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芙蓉》2025年第2期|肖睿:老疙旦(中篇小说 节选)
来源:《芙蓉》2025年第2期 | 肖睿  2025年07月09日08:16

飞机落地提前了二十分钟,张军松了口气。那时正下着大雪,夜空都被雪花染成了青色。他脑子里过了一遍各种灾难的画面,把自己吓得腿软。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还是因为快要当爹了,他最近总是这样。

母亲牛芳喊:“那不就是他们?”

顺着牛芳手指的方向,张军看到妻子李欣挺着大肚子,笑吟吟在人群簇拥的通道中冲他挥手。张军想,自己终于和妻儿团聚了,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张军的父亲张卫星拍了他后背一下,说还不赶紧去帮忙。没等张军反应,张卫星先微笑着迎上去,帮张军的岳父岳母拎箱子。

岳母董梅说:“我来拎。”

张卫星执意抢过了行李。他说:“大老远的,辛苦你们了啊!”

董梅只是笑,李林茂小声嘟囔了一句。张卫星听不明白,回头问儿子:“你岳父说什么?”

张军摇摇头,他也听不明白。李林茂的话一百句里他能听懂一句,李欣说过,本来她老家就是百里不同音,李林茂的口音更是最偏山林地区的,有时连李欣和董梅都听不懂。对张军而言,听不懂也有好处,少一个人念叨。

回去的路上,李欣好奇地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北方的深冬大雪纷飞,白茫茫的大地上花团锦簇。李欣突然扑哧一声笑了。

张军问:“你笑什么?”

李欣说:“我觉得你们这里的人好可爱,不像我们那边冬天,树还绿着。可你们又喜欢花,所以在路边弄了这一排排假花,好像动画片里人的想法啊!”

回到家,牛芳煮了饺子。房子是新买的,拎包入住的精装修。张军一直觉得这里冰冷冷的,不像自己的家。这回人一多,再加上饺子,屋里有了热气。

张卫星说:“照顾不周,咱们第一顿就吃饺子了。”

牛芳说:“都是一家人,这有什么周到不周到的。”

董梅说:“这挺好的。”

李林茂顾不上他们,他给人打视频电话,拿着手机一个个屋子乱转,说着一连串谁都听不懂的方言。李欣和董梅突然笑了。

张卫星说:“你们笑什么?亲家这是在干什么?”

李欣说:“爸,我爸这个人就爱炫耀。他给他的兄弟姐妹发视频呢,说你们上心了,对我好呢!”

张卫星说:“亲家母,把孩子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吧!”

董梅说:“放心,放心。等李欣生了孩子,我和李林茂就回去了。”

李林茂坐回了桌上,牛芳又端上来两盘热饺子,看着大家笑呵呵的,张军内心突然涌起一阵不安,自己这就有老婆孩子了?一转眼,怎么自己就不再是个孩子?好像这一切都是幻觉,到了明早统统把握不住。

李欣看到了客厅尽头的橙色婴儿床,开心地说:“张军,你挑的这张婴儿床不错啊!”

张军走到摇篮边,轻轻摇了摇。他说:“我觉得张不想躺在里面会很高兴的。”

牛芳说:“什么张不想,难听死了。等孩子生下来,要叫张尧。你们将来有了老二,要叫张舜。尧舜,这多好的名字,长大都当大官。”

李欣说:“名字是不能乱起的,要等他们生下来,结合生辰八字起名。”

董梅连连点头:“就是,人的名字起好了,人生才会如意。这都是有讲究的。”

牛芳说:“就叫张尧,没人能比他奶奶起的名字更吉利。”

李欣小声但坚定地说:“孩子的名字不是小事,我要算的。”

等到睡觉的时候,李欣再次抓住张军的手,让他发誓,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起名,张军点头。他顾不上和老婆争执,只想赶紧上网买几台加湿器。因为屋子里的暖气太热了,足有三十摄氏度。对于李欣这些南方人而言,暖气烧干了所有水分,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得像是有人用隐形的刀子在刮皮肤,李欣没一会儿就开始流鼻血了,她也没有带润肤霜,只好让张军用洗面奶涂抹自己的全身。

