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广西文学》2025年第6期|沈毅玲:方寸之间
来源:《广西文学》2025年第6期 | 沈毅玲  2025年07月17日08:28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有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夫妇送走客人,刚刚还亲密无间的两人笑容立马消失,面如死潭,互道晚安。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进了各自的房间,揭开了幸福表象下名存实亡的婚姻现状,他们心照不宣地维持了一个表面的体面。

爱情,凭着一股子激情便可烈火烹油,花团锦簇。而婚姻的细水长流里,险滩、暗礁、陡坡层出不穷,时时考验着人的品性、涵养与修为。夫妻如是情投意合,你侬我侬,小日子固然滋润。如双方性格不合,志趣不投,离婚又伤筋动骨,不离则度日如年。家里房子大,分居倒是一种权宜之计。如家贫屋小,抬头不见低头见,再心生厌倦也得挤在一个屋檐下,想想都堵得慌。转头看见家养的爱情鹦鹉在笼中蹦蹦跳跳,狭小空间转个身都成问题,这桩方寸之间的“包办婚姻”,究竟上演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块馒头一块糕

“凶王婆”在宜兴方言中是凶悍、泼辣女性的代名词,我却把这个不甚雅致的称号给了我家第一次饲养的那只雌鹦鹉。这只雌鹦鹉在我家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便干下“华山论剑”“越狱逃亡”等惊世骇俗的壮举,堪称鹦鹉王国武则天、转世投胎孙二娘。于是,这个光荣的称号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它的头上。

最初从花鸟市场买回鹦鹉,是想调剂一下儿子枯燥的学习生活。开始我不甚关注,儿子倒是爱极,恨不得捧在手心。做一会作业,逗逗鸟儿,不亦乐乎,然而好景不长。  

一日,忽听儿子惊叫,我急奔上前,鸟笼中惨烈拼杀的场景让我目瞪口呆。称为爱情鹦鹉的这对鸟儿尚在“蜜月”之中,不知何因反目成仇,互相扑打啄咬,羽毛掉了一地。看来强扭的瓜不甜。后来在儿子的劝架调和下,两鸟才偃旗息鼓,鸣金收兵。我与儿子以为事态已平息,却不料第二天回家,一幕匪夷所思的场景呈现眼前。笼中的一只鸟儿已倒地气绝身亡,另一只一副胜者为王的姿态,气定神闲地理毛啄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儿子拿出死亡的鸟儿检查,身上并无伤痕血迹,死因何在?

名为爱情鹦鹉,总要配对养才名副其实吧,于是我与儿子拎着鸟笼再次来到花鸟市场。店家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阿姨,她听了事情经过,再做一番细察,很快英明断案,那只雄鸟是被活活气死的。

“气死?”我与儿子忍不住哈哈大笑,“鸟儿也会如此脆弱玻璃心?”

“谁说不是呢。”老阿姨的声音中气十足,“你养久了就会知道,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鸟也有七情六欲,与人无异。几天前你们来买鸟,看中那两只活泼机灵的鸟,我就预感它们并不适合一起生活。两只鸟都太刚强,有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是这只雌鸟,个性强悍,得给它配只让它中意的雄鸟,两鸟才会相安无事。”

真是长了见识,鸟夫妻居然也有这么多故事。“凶王婆”的称号就这样横空出世。店家精心挑选了一只羽毛顺溜、色泽光亮、身材矫健的雄鸟放入笼中。相比之下,“凶王婆”倒是翅膀一长一短,模样一般,但它有一双乌溜溜发亮的大眼睛,一副精力过剩的样子,极易区分。这俩家伙倒是对上了眼缘,半路上就互相亲吻理毛,迫不及待亲热起来。

