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公子南:以“历史观测实验”的方式写小说
“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冒充贵公子”的故事,在我心中酝酿了很久。我一直有6个想写的故事,上一部小说里“庄子一剑击三千甲士”是其一,“冒充贵公子”便是第二个,如今终于在《冒姓琅琊》里落地。
创作《冒姓琅琊》的念头,也源于我写上部小说时抱有的“遗憾”。那部小说写了一个以庄子为主角的玄幻武侠故事。庄子相关的可信史料极少,但他所处的战国时代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在描绘当时的器物、饮食等背景时,我始终抱着严肃的态度打磨细节,可玄幻武侠的核心设定——类似墨家机关术神乎其神,儒家一掌打得风生水起——本就是虚构。一边执着于历史细节的真实,一边又要构建奇幻的武侠故事,那种矛盾感就像在宋代宅院里摆古希腊雕像,每一处都觉得别扭。最后只能妥协,一方面在历史背景、食物、用具描写上保留严谨,另一方面又在奇幻情节上搞“放松”,结果很多想表达的内容没能传递出来,写得不尽兴。也是在那时,我下定决心:下一部小说,一定要写纯粹的历史题材。
在历史题材中,选择写南北朝这个“小众时代”,并非我的一时兴起。在很多人印象里,南北朝远不如汉唐、三国知名,但它恰恰是中华文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若把唐朝比作盛开的繁花,那滋养这朵花的养分与根系,都在南北朝时期悄然酝酿——没有这段时期的积淀,何来大唐的兴盛?又如何承接汉朝的文明脉络?表面上看,南北朝是政权更迭频繁、战火不断的乱世,可内里却进行着空前的文化重组与能量储备,是思想大解放、大争鸣的时代,文学艺术领域大师辈出。而在南北对峙、朝代嬗变之下,士族与皇权、高姓与寒门、中央和方镇、东宫和诸王之间的博弈纵横交织,恰好为精彩刺激又荡气回肠的冒险故事提供了舞台。
写南北朝故事的另一个原因是,网络上关于南北朝的历史谣言不少。谣言多,根源在于这个时代国祚轮替、王朝序列复杂,不像大一统朝代那样便于人们形成连贯的历史认知。正因如此,便有人将特定时期的个别事例,放大成朝代甚至是整个古代的普遍习惯,就像把拼图碎片当成全景画。我希望《冒姓琅琊》能稍稍扭转这种刻板印象,挡住一些“谣言”的大行其道,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会很满足。
这部书的核心主题,我定义为“活在南北朝”。这里的“活”有两层意思:一是“生活”,我不想让故事只是追着剧情跑,而是让读者跟着主角,实实在在体验那个时代的饮食、文学、宗教与艺术,当然也少不了乱世中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二是“存活”,我想探讨一个普通人——没有秘籍神功、“主角光环”、气运加身——穿越到波诡云谲的南北朝,该如何活下去?他的选择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就像一场“历史观测实验”,看着这个人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成长,也透过他的眼睛,看见那个时代的文明与野蛮、壮丽与黑暗,以及人性中的伟大与卑微、屈服与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