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回响,青铜浇铸大地丰碑 杨健鹰诗集《青铜平原》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年10月3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联合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共什邡市委、市人民政府,四川传媒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大学文旅康养校友会协办的“杨健鹰诗集《青铜平原》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黄国辉,《诗刊》副主编霍俊明,作家出版社副总编徐峙,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黎正明,四川省什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林,以及刘立云、王久辛、曹宇翔、大解、胡弦、罗振亚、王国平、李壮、赵依、王学芯、杨碧薇、何晓坤、李东海、吕历、刘波、王士强、聂权、蓝野、寇硕恒、王其进等诗人、评论家、编辑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何向阳在致辞中表示,《青铜平原》是杨健鹰融合其诗人、文化研究者与策划人等多重身份经验的代表性作品,集中体现了其对故乡的深情书写。其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兼具神性与人间烟火气,既有《楚辞》式的宏阔意象,也展现出鲜活的日常质感。同时《青铜平原》具有诗剧特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迅速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情境,她期待未来能在剧场中看到这一作品的舞台化呈现。
会上,霍俊明宣读了《诗刊》主编李少君的致辞,并代表《诗刊》讲话,他表示,《青铜平原》以川西平原为地理背景、以青铜文明为文化核心,展现了作者以史诗气魄与宏大构思进行诗歌建构的创作追求。作品由“葬礼”“喊魂”“老家”“临水”“蜀犬与亲家母”“金蚕”“河源”等二十余个章节组成,构建了一个神话与现实交织、生者与亡灵共存的乡土世界。霍俊明认为,这是一场诗歌的寻根之旅,也是对文明根性的重新唤醒。诗人以“青铜”为精神核心,通过文字的召唤重建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守护记忆、安放灵魂。
黎正明认为,长诗《青铜平原》近四千行,是四川文学近年来在史诗性创作维度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作品以成都平原为根基,以三星堆、金沙文明为精神起点,将古蜀神话、历史记忆与当代现实融汇于一体,呈现出恢弘的精神格局。该作品是新时代汉语诗歌在重返历史、重返大地、重返人民方面具有代表意义的成果。
陈林在致辞中转达了什邡市市委书记晏世莹对长诗《青铜平原》出版及研讨会召开的祝贺,并介绍了作品的创作地与诗人故乡——什邡。他表示,《青铜平原》根植于川西平原的生活与文化土壤,是诗人以文学形式留存地方记忆、传承地域精神的成果,作品将古蜀文明的精神血脉注入当代语境,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软实力。什邡市将持续支持文艺创作与文化项目的落地实施,在演出、音乐等领域推动二次创作,促进“文化+城市”融合发展,使文学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支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青铜平原》是不仅是一部诗歌作品,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和未来思考,是近年来四川文学乃至当代汉语诗歌在史诗性书写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作品以川西平原为地理根基,以三星堆、金沙文明为精神原点,将古蜀神话、历史记忆与当代现实融汇为一体,呈现出恢宏的精神格局与独特的文化气质。《青铜平原》在结构与语言上兼具考古学的严谨与诗人的想象,构建出一个神话与现实交织、生者与亡灵共存的精神空间。诗人以“青铜”为核心意象,通过“葬礼”“喊魂”“老家”“金蚕”“河源”等二十余个章节展开叙事,以史诗的气魄重建文化伦理,守护集体记忆,安放个体灵魂。作品既延续了《楚辞》《山海经》的神话传统,又以现代诗学语言实现了古典神性与当代诗性的对接。《青铜平原》不仅是一部关于地域文明的抒写之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史诗。它在重返历史、重返大地、重返人民的过程中,呈现出汉语诗歌对文明根性的再探寻。诗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意识,将个人经验与民族记忆、地方书写与世界视野融为一体,使作品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未来指向性。同时,大家认为《青铜平原》突破了当代诗歌碎片化、平面化的书写局限,以恢宏的结构、丰富的象征体系和强烈的主体意识,展现了当代诗歌的整体感与精神张力。其语言的金属质感与结构的建筑性,使诗歌在文本层面呈现出史诗的重量与审美的深度。
作者杨健鹰在答谢辞中回顾了诗歌的创作历程,他表示,自己长期从事文旅策划工作,而诗歌思维始终为其提供灵感与动力。诗歌让人重新认识心灵的价值,“最珍贵的消费是心灵的消费”。他谈到,虽然在纸上与诗歌似乎渐行渐远,但在大地上却愈发接近,创作过程仿佛是一次与土地的心灵对话。他希望《青铜平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能成为连接地方文化与现实发展的战略性文本,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片土地的“农、文、旅、产”资源有机串联,以诗意与文化的力量点亮地方产业。他表示,诗歌的能量不止于纸上,它既可以成为名篇与史诗,也能书写于山川大地之上,化为现实的繁华与精神的丰碑。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由《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聂权主持,他在总结中表示,《青铜平原》是一部“用诗的语言唤醒大地灵魂”的史诗,它不仅属于四川,也属于整个中国,甚至属于世界文明对话的语境。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找回了与历史、与土地、与人民深度对话的能力。《青铜平原》既是诗歌的高峰,也是当代语境下的思想的高峰。

与会嘉宾合影
据悉,《青铜平原》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10月正式出版,11月面市,是四川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