我感觉自己成了鸟们的“月老”,手里这根线,牵出美好姻缘,也可能牵出一对孽债怨偶。心中骤生一份大家长的责任感来。

很明显,店家很有经验。俗话说,“一块馒头一块糕”的婚姻生活大概率比较和谐稳定,这对鸟儿也不例外。“凶王婆”个性十足,强势凶悍,凡事都喜欢“占先头”。美食得由它先吃,新换的水得由它先喝,直至洗完澡,才轮到那只雄鸟喝。雄鸟要是不识相抢先吃喝了,“凶王婆”定会啄它,给它一点教训。怪不得同样刚强霸道的“前夫”会被活活气死。后来的这只雄鸟并不反抗,忍气吞声退缩一角,处处避其锋芒,吃些残羹剩饭,真是“软骨头”一根。不然呢?大动干戈之后再来一个气绝身亡?正因“软骨头”懂得审时度势,所以从此笼中太平,相安无事。

“凶王婆”活泼可爱,勇敢机灵,胆识过人。儿子去喂食,它不躲避,互动热烈,常常为一片菜叶与儿子来场拉锯战。闲时倒挂、独立、斜跨,种种杂技表演,高难度动作不断,真是生趣盎然。有点洁癖的它特爱洗澡,特别到了晴天,鸟笼往阳台外的晾衣栏杆上一放,金色的阳光下,我们的“女王”一副母仪天下的姿态,旁若无人,扇毛张翅,摆头扫尾,这澡洗得是水花四溅,酣畅淋漓。“凶王婆”心情好时,也会与“软骨头”恩爱缠绵,风光旖旎;心情不好时,它常常啄咬捆扎笼门的绳子,伺机逃跑,一点都不安分守己。

一日清晨,远处传来“凶王婆”熟悉又异于常日的鸣叫,尖锐高亢,急促而激昂。我以为在做梦,当意识稍许清醒,猛地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我想起近日忙于单位一个重要方案的策划,已多日未去喂食鹦鹉。我急匆匆趿拉着一只拖鞋,赤着一只脚冲向阳台。果然,鸟笼门已被啄开一条不到两厘米的缝隙,里面只留下“软骨头”一只。食盆里一粒米未剩,已经逃亡到对面楼群的“凶王婆”显然是饿极思变,揭竿而起,并成功越狱。真不知逃跑时它被这条窄缝挤扁的身体忍受了多少痛苦。此刻,挣脱牢笼的它在邻楼阳台上高声鸣叫,是在宣告它的成功,庆贺它的自由,还是在呼唤它的伴侣?不得而知。情急之下,我开大笼门,迎着“凶王婆”的方向,对着它招手、呼唤,全然不顾里面还有一只“软骨头”。两鸟遥相呼应,鸣叫此起彼伏。“凶王婆”久久不愿离去,一声又一声叫唤。“软骨头”也有留恋之意,一声又一声回应。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管平日多少吵闹争斗,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把打开门的鸟笼放在阳台上一天一夜,想着“凶王婆”饿了,累了,也许还会回来。

奇迹没有出现,“女王”再也没有驾到。让我匪夷所思的是,“软骨头”终究没有随它而去,即使笼门大开。它选择留下,继续锦衣玉食的安逸生活。鸟各有志,从此一别两宽,“凶王婆”远走天涯,追逐梦想,去感受未知的明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我的“凶王婆”难道是安迪的化身,从没放弃过希望,最终获得了自由?此刻如果需要给“凶王婆”逐梦蓝天的情景配上音乐,那应该是一曲许巍的《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下班回来,“软骨头”在夕阳西下的余晖里蔫头耷脑。孤独并不可耻,寂寞才销魂蚀骨。趁个周末,我又去花鸟市场为它娶了新妻。只是,没了“凶王婆”的引领,“软骨头”彻底沦为庸鸟一只。现在的两只鸟同样胆小谨慎,探头缩脑。你还没有靠近,它们早已惊作一团,贴于笼壁瑟瑟发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也很少看到它俩亲密互动,没啥生活情趣。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软骨头”想要的生活,不吵不闹不折腾,平平淡淡才是真。也许午夜梦回,想起“凶王婆”给予它的那一场喜忧参半或是惊心动魄的爱情,它已然生锈的情弦会再次被拨动吧。

