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朔方》2025年第9期|黎阳:西岭笔录(组诗)
来源:《朔方》2025年第9期 | 黎阳  2025年10月09日09:58

独守千秋纸上尘

——致林雪

葵花开过赫图阿拉

虎啸,总会穿过林子

那时候,飘落的红丝巾

才是先人留给辽河的箴言

在铁马金戈照亮的泥土之上

千山的词牌

点缀逃荒的根系

一个心怀乡土的人

总是走走停停

在诗歌那边,姐姐

还有谁在等你

划拨夜空的吟唱

水荇牵风翠带长

——致鲁荒

那年的饮者,指点文字

一衣带水,野鸽子梳理羽毛

讷谟尔河的秋天,流淌在身后

流走粉条和大豆的前生

还有带着词汇的遗腹子

思念不是南花园的草木

季节轮回,大雨中的凝眸

也会让心底的泥沙

翻过堤岸,溢出麦豆的句式

故乡是绿色的讯号

不断地绿,才能让

两岸人的段落,连绵起伏

此生看去,依然是处处留白

原来真是盲人摸象,不懂

原乡的模样

亦道春风为我来

——致蔡淼

手挽着那拉提的春意

我们沿着石阶

眺望雪山和蒙古包

蜜蜂,落在女性的衣服上

引出一串串尖叫和笑声

那些马背上的汉子

不断用马术引来童稚的眼光

手机抓住了白云下的像素

而炙热的阳光,怎么也

握不住心里的缺憾

寂寞的蜂箱里,幸福

不断被收集成册

只有落在花丛的身影

才会不断被提及,不断

消失在去的路上

雪上空留马行处

——致张继春

北风吹散念头的星子

暮霭的炊烟

裹着人间烟火,点燃嘴角的笑意

我站在夜的屋檐下

目光闪烁,停止的杯盏

聚的日子,为数不多的你

双拳紧握,抵挡时光流逝

落座在西岭脚下

同为过客,指点宽窄相宜

锦江照亮的旧脸庞

不再寒暄,挥手之间

古道上,雪裹着夜

掩盖兴安岭下的涛声

只有一行足迹,延伸到心底

蜿蜒到天际

平明送客楚山孤

——致鲁荒先生

山还立在远处,只有光

点亮村口的送别

母亲,看着客车留下的烟尘

没有多余的话

手臂紧握提箱,这半生的浮华

点缀千里的担忧和牵挂

咽下的苦,只是汗水的咸涩

也有绿叶释放草木的芬芳

赶路要趁早,这是老辈子人的

叮嘱,心怀正路

才是一个“人”字的书写方式

棱角,会被光阴磨平

只要山魂在,就会让

野百合开出春天的花瓣

马踏深山不见踪

——致胡志公

笑得越浅,白云就越难捉摸

草木长势不变,溪流潺潺

钟鼓之声,也只是隐约在

石阶之上

话语越轻,溅起的波澜

就会环绕屋檐,压在

睁开的眼眸里

只有檀香,久久不散

没有谁不知道来路

或许没有人知道来路

阴阳鱼周转的不是方圆

而是瞬息万变的微量元素

只有岁月化为年轮

显示在树桩或者鬓角之间

辞家终拟长游衍

——致罗广才

河东,总会转向

落叶的秋色

北斗星的勺子装满

相思和乡愁

只有月亮,不问栅栏的高低

家的影子,放不下也丢不开

褪色的毛巾上,丝缕牵挂

破碎走神的温度

津门,学会走路的人

才明白九河下梢的码头

巴蜀,学会不说空话

才知道蜀道难于耿直的尺度

余下春秋,只和文字为伍

西岭雪山才能靠得住

词语,才是最后的朋友

翻越藩篱,溯本的捷径

回头迢递便数驿

——致张玉春

信手拈来的驿站

脚印,风雨中汗的印记

常在河边走的人

怀揣博尔多站的旧皇历

纸上的往事,总会在笔芯

名词深陷,传出撕心裂肺的

爆辣,回锅的热浪

溅出泥土的鲜香和祖父的身影

老莱河畔塔头堆的蚂蚁

搬走汛期的粮食

流水拖着泥水和稗草

奔向大青山下的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