那个晚上,夫妻俩蜷曲着身子,像两只受惊的小兽般窝在一起睡着了。

过了几天,张卫星偷偷把张军叫到一边,笑呵呵地给他看几张照片,都是李林茂的。在照片上,老岳父似乎和张军家客厅的沙发长到了一起。他有时舒舒服服躺在上面,有时光着脚半蹲在上面。李林茂在家舒服惯了,出来也没个正形。张军臊得脸发红,不敢看张卫星。

张卫星说:“这都是你妈偷偷拍下来发给我的。”

张军说:“我知道。”

张卫星说:“你想办法和老李说说,这儿不是他们家,多少讲究点,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别他妈太没正形了,让你妈念叨。”

张军连连点头。

夜里,给李欣肚子里的宝宝讲完故事后,张军想了又想,还是硬着头皮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欣。

李欣说:“知道了,我和我爸爸说。他就是这样啊。”

张军连连点头:“明白,我明白。”

张军睡着以后,李欣越想越气。她想自己图什么,千里迢迢,带着父母来这冰天雪地的鬼地方,因为干燥,妈妈都流鼻血了,肯定很不舒服,今天还遭受了这一番羞辱。她狠狠给了张军两巴掌。张军捂着头坐起来,看着面色铁青的李欣,又捂着头躺下了。

从第二天起,李林茂端坐在客厅里,像是要聆听领导汇报一样。又过了几天,他干脆整天躺在自己的房间,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出来。

有一天,牛芳偷偷找张军。她说:“你没发现吗,你老婆饭量越来越少,这样肚子里的孩子受不了啊!”

张军点头,这件事他也察觉到了。

张军说:“是不是让她妈做饭,她吃得更顺口些。”

牛芳摇头,说:“这和谁做饭没关系,我给她炖羊肉牛肉,这都是最好的。她不吃,我也给她炒青菜,她还是不吃呀。”

牛芳没说自己心里想的,不愿意让董梅下厨,是害怕自己失去位置。对于一个主妇来讲,掌握了厨房,就像将军掌握着军权一样。

再吃饭时,桌上多了一瓶李欣家乡风味的调味酱。李欣一家人看到,眼睛亮了。尤其是老李,直接拿酱拌饭,狼吞虎咽。李欣的胃口也明显比之前好了。张卫星笑呵呵地说,这里没有这种酱,也就失去了家乡的味道。他猜就是这点让李家人不习惯。这是自己专门托朋友从李欣老家买的。

那天散步时,李欣对张军说:“你看你爸,观察人是多么细心和体贴。什么都不说,就把这件事解决了。这证明他是一个很温柔的人。你多学学呀!”

张军说:“我有时候很纳闷,我爸在林业站工作了一辈子,老理科知识分子,就知道埋头研究草种和树木,怎么人和人的事情也这么清楚。这需要天赋,我可学不了。”

他们再次说起“起名”这个话题,是在周总的宴席上。他得知张卫星的亲家要来,老早就张罗着非要请客接风。

这周总全名周展,是个大老板。他自称一直是张卫星的徒弟,可张卫星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教过周展什么。张卫星在沙漠上种了几十年树,带着人们生生把周边的几座大沙漠变成了草原和森林。周展是自己当上劳动模范后认识的,四处打着张卫星的旗号结交高人。这些年,张卫星也没少受周展的照顾。这套张军用来结婚的新房,就是张卫星以装修成本从周展手上买的。

虽然张军已经提前给李欣以及岳父岳母打了预防针,可真到了周展的会所,他们还是被那里的富丽堂皇震惊了。吃饭的时候,无论周展问什么,张军的岳父岳母都是一言不发,含笑吃饭,由张卫星和董梅作答。一直到周展问张军,孩子的名字想好没有,气氛才热烈了起来。

张军刚打算说“张不想”,李欣就插话道:“我已经请了大师,他平常不给人起名,起名很贵的,等孩子生下来,我们会按照生辰八字找这位大师起名。”

周展说:“你这想法比较细致。”