我与儿子常常想念“凶王婆”,担心着它的前路安危。

一天,闺蜜带着女儿来玩,她女儿逗弄鸟儿,甚是喜欢,临走还恋恋不舍。我与儿子只一个眼神交流便当即拍板,连笼带鸟送给了闺蜜。闺蜜和女儿很高兴,她们哪里知道,我与儿子这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一年后,我把“凶王婆”写成千字小文,刊登在地方日报,一位朋友读了打来电话,说在新华书店附近曾经看到过一只很机灵的爱情鹦鹉。我惊喜交集。我家到达新华书店要通过一座桥,穿过两条巷子。如果真是我的“凶王婆”,那她终究是适应了外面险恶的生存环境,这才是“凶王婆”的英雄本色。她与“软骨头”属于“道不同不相为谋”,注定无法白头到老。

在天愿作比翼鸟

这次搬新家,只为拥有一个小院。院子虽小,朝风夜露,草青花香,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内心安宁。不过,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鸟语花香才是自然界最经典的景致吧,我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对,还是得配一对鸟儿。

我来到花鸟市场,站在五彩斑斓的鸟群面前。卖鸟的那位老阿姨还在,多年过去,居然还记得我,或者商家本来就是自来熟。看我还在为失去“凶王婆”而遗憾,老阿姨黑苍苍的脸油光闪亮,笑着说道:“对待老顾客,服务必须周到哈!这次一定选两只让你更满意的鸟。”她颇为侠义地伸出大手,探入装满爱情鹦鹉的大鸟笼,拨弄挑选了半天,捉出两只杏眼圆睁的小精灵。我喜滋滋地提着鸟笼回了家。

不承想,鸟笼还没放稳,两只鸟竟然直接上演年度情欲大戏。那个相见恨晚、耳鬓厮磨,那个交头叠颈、干柴烈火,看得我目瞪口呆,不忍直视。

事实证明,这一对鸟并不是图一时新鲜,而是前世姻缘一线牵,堪称神仙眷侣,整天连体儿般如影随形,你情我爱。

恩爱要怎么个秀法呢?你不喂我就不吃。

按店家指示,那只尾巴处紫蓝色特别明显的是雌鸟,我唤它作“蓝尾”,它娴静优雅,经常兀自理毛舔爪,注意仪容仪表,喜欢站在横梁上看风景。另一只雄鸟则蹿上蹿下忙个不停,鞍前马后侍候娇妻。只见它一个箭步滑到一层,啄食,直到嗉囊里装满黄金小米,再蹿回“蓝尾”身边。抖动头颈,扑开翅膀,运足力气反呕出嗉囊里经由唾液浸泡变得柔软润滑的小米,一口一口喂“蓝尾”,再下去一趟一趟地运粮。“蓝尾”常对它的夫君报以“歪头杀”绝技,憨态可掬。美食来了,“蓝尾”眼睛微闭,张嘴承接,吃一会还傲娇地抖抖羽毛,有种女人甩发的娇媚模样。两鸟亲嘴、喂食是常态,互相理毛、抓痒痒是小情调。午睡时分,两鸟紧挨一起,嘴巴反插进翅膀还不消停,闭着眼睛“叽叽咕咕”说着永远说不完,也只有它俩才懂的情话。丰衣足食加上爱情和美,两鸟长得饱满丰润,通身泛着油光水滑的健康色。

