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舞台剧《独角兽》: 没有诗心,再硬的科幻也将缺乏力量
来源:文艺报 | 庞 贝  2025年07月28日08:08

舞台剧《独角兽》剧照

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前景?有悲观派,有乐观派,两者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AI狂飙必然会对传统人文价值造成某种破坏,而这个人造之物也确实是有失控的危险。这种失控,便是对人类价值的反叛。这样的反叛很难说有诗意,因为诗意毕竟诞生于人类作为生物体的感知,这个反叛其实也是对诗意的破坏。

未来已来,人类依然有获救的希望。即使是在机器人统治世界的更未来的时代,我们依然能够听到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微弱回声: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这是我在2019年出版的科幻小说《独角兽》所力图表达的思想。小说出版之后的这几年,AI前沿科技的发展不断验证着《独角兽》关于人类意识问题的预测,因此我决意将这部作品搬上戏剧舞台,并着力在舞台上营造某种具有未来感的诗意,将舞台空间变为一个有意味的时空:这是后人类时代来临前最后的夜晚。在舞台上呈现科幻美学和诗意,就国内戏剧而言,确乎并无范本可参考,因此这便是一场具有某种原创性的实验。

文学质感与科幻诗意

生物传感博士艾垦,神经计算博士顾濛,仿真材料专家何适,他们每个人都与神秘失踪的大提琴手林韵有关。而在另一个时空中,林韵也是人工智能Alpha-3。这是企业伦理和道德情感的困境,也是一场有关人性的“超临界实验”。已经过去的,正在经历的,将要来临的……

基于《独角兽》原著小说的这种文学性,舞台剧《独角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诗性气质。

在当今热闹的戏剧市场,我们见多了廉价的笑声和俗套的游戏,我们已经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呼吁声。没有诗心,再硬的科幻也将缺乏力量。《独角兽》表层的剧情是一种悬疑叙事,但却试图呈现别样的思想内核。文学评论家施战军曾如此解读:“‘谎’和‘仿’,‘真’和‘诗’。《独角兽》中的这四个字里掩藏着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不仅是词汇,甚至是某种哲学符号。”

这部剧由我自己改编,我想将它做成一部“有灵魂的戏剧”,如此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文学性。这种文学性也借由舞台视听效果而转化为观赏性。《独角兽》于2022年11月在深圳万象剧场首演,2023年11月,《独角兽》获第27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2024年6月,《独角兽》作为第6届北京棱镜戏剧节开幕作品与观众见面。戏剧评论家宋宝珍认为,《独角兽》以独特的结构形式容纳写实和悬疑等多种叙事元素,并进而走向象征和隐喻,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比如最后出现在虚拟空间的那个女人,如同《忒修斯之船》中的哲学悖论引人深思:当所有的部件都被替换后,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在观众的观感中,这部舞台剧被贴上了多种标签:科幻现实主义戏剧、诗意现实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未来主义戏剧。其实,这些解读都不奇怪。

临界实验与舞队叙事

作为舞台剧的《独角兽》既科幻,也梦幻。卡萨尔斯大提琴曲、里尔克的诗歌、写意空间的实景水池、赛博格时代的金属冷光、亚热带南方的晚风、鲸鱼的叫声,以及远方的钟声……这些都是这部舞台剧的象征元素。《独角兽》的剧情是人与机器的一场临界实验,其演出呈现也是一种临界实验。科技与人文、机器与人类、现实与虚拟、冰冷与炙热、写实与写意、叙事与抒情,这是多种对立元素的“临界兼容”。科幻题材戏剧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展现这个“幻”字,而《独角兽》以仿古舞队的形式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

该剧制作首要的难题是如何展现人的呼吸、心电、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数的戏剧性波动,省事的办法不是没有,比如可以使用背投,将这些变动的曲线打在屏幕上,那是惯常的做法,也是一种偷懒的做法。《独角兽》以肢体表演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剧中可见的机器人只有一个(女演员扮演),而舞队将人工智能的力量具象化,以肢体动作将人的情绪外化,既展示人体生理指数的波动曲线,也呈现人与机器在临界状态的崩溃过程。这种表演的肢体性和空间性,通过写意的舞台美术及演员调度,有效地还原了剧本文本所具有的缥缈、梦幻的气质。

这种叙事性肢体表演给人以特别的惊艳感。以肢体表演完成叙事和抒情,这是一种纯属于戏剧的艺术手段。由活生生的演员完成的这种带有抽象色彩的表现,也是AI题材电影所难以营造的舞台诗意。

科幻时空与剧场梦游

就制作预算而言,《独角兽》只是一部小剧场戏剧,这也是艺术创作意义上的小剧场戏剧,因为这个舞台版本具有“小剧场戏剧”应有的实验性和先锋性。

独角兽,曾经是传说中的神兽,纯净而高贵,是智慧与优雅的化身,力与美的象征。世界科幻小说公认的开山之作是200多年前雪莱夫人的《科学怪人》(又名《弗兰肯斯坦》),话剧版《弗兰肯斯坦》也曾在国内上演。《弗兰肯斯坦》毕竟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其剧情和演出风格也有某种古典性。《独角兽》是与《弗兰肯斯坦》的某种对话,二者处理的都是某种“人造物”,《弗兰肯斯坦》具有一种古典主义气质,而《独角兽》显然更有现代性和未来感。

《独角兽》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未来已来”的舞台时空,前景是亚热带城市的AI实验室,后景天幕是大海和星空,也是神经元如繁星密布般的人脑宇宙。前后景之间有高台,那是实验室的阳台,也是人机决战的悬崖。在这样的科幻时空中,舞台灯光也营造出原始森林的影像和幻景。

这是一场演出,也是一场梦游。在这个奇点来临的前夜,如梦如幻的音乐将剧场中的观众带入这样一个迷境,当那些身着古希腊式长袍的舞队演员出现时,人们自可意会,当今职场故事只是一个壳,这个作品显然有更多的隐喻,这也是一个关于人类命运的预言。

(作者系科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