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与风雨桥
这是一个古老的关于鼓楼来历的故事;这又是一个崭新的关于鼓楼文化传承的故事。尤其是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个故事。
2022年3月18日清晨,空气中还有点早春时节的凉意,没料到中午后,太阳亮晃晃地照耀着从江县谷坪乡秀丽的山川河谷、进入有些神秘感的占里侗村。陪同我走进又一座鼓楼参观的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用浓郁的侗腔普通话问我:“叶老师,你知道鼓楼吗?”
我淡淡一笑:“略知一二。”
他专注地望着我,从他的目光中,我看出他想知道我对鼓楼究竟了解多少。
于是我告诉他,1969年3月底,从我19岁那年和贵州结缘,至今整整56年了,半个世纪之前,我是先从贵州侗族画家的美术作品中见到颇具韵味的鼓楼的。那些年里,我身旁的贵州老乡告诉我,要看到真正的鼓楼和风雨桥,得走进黔东南的侗族村寨,最出名的一座鼓楼在偏远的从江县高增乡,共有13层,那恢宏的塔形建筑令人叹为观止。1970年,我参加修建湘黔铁路,路经黔东南侗乡时,远远地看见了鼓楼和风雨桥,一卡车的筑路建设者欢呼起来。那个年头,在远离侗乡的贵州山区,鼓楼和风雨桥还是不多见的。时常能在贵州各地景区看见鼓楼,是改革开放以后山乡里提倡旅游的那些年。在省城贵阳,在各个州府和县城,尤其是有较多少数民族居住的乡镇和村寨,鼓楼逐渐多了起来。我呢,也在不断搜集资料和去各地采风时一次一次地走进鼓楼;特别是进入侗寨后,看见的鼓楼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精致,雕饰也分外美丽。
鼓楼是侗家儿女的集会场所和娱乐场所,也是侗族百姓农作之余以及夜间的休息之地。因上层架有大鼓而称鼓楼。我年轻时,侗寨百姓向我介绍,如果遇上盗贼、发生火警,侗寨有威望的寨老会在鼓楼击鼓鸣警,人们便会纷纷涌来抓贼、救火。凡逢重大事项,寨老也会配合干部,召集百姓在鼓楼商议,出主意、想办法,诸如涉及众人的抗旱、抗洪,评选返销粮、救济粮等。鼓楼里也时常举办娱乐活动,最普通的就是行歌坐月。侗族大歌现在传遍全国、传向了世界。其实,侗族所有的歌唱活动都根植于民俗文化土壤中。坐夜对歌、月堂对歌、鼓楼对歌,绝大多数都在鼓楼里进行。“饭养生、歌养心”,就是他们讲出来并传遍贵州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侗族人把歌唱看成同劳动、吃饭一样重要的事,歌唱是他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这几天,从榕江走进从江、走到黎平,我听了好几堂侗歌,每次演唱都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鼓楼里举行。引人瞩目的是,倾听着侗家女子的天籁之音时,同在鼓楼里玩耍的刚刚学会走路的侗家女娃儿,也在边舞边跟着她们的妈妈、姨娘们演唱。有的小姑娘,走路的步子还不稳呢,可比画着的舞姿、唱出的童声已经颇有模样了。我心想,侗家的民族历史、社会知识、风土人情以及人的礼仪,就是靠动听悦耳的鼓楼歌声来传承的吧?
乡村里的知识分子一边听我讲述一边点头(原谅我走马观花地故地重游,始终没打听他的名字),听我讲完,他笑着对我说:“叶老师,你已经了解了不少,不过,关于鼓楼的古老传说,很重要的一个传说,你还不知道!”
我连忙诚恳地向他请教。他说这个传说也是从鼓楼歌声中传唱下来的。原来,侗族人除了崇拜他们的薛玛婆之外,自古以来还崇拜一位未婚女英雄,人们尊称她为姑婆,姑婆姓楼。楼姑婆为侗族人的利益献身后,侗族人为纪念她而建起漂亮的鼓楼,年年在农闲时节祭祀她。为另一个女英雄已经建了薛玛祠。那么,为纪念姑婆而建的单层塔形楼,该叫啥呢?老老少少侗家人不是都尊称她姑婆吗?那就叫姑楼吧,再说她本来就姓楼,就这么叫开了。久而久之,姑楼被叫成了今天人们熟知的鼓楼。侗家人开会、商议大事、教歌传歌学歌对歌、行歌坐月,又都在鼓楼里进行,为便于召唤远近的寨邻乡亲,干脆在鼓楼里的木梁上架起大鼓,鼓槌由寨老掌管,有大事发生时,寨老就会击鼓召唤众人。鼓楼文化就这样一代一代传到了今天,不但成了侗族的象征,也成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象征。
回到上海,我翻遍所有能搜集到的关于侗族的书籍和文史资料,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有改革开放初期的,也有大力发展旅游时编撰的,还有记叙侗家大歌、琵琶歌、民间故事的,都没有文字记录从江乡间那位知识分子讲述的故事。我联想到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民族的历史也全靠歌声来代代相传。我决定还是把这次听说的鼓楼的来历写下来。
行文至此,我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聆听大歌时,在鼓楼歌堂里刚学会走路、牙牙学语的侗家小姑娘的模样。鼓楼侗歌通过媒体的传播,唱遍了贵州山地,传到祖国的山山水水之间,甚至被全世界好多国家的听众所喜欢。早在20世纪80年代,侗族的无伴奏大歌队由清一色侗族中青年妇女组成,被请去法国和周边多个国家巡回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里,贵州全省各地纷纷将鼓楼视为值得自豪的民族符号,在保存传承了数百年古老鼓楼的基础上又新建了300多幢鼓楼。
时至今日,鼓楼不仅仅是侗族文化的显著地标,也被全省各族百姓视为独特的民族风情展示地,看得见鼓楼的地方,必有和鼓楼同样颇具匠心的风雨桥。而走上风雨桥、走进鼓楼,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艺术气息,随着声声侗族大歌在鼓楼内外响起,人们的心情不知不觉就欢畅起来、亢奋起来。不少人会随着这节奏鲜明的歌声,在鼓楼前的广场上跳起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