补,浓缩了他30年的新疆生活经验。从A开头的阿拜、阿凡提到Z开头的占卜书、正午,111个词条,将随笔、童话、散文诗、小小说、微叙事、札记、田野调查报告等文体熔为一炉,呈现当下多重视角下的新散文写作。

沈苇在《亚洲腹地:111个词》封底写道:“离开新疆已六年多,现在更多的是回忆和神游了,但内心深处依然有一种真切的‘不在场的在场感’。新疆是我的人生奇遇和文学再启蒙,三十年后重返江南,它仍是我心中神圣的存在——启示录般的亚洲黄金腹地……”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评论:“沈苇将新疆以词典的方式,重新书写一遍,给我们指出了很多入口,和无数的出口。而出入之间,千万年的时空瞬间展现,一粒沙里面有一个宇宙,上苍的箴言显示在一朵花中,世俗的欢乐、壮阔的山河和无尽的诗情,都在词典中一一显现。”

本书2014年版的责任编辑、现《收获》杂志副主编谢锦说,这是一部“可以触摸新疆质感的诗性词典”……

由美国诗人、汉学家顾爱玲顾爱玲(Eleanor Goodman)翻译的《新疆词典》曾获美国《Ninth letter》杂志2013年度文学翻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