每到周末,我便用青瓷盆装上清水放入笼中,两鸟立刻会意,沐浴清洁的时间到了。它们双双来到澡盆前,一起喝上几口清水,然后一起挤入水盆洗起鸳鸯浴。甚至一起冲到我正在洗刷笼子的水柱下,洗起淋浴来。因为体质好,冲了凉它们也从未生病。雄鸟每天都坚持健身锻炼,只见它两爪如钩,一上一下钩住两根栏杆,倒挂身子,高频率、快节奏地做着类似仰卧起坐或是引体向上的动作,一次能做几百个。“蓝尾”则在一旁梳理羽毛,不时弯头看着它的“健身达鸟”,眼里尽是仰慕与欣赏。有一次,我被“健身达鸟”的疯狂舞姿震撼,给它录了像,并配上迪斯科音乐,上传到了抖音,引得众人围观,涨粉无数。

鸳鸯双栖蝶双飞,两鸟的恩爱缠绵引得经常来玩耍的几个女邻居啧啧称奇。邻居之间关系亲密,说话也就口无遮拦了。

“它俩可真是爱情模范啊,人都没法和它们比。这个小区的夫妻我想总有一半分房睡了吧。”

“嘁,分房算什么?分层、分家,甚至分居不同城市的夫妻都大有人在。钱多了,房子大了,情倒淡了,话也少了。”

“唉,分不分房只是一种形式,同床还异梦呢。我家那个老不死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在外充大佬,在家跟我斤斤计较,一点鸡毛蒜皮就跟我吵,烦都烦死了,真能分开倒清静了。”

“能吵架就算得上恩爱夫妻,很多为了孩子或是家庭门面凑合过日子,那种丧偶式婚姻、冷暴力婚姻才是一种悲哀呢。”

……

女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不知是在说自己还是在议论他人,不知是在羡慕鸟儿还是在徒自伤悲?

有句诗,凄美至极:“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还有句诗,足以让爱者倍加疼惜,让怨偶彼此宽宥:“我们下辈子不一定遇见,今生好好待你。”明天和意外都不知哪个先到,还说什么下辈子遇不遇见?正如这对鸟儿,珍惜彼此,珍惜当下。

有一次我清理完笼子忘了关上笼门,“健身达鸟”和“蓝尾”双双逃离,不过只是虚惊一场。它们并没飞出小院,初得自由的它们显然还不太适应外面的生活。它们试探性地在笼子周围玩耍,饿了、渴了,就摸索着自己钻进笼子。“健身达鸟”体力消耗大、食欲旺盛,玩了一会就钻回鸟笼吃喝了。“蓝尾”见夫君回屋了,没啥方向感的它攀着笼子转了好几圈还是摸门不着,急得与“健身达鸟”隔笼相望,高声尖叫。“健身达鸟”立刻化身护妻狂魔,迅速探身出笼,向着娇妻奋勇攀爬,到了“蓝尾”身边先是“叽叽咕咕”抚慰一番,然后带着“蓝尾”双双回了爱巢。惊喜之余,我放松了警惕,看来笼门关不关也不用太在意了。

由于我的漫不经心,之后,鸟儿又跑出来几次。最远一次飞到了一百米开外,站在邻居家的屋檐上登高望远。黄昏时分,它们如期归来。后来我才明白,它们不是“软骨头”,不是不想冒险,贪图安逸享受,它们暂时没有飞离,只是时机尚未成熟。“健身达鸟”是一只深谋远虑的鸟。

果然,一场蓄谋已久的远走高飞发生在阳光明媚的立春之日。立春,这是节气之首,预示着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季节。我家的鸟儿也蠢蠢欲动了,我却浑然不觉。

