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2025年第7期|杨献平:从敦煌到乌鲁木齐(组诗)
哈 密
伊吾,此去巴里坤
河流似乎还有,夜里的涓滴之声
敲打丝绸的马蹄
铁骑、干果,当然还有张骞的苜蓿
李广利的汗血马
那些军士,夜半饮酒,弹铗而歌
白昼与暴风、商贾、诗人,围着杨树唱歌
最好的该是使团
带来和带去的,财货与理念,更多的是文明
哦,唯有我双手空旷
时间这架老车,在哈密,轮毂依旧坚硬如铁
高昌古城
风沙满喉。白尘打着旋儿
难道是往事的心跳
饮酒怎能不舞剑,这是鞠文泰的故都
当是时,受制于西突厥
厚待玄奘。侯君集和阿史那·社尔的
交河道大军。历史撩人
也被人撩。残墙上的洞窟
似乎有兵卒住过,我在之外走了一圈
像一个无关的过客
心有万言,但一句话也没说
葡萄沟
对于甜和蜜
我也是贪婪的。在葡萄沟,我吃了一串
西北的秋天,又吃干的
哦,甜得牙疼
人总是见色起意,遇美倾心
落日都敲脑壳了
还不走。我像猴子,蹦起来
再蹦起来,想亲手摘一串,让自己再甜一下
可惜葡萄太高了
可惜夜色,骑着成群的灰骆驼
敦 煌
敦煌还在反弹琵琶
哦,伎乐天,她是所有女人的美
秋天再一次横渡
西北群起,党河之水
阿尔金山之上,丝绸的云朵
悬挂青羊的弯角。我去莫高窟
仰脖子、低头,不知缘故地流泪,自我叹嘘:
人间最盛大的内心
隐身祁连雪山。整个人类的艺术和良知
在敦煌。我爱的
如此葱郁锦绣,涵盖梦境与日常
吐鲁番的朝阳
骑马的过客,都被交河故城收在牛皮鼓里
他们的姓氏和目的地
都是时间的蒙面客。唐代的,还有汉代的
诗人及其马蹄,蓦然一亮的朝阳
探照的不止往事
当代的汽车,东去西往的人
我用手机拍下,旁边的维吾尔族美女手持扫把
灰尘呼啸。空中的鹰隼
它在喊:葡萄已经下架,秋风正在送万物回家
从敦煌到乌鲁木齐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每次我都默念
其广开而西域,而又将世界
紧握于怀。艺术何其大!而敦煌小,只是沙漠之间
一小片绿洲。鸣沙山月夜沙鸣
是呻唤的大地
与上天低语。每次来敦煌
犹如回到母腹。总是被凌空的伎乐天
沐浴一新。由此起身向西
阔大的通道,到处都是尘埃
多少事物昼行夜伏,沿途都是大历史
车到乌拉泊,苍蓝的天空中
一架架的飞机,好像大地锦衣
【诗人简介:杨献平,1973 年生,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