牛芳说:“什么大师,都是扯淡。孩子就叫张尧,我定了。”

周展熟悉牛芳,他什么都没说,只是眯起眼睛笑。李欣气得脸发白,老李夫妇也不吃饭了。一时间,饭桌好像寂静的海底,只有桌中央盛放着烤牛头的巨大白瓷盘子下面的小火炉发出“唰唰”的响声。

依然是张卫星打破了僵局。

张卫星说:“我想给孩子起名叫老疙旦。”

周展眼睛亮了,冲张卫星竖大拇指。周展说:“还是你起的名字好。”

李欣问张军:“什么老疙旦?什么意思?”

张军说:“我爸年轻时种树那片沙漠的方言,意思就是年轻的朋友,你还有很长很长的生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李家三人面面相觑,周展兴奋地说道:“你们不要觉得这个名字怪、土气。这叫接地气。咱们这里也有讲究,越是普通的名字、难听的名字,猪呀,狗呀,孩子越好养活。”

牛芳说:“你这么大老板发话,我考虑考虑,但我觉得还是张尧好。”

气氛又热烈起来,张军松了口气。他很害怕众人聊起这个话题。因为在孩子起名这件事上,明明该他作为父亲拿主意,偏偏是最没有人听他的主意。

散席时,周展给了李欣一个厚厚的大红包。回到家里,李欣数钱,整整两万块。她吐吐舌头,惊叹从没见过谁家的红包有这么大。

李欣对张军说:“看得出来,爸爸很喜欢老疙旦这个名字,我能接受你们这边叫他的小名是老疙旦。但是孩子的大名,必须算八字。”

李林茂天天在家里待着,很快就觉得无聊了。张军为了给老丈人解闷,带他去城郊看大草原。车停在山顶,眺望着一望无际的深绿,张军心中翻涌起无尽的豪情,好像再多烦恼都成了屁大点的事。

张军说:“爸,你能看到的森林,还有草地,都是我爸和他的同事们一起种的。”

李林茂“嗯”了一声,闷头抽烟,也不下去在草原上留影,连抽几根烟,就催促张军回家。到了晚上,心中感到奇怪的张军把这事告诉李欣。李欣说:“你呀,你真是傻到我都没话说了。我们老家到处都是山林,他连名字都叫李林茂。本来我就觉得他五行里木太多了,你还带他去看森林……”

张军说:“我五行缺心眼,这行了吧。”

接下来的日子,张卫星在忙活婚礼的事情,必须在孩子生下来前办事,这是李欣坚持的。她不能没有名分生孩子。

大到现场布置走位,小到婚礼请帖设计,张卫星都要过问,再加上牛芳总是在他旁边说怪话,烟酒糖茶,只想要最便宜的,张卫星一个头两个大。

张卫星说:“你以为我不想省钱吗?但咱的客人都有头有脸,这钱省不下来。再说了,人家李欣还给咱家生孩子呢。”

牛芳冷笑道:“对呀对呀,她生的是孩子,那我生的就是王八蛋?”

张卫星一口恶气涌上心头,但为了让儿子能顺顺利利完成婚礼,又生生把这口气给压了下去。

牛芳在法院工作了一辈子,那地方出来的人本就没什么人情味,再加上如今儿子被别人夺走了,她看什么都是灰暗的。牛芳想不明白,自己为他安排了那么多相亲,有那么多彼此知根知底的好姑娘,还都在事业单位,有编制。他不去好好争取,出次远门,怎么就搞大了李欣的肚子。

牛芳和张卫星抱怨过很多次,他李林茂就是一个农民,仗着家里拆迁,走了狗屎运,四十岁以后就没上过班,整天无所事事。董梅更是神神道道,来了自己家,每天早上都跪在窗前烧香磕头,有时李欣也跟着。张卫星问过一次,这是在干吗?董梅解释自己每天都要拜菩萨,为全家祈福。女儿从小跟着自己,耳濡目染,性格也善良。

牛芳对张卫星说:“我当时心里头一阵冷笑,老子从不信这些神神鬼鬼。如果菩萨能治恶人,那还要我们公检法干什么。”董梅还送了张卫星两张符,说张卫星身体不好,怕得大病。有符避祸,这不是咒人吗?牛芳把那些符咒都扔了。