那是个周末,我照例拎鸟笼到小院放风,清洗笼子,完全放下警惕的我洗完笼子又忘了关上笼门。发现它们跳出笼门时,我并没太着急。只是帮它们注意着,不要遭受野猫袭击。

它们一会飞到笼外,在花枝间、窗台上捉虫、啄草,一会钻回笼子啄米、喝水,补充能量。但总是一只在外一只在内,或者一起在外玩耍,我无法去关上笼门。我一边刷鞋一边静候时机。看着它们没心没肺地蹦蹦跳跳,或是亲密无间地交头接耳,再看看天空云卷云舒,感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不承想,毫无征兆间风云突变。两鸟突然比翼振翅一起冲向小院对面那棵高大的香樟树,如两支离弦的箭,速度之快让我颇感意外,竟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与以前试探性、无目的性离笼溜达太不相同。这次目标明确,态度果决。过了很久,仍不见它们回来,我着急起来,轻轻呼唤,一开始它们还一声声回应我。到后来,它们飞到东边更高大的香樟树上。本事大了,看来之前几次出笼就是为这次逃离练手热身啊。

直到夕阳西下,百鸟归巢时分,它们仍然没有回家。最后,任凭你怎么呼唤,连回音都没有了。我心事重重地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意识一回流大脑,我马上冲到小院。笼中空空如也,我的心也空了。

接下来整整一个星期,我将鸟笼放在院子最高的一根石柱上,里面装满了上等的黄金小米、甘甜的矿泉水、各式果蔬,还有用来磨牙的墨鱼骨头。只是,它们再也没有回来,我试着不去想它们是因为贪玩而迷了路,不去担心外面的风雨寒潮和野猫凶狗侵袭。想着它们是为了自由而远走高飞,那就准备好了接受任何一种结局。金庸大师说,人生就要大闹一场,再悄然离去。作为鸟类,如果不知道高空飞翔的滋味,岂不白白来世一遭?我慢慢释然了。

想起之前的每个周末,我都会把鸟笼拎到小院。与天空近了,与自然近了,与自由也近了。麻雀、喜鹊、乌鸦、朱背啄花鸟、暗绿绣眼鸟、长尾缝叶莺……小区里鸟真多啊,它们自由飞翔,高声鸣唱,甚至跳到我家鸟笼子底下,啄食掉在笼外的残渣小米。那些浸透着自由的快乐身影和恣意的叫唤会不会刺激到笼中的鸟儿?向往自由是生命的本能,像“软骨头”那样甘愿被囚禁的鸟毕竟只是极少数。又或许,在“软骨头”的心里,“凶王婆”才是它的牢笼也说不定呢。在一起时尽最大可能和平相处,一旦有机会挣脱婚姻的枷锁,又怎会去盲目追随?哪怕付出自由的代价。懂得隐忍,懂得放下,原来“软骨头”才是韬光养晦、从容不迫的生活智者啊。

之后,坐在小院喝茶、赏花,偶有鸟儿飞过,鸣叫高亢有力。我心中一颤,不抬头,就当成是我的那对神仙眷侣正从头顶快乐地飞过……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受我影响也爱上养鸟的好友潘美人常常发鸟儿视频与我分享。一卷书、一壶茶,花香四溢,啾啾鸟鸣,生活宁静而有生机,弄得我又心痒痒了。活物也能网上买?能行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懒于出门的我也在网上下了单。明知“健身达鸟”和“蓝尾”这样的完美伴侣不可复制,更无法超越,但遗忘的最好方法不是尽快找到替代品吗?

这一次选的是虎皮鹦鹉。前一日早上下单,第二天傍晚小白和小蓝便来到了我家。打开纸箱的一瞬间,我的心都揪了起来。两只小东西发着抖相互依偎,初见天日的它们眼神茫然,神情昏瞑,刚刚长全的羽翼微微颤抖。近五百公里的长途跋涉,两天黑匣子里的颠簸生活,对于尚显稚嫩的它们来说,称得上是一场严酷的考验。看着它们楚楚可怜的样子,我伸手轻轻抚摸,昏昏沉沉的它们竟不闪不躲。我有点后悔网购活体了。我特意从网上店家购买配置好的营养餐,不敢像以前那样随意杂供。所幸两天后,它们渐渐恢复了元气,也渐渐适应了这个新家,显出几分灵秀可爱。

