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林水寨
这个地方我来过,准确地说是早就路过。
50年前,我在家乡姚李中学读书,常常在下午,坐在学校东边的岗坡上,向东眺望,能够隐约看见一座高耸的建筑,那是安徽六安城的南门塔。眺望那座塔,我的内心涌动的是对城市的想象和向往。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名叫林水寨的村庄,就在我的视野之内、视线之下,在我和南门塔之间的洼地里,不动声色地冒着穷气。几年后我参军离开家乡,每次探亲往返,从合肥转车,都要经过这里。我能记住它的,就是车窗外苍凉的夕阳和在夕阳下匍匐的草屋,一晃而过的炊烟和稀疏的草木,田野里弥漫着惆怅的底色。
后来我成了一名军旅作家,在构思《历史的天空》和《马上天下》等作品的时候,我的目光常常落在大比例地图上,在河流、山川、道路和开阔地上游弋。一次又一次从这里掠过,我看到的,是流离失所的逃难和在战火中扭曲的硝烟。
从始至终,林水寨都是我记忆中常常被忽略的那一部分,给我留下的朦胧印象,总是同贫穷、落后、愚昧、荒凉等负面的概念混杂在一起,而同文明、城市、富裕、幸福等概念无关。
直到多年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甚至改变了我对故乡的认知。
今年10月上旬,回乡小住,我来到林水寨。第一次身临其境,恍若隔世,这个距我出生地不到5公里的村庄,倏忽变得陌生了,一道彩虹在我的心里腾空而起——波浪一样起伏的田野上,绿树成荫,阡陌纵横,阳光湖水般抚摸着稻穗,遍地流淌着金色的玛瑙。稻田边缘的丘陵地上,穿插数幢精致的小楼,错落有致,黄的红的蓝的,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低调而醒目,宛若田野里生长出来的庄园和城堡。突然发现,几十年前我们渴望的缩小城乡差别,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在这里实现了。如果今天我还回到姚李中学的那个岗坡上,坐望东方,应该看不到那个象征着城市的南门塔了,它被田园之城遮蔽了。
最近几年,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识了许多崛起的特色乡村,有的以古见长,有的以洋问世,有的以新闪烁,如皖南的查济村和章渡老街、福州的鼓岭和草木谷、陕南的法官镇和漫川关,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是林水寨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别样的亲切和感动。
在大别山北麓的丘陵地上,它仿佛是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座微型城市,兼具工坊、农场、商贸、娱乐等多种功能。从园区大门进入,但见乡村艺术馆、农耕文化馆、非遗展馆、茶博物馆、法式咖啡馆、乡村邮局、田园书屋、循环影院、智能餐厅等袖珍建筑星罗棋布,不大的空间,被利用得淋漓尽致,每一寸土地都好像竭尽全力,展示它的艺术禀赋。这一切,既具备了城市生活的现代性,又填补了城市生活难得的诗情画意。
这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周边,是千亩稻田和湖塘。春天,它在无垠的绿色怀抱里,夏天,它和粉红的荷花相伴,秋天,弥漫着金黄的稻香,而到了冬天,则是一幅新颖的山水画了。翠柏绿竹的枝头挂着白雪,红墙黛瓦的肩膀披着白雪,稻穗在白雪的掩护下潜伏,从田垄的深处向土地的主人发出深情的邀约:来收割我吧,收割你们的辛劳,收割土地的奉献,收割爱的产物,把我送到远方,送到北京、上海,送到香港、澳门,送到纽约、巴黎。让全世界都看看,在中国,在皖西,在林水寨,有这样一种艺术品,雪稻。
说到雪稻,就不能不说到艾启凤。在我看来,这个毕业于地质大学的山村姑娘,特别懂得土地,特别善于使用土地,也特别注重保护土地。在同小艾的交谈中得知,她幼年曾经患病,生命垂危,父母相信民间偏方,给她吃百家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户都不富裕,但是轮到给小艾做饭,村人还是把家里最好的食材拿出来,哪怕是最后一个鸡蛋……在同我谈起往事的时候,小艾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那一瞬间,我明白了,这个在外地创业有成的姑娘,为什么会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和资本,回乡建设这个农业生态园。她把那片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了锦绣田园。也就是那一瞬间,我想起了一首著名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朋友说,林水寨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这个规模,主要靠雪稻。在林水寨小住的日子里,几乎每天夜里我都要仰望星空,聆听虫鸣渔唱,享受山村的静谧,童年的星星和月亮又回到我的眼前。每当曙光初现,我都要起个大早,去看刚刚苏醒的稻田,在田埂上走几个来回,弯下腰打量沉甸甸的稻穗,同它们进行无言的交流,听它们喃喃自语——我在这个世界上要生长210天,历经一年四季,沐雪经霜,我比别的稻谷吸吮的阳光更多,我畅饮的是优质的空气,我的耳畔总是流淌着天籁之音。
我对这块田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又比原计划多住了几天。我进一步了解到,雪稻的一生,的确是幸运的一生,除了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故乡的山水风雨和醇厚的民风,爱心传递和回报的精神,让这个粮食中的明珠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稻田休耕3年,禁施化肥农药,冬雪过后收割的稻米,洁白如玉,口感软糯细滑,清香甘甜。那是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也是时代的味道。
据说,投向市场的每袋大米都配备溯源二维码,生产流程清晰可见,确认天然无误。正因为呵护有加,所以生产成本很高,当然,身价也很高。休耕3年,较之每年一季,产量至多减少一半,可是质量上去了,价值至少可以提高10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养育一方水土。
离开林水寨的那天下午,连续阴沉了几天的天穹,突然闪开一条缝隙,一束阳光飞奔而来。我连呼停车,走到稻田中间,摘下几粒稻谷,剥出珍珠一般的米粒,在天赐的阳光下凝视,看它像羊脂玉一样通透的胴体,看它如梦似幻的光晕,突发奇想——哪里都有土地,一切都是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包括爱与诗。如果把这方土地千万年来生长出来的稻谷堆放在一起,那将比金字塔要巍峨得多。我们没有必要在大地上建造那么多金字塔,因为金字塔就在我们的家乡,就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