张卫星明白,这些都是借口。牛芳其实恨的是李欣,她认为这个陌生女人夺走了自己的儿子。婆媳关系是联合国秘书长都解决不了的死结,更何况自己只是个种树的。牛芳不这么认为,她说自己巴不得张军从这个家里滚出去,别再烦自己,但儿子不该是这么个结局,和这个女人在一起。每次说到此处,她的眼圈就红了,说这女人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说是舞蹈老师,自己开工作室教学生,其实就是草台班子。到老了怎么办?

牛芳也恨张卫星同意儿子的婚事,还这么大操大办。这是一次背叛,就像之前的无数次一样。每当她咬牙切齿地和张卫星嘀咕这些,说恨不得把婚礼给搅黄了时,张卫星都心惊肉跳,连连作揖。

张军办事那天,在当地最好的酒店,烟是软中华,酒是茅台。张卫星的老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献上大礼。拍照的时候,张卫星看着眼前这些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伙计,想起年轻时跟着大伙一起分配到林业站,那时大家都还是小伙子。怎么一转眼,每个人都老了?有人说,老就老吧,好歹还活着过完这辈子了。想想1990年那场大火,想想“小锁头”。

没人说话了,张军鼻尖发酸,那场森林大火烧死了二十多个种树人,其中就有“小锁头”。“小锁头”是他们那拨老林业里年纪最小的,被烧成蜷曲一团的焦炭时才三十出头,连孩子都没有。

烤全羊上来时,大家发出惊叹,老张这次弄好了,烤全羊是这里的最高礼仪了。张卫星呵呵笑,说全凭周展操持。他心里只是松了口气,自己忍气吞声,可算没出什么岔子,自己算对得住儿子了。他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当爷爷了,感到一阵欣慰。

李欣穿着婚纱上台,引起一阵惊叹。她美艳动人,像是从画里走出来。

牛芳的朋友说:“这媳妇看着还行,也不像你说的那样。你别操心了,人家小两口过日子,又不是和你过。儿孙自有儿孙福。”

牛芳看着四处敬酒的张军,内心一阵酸楚。那时得知李欣怀孕,牛芳明白这个婚不能不结了,只好点头。张军拥抱了自己,母子俩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拥抱了,上次还是考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她多么开心,认为儿子光宗耀祖,自己也会母凭子贵,终于苦尽甘来了。而现在的拥抱,何等无奈,何等寂寥。她的心里除了孤独,再无他物。

如今在这个觥筹交错的婚宴上,牛芳更是感到生命像水一样冷清。“走吧,都走光了。”牛芳对闺密们哀叹道,“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世上除了爹妈,没人真疼你。把自己的钱看好了才是真的。”

牛芳问张军:“租婚纱花了多少钱?”

张军道:“七百块。”

牛芳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张军匆匆忙忙又去别桌敬酒了,他不愿直视母亲,因为自己骗了她。这套婚纱的租金是七百的十倍不止。张军也舍不得,结个婚,自己给李欣的房子结清了房贷,又给她换了一辆新车。这些年工作积攒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但没办法,李欣知道自己怀孕以后快要崩溃了,哭得脸肿了两圈。张军很怕她生孩子会抑郁,必须打消她心里的惊惧,这是作为一个男人自己唯一能为她做的事了。以前听“二手玫瑰”乐队的《采花》,当唱到“生了个崽子一起挣扎”时他心里会不舒服,觉得好端端一首爱情歌曲,怎么要用“挣扎”这个词。现在他终于明白,这首歌就是唱给自己听的啊。

婚宴终于结束了,众人这才顾得上吃饭。牛芳的兄弟姐妹围坐在她身边,拉着她的手说话。谁都知道张军是牛芳的心头肉,如今给了人家,大家这是想让她心里不那么难受。所有人都知道,张卫星之所以能成为全国著名的造林人,全是因为后勤有保障。他有长达十年的时间四海征战,是牛芳一个人带大了张军。

张军的二舅问李欣:“你们老家的第三军医院还在吗?”