这两只虎皮鹦鹉的羽毛颜色由白、灰、蓝三色调成,一只偏浅,一只偏深,两鸟站在一起,颜色由浅入深,浑然一体,就是一幅素雅的中国水墨画。我唤它们为小白和小蓝。它俩如影随形,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共同探知着这个新鲜的世界。许是共同经历了路途艰辛,两鸟感情融洽,有一种生死之交的淳厚与深沉。

每天上班前,我都要看一眼再走。看着它俩在晨曦里互相理毛,亲昵咕哝的甜蜜样子,“鸳鸯比翼日相亲,爱甚画眉敬似宾”“琴韵谱成同梦语,灯花笑对含羞人”等描写新婚宴尔的美丽诗句便会浮上心头。下班回来,我刚打开门,听到动静的鸟儿马上欢欣鸣叫起来。我一看食盆都空了,很是心疼,看来网购的笼子太小,食盆也太小了,一天的量都不够它们吃呢。正想着要给它们换更大更漂亮的食盆和鸟笼,不想情况急转直下。

一天下班回来,家里异样宁静,听不到小白小蓝致欢迎词,纳闷的我跑到笼前。天色敞亮,应该是鸟儿的活跃时分。我的小白和小蓝居然双双挤在小草屋里,小蓝双目紧闭昏睡中,小白则非常清醒地睁着圆圆的眼睛。很明显,它并不想瞌睡,只是在陪伴小蓝。听到我回来的动静,小白跃跃欲出,小蓝懒懒地睁开眼,无力但似乎不想拂意,慢吞吞跟着小白一起钻出小草屋,食欲不振的它象征性地吃了一点小米,看来它生病了。养鸟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到鸟儿生病。我急忙上百度查找,虚心请教网店主人。原来这只刚长成的鸟儿机体免疫力不强,患上肠胃炎了。我遵照指示在食盆、饮水器里加入适量土霉素,但情况并未改善。眼瞅着小蓝一天比一天虚弱无力,我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那两天,家里安静得让人心慌。

虎皮鹦鹉消化快,怕饿,需要经常吃东西。身体健康的小白这两天却也变得沉默寡言,几乎不吃不喝地陪着小蓝。两鸟大白天双双安静地躺在小草屋里,一度我以为小白也传染得病了。实在饿了,小白才起身带着小蓝下滑到食盆前。看着身形灵活的小白,才知它身体并无大碍。小蓝勉为其难地站在食盆前,几乎不再进食,奓毛发抖的样子,让我的心里灌了铅般沉重。我捧出小蓝喂它喝药。它却慢慢连爬进草屋都显得异常吃力。

两天后的周末,我夜里睡得很不踏实,迷糊间都是小白和小蓝的身影。近凌晨才蒙眬睡去。醒来天已大亮,头重脚轻的我来到安静的鸟笼前。只见小蓝倚靠在笼边,仰着面,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一晚,它没能爬进它们的睡房,悬在空中的草屋。小白也没飞进草屋去睡觉,时刻陪着小蓝。此刻,小白紧贴着小蓝的身体,圆溜溜的眼里写满纳闷,它的伴侣怎么还不醒来?

我轻轻捧出小蓝,包裹好,葬在了花园里。回到家中,才发现小白的异动。只见它神情焦急,张皇失措,发了疯似的上下乱串。一会飞进草屋,探头进去察看;一会箭一样坠落,扭动脖子笼里笼外四处张望。如此反复,上蹿下跳,不知疲倦。它在寻找突然消失不见的爱侣。忽然感觉脸上有点痒,伸手一摸,我摸到了一脸的泪水……

先生在催促,“快走吧,邻居们都在等你,昨天就约好去湖滏二十三湾爬山,然后去吃你爱吃的网红小馄饨。”

“你们去吧,有件事情我得马上去做,刻不容缓。”我丢下一脸诧异的先生,驱车赶往花鸟市场。

鸟林鸣唱繁盛,热闹如菜市场,透着人间烟火,俗世欢情。刚刚经历一场蓝色生死恋的小白一下看到那么多同伴,被忧郁笼罩多日的它有些激动,贴紧鸟笼,一声声呼唤着对面的同伴。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热情好客的老阿姨听我讲明来意,又看看我手里尚算新的鸟笼,一脸意外,更兼惊喜:“你确定不是来买鸟,而是连笼带鸟都送给我?”

“是的,希望你好好料理,让它健健康康。”我把小白送给店家,只想尽快让它找回来自同类的陪伴与爱。

“买鸟最好买成鸟,抵抗力强,商家给你寄的还是幼鸟,很难养,要不帮你重新挑一对?”老阿姨黑苍苍的脸上泛着健康的暗红色,看来养鸟这一行当让她身心愉悦。

“不,不养了。”我一口回绝。害怕面对生离死别,心里再喜欢也一直不敢收养与人类情感更为亲密的猫猫狗狗。眼睁睁看着小蓝生命慢慢消逝,那份痛噬心蚀骨。

方寸之间几千重

从花鸟市场回来,先生正在院子里拔草,看见我,笑一笑,说道:“还像个小丫头,多愁善感。我让他们先走了,我们稍后再去,陪你到山林去逗鸟玩。”他的善解人意让我心头一暖。看着他满头大汗,两手泥渍,心有不忍,嗔道:“也不戴个手套。”这个从小备受母亲宠溺的娇养子,刚结婚时,双手不沾阳春水,酱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一下,却以肉眼可见的改变,心甘情愿为这个小家分担着家务。早年我与先生也常有摩擦。随着学识的累积、阅历的丰富,加之多年磨合,慢慢寻到婚姻的相处之道,彼此懂得宽容与忍让,相处更自在舒服。

李白诗曰:“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表面亲密无间,内心可能隔着千重山、万重海。人心不可捉摸,婚姻、生活有着太多难言之隐。看着万家灯火,其实与鸟笼有何不同?两个可能拥有着完全不同的生长背景、家庭教育、生活理念的人,却要在一个狭小空间求同存异,携手一生。

有些人会把一手好牌打到稀巴烂,有些人明明跌到烂泥里还能开出花。这与个人的品格、修为、学识休戚相关。很多表面光鲜亮丽的家庭,内里说不定早已千疮百孔。走进婚姻时,想必每个人都是抱着天长地久的心愿。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家的灯光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失败的婚姻会成为桎梏与牢笼,相互折磨与消耗,就如“凶王婆”与它的第一任夫君,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大动干戈,直至以惨剧收场。好的婚姻却能相互成就与促进,比如“健身达鸟”和“蓝尾”,小白和小蓝。充满爱意的生活片段,细微之处皆成风景。

曾国藩有一句至理名言:“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对方发性子时,不妨学学“软骨头”,避免正面交锋,等大家冷静时再作论道。对方默默付出时,不妨像“蓝尾”那样,学会欣赏与鼓励,激发彼此积极乐观的生活姿态。人生当学“健身达鸟”,心怀梦想,并为之奋斗。我有一位文友,退休后开始追寻文学的梦想。花甲之年,那份执着投入,足以让一些懒惰的年轻人汗颜。“努力真好”,这是不断进阶的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心有所指,时间宝贵,生活充实,再不会为一些细枝末节而分神伤心。屋檐下,相处舒服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模式。生活的皱褶会被温情抚平,方寸之间也能风生水起。

鸟生、人生,不外乎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最后都会被时间吞噬,彻底消散在茫茫宇宙。以最大的善意,面对每一次遇见,世界会变得简单美好吧。

【作者简介:沈毅玲,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钟山》《清明》《雨花》《滇池》《青春》《文学报》等刊物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作品。出版《西岸》等散文集。现居江苏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