李欣道:“我从没去过。”

张军二舅道:“等你们下次回家,代我去趟第三军医院,拍几张照片传给我。”

李欣没说话,她心里感到一阵忧愁。自己这辈子就交待给这个陌生的地方了,这里只有肉块和土豆,没有蔬菜和鲜花,没有湿润的春风和波光粼粼的江河。下次回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不知道爹娘还在不在,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自己啊。看着远处并排而坐默默发呆的父母,李欣差点落下泪来。

张军好奇地问二舅:“为什么要去第三军医院?”

二舅道:“当年‘文革’串联,我去过李欣老家。那时正流行白喉,我被传染了。要不是第三军医院,我差点就死了。那时真是年轻,傻乎乎的。现在想想,也是我们最好的时候呀。”

说这话时,不仅二舅,牛芳和她的亲人们都双眼放光,好像回到了青春时代。二舅突然嘿嘿笑了。

二舅道:“真是老了,爱回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没意思。还是得往前看。给孩子起好名字了吗?男孩叫个甚,女孩叫个甚?”

一对新人不语,两对父母也不语。经过这段时间的勾兑和角力,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情人节那天上午,李欣兴高采烈地递给张军一张纸,上面都是名字,张军皱起眉头,那些字笔画繁复,其中大部分他都认不出来读什么。

李欣道:“你从这些名字里选一个呀,大师说了,这些名字都合适,能旺所有人。”

张军道:“我觉得都不靠谱,你看这些字,多古怪啊,都很生僻。别人叫起来,会觉得他父母是从墓里爬出来的。”

李欣夺过纸:“反正你答应我了,名字必须得用大师算过的,对不对?很多人名字起错了,一生不幸福,还克全家。我和你说过例子。”

张军不说话。李欣急了,她一想到孩子长大不听话、老公会变心、父母会得病,都是因为自己今天没坚持用合适的名字,恨得直咬牙。

李欣道:“你答应我了!”

张军看着李欣起伏的肚子,拗不过她,连连点头。

李欣高兴了一上午,到中午时,牛芳出去办事,两人决定乘机溜出来吃个饭,欢度情人节,顺道做个产检。李欣很开心,看着老婆红扑扑的脸蛋,张军也高兴,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好像很久没笑了。

李欣道:“我爸妈就要回去了,我好舍不得他们。”

张军道:“以后我们常回去看他们。”

李欣道:“他们把我交给了你,你要好好孝敬他们。等你有钱了,要给他们买套大房子啊!”

张军笑不出来了,胡乱点头。结个婚,他已经被彻底掏空了。至于孩子生下来怎么养,张军都不敢想,更别提给岳父岳母买房了。

吃完饭,两人开车去医院的路上,李欣突然想起一件烦心事,那时做孕检,大夫告诉两人,她有遗传的贫血,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也会遗传。若是孩子得了这种遗传病,将来绝不能和有同样疾病的异性生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欣没什么,她早就知道这件事,这种疾病在南方很平常,她不觉得那厄运会落到自己头上。自己干了多少好事啊,菩萨会保佑的。可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的张军吓坏了,小脸煞白,还说这事绝不能告诉父母。两人就一直瞒着张军父母到了现在。李欣突然有些懊恼,一是生气张军的胆怯,二是想到万一宝宝遗传了自家的贫血,还不知道牛芳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车厢里静悄悄的,两个人谁也不说话了,世界像是真空一般。

直到产检时隔着李欣的肚皮,二人在仪器上听到孩子的心声,他们又重新笑了出来。从医院出来,二人不知什么时候拉上了手,他们心中泛起一阵近乎动物本能的豪情。今生今世,天崩地裂,三个人都是一家。只要孩子好,这世上没有什么难关父母不能面对。

天空下起了大雪,世界被白雪覆盖,光滑细嫩,像婴儿的皮肤。

李欣道:“好久没有出来了,我们散散步,透透气。”

两人走呀走呀,李欣突然想买束鲜花。两人四处打听,找到了一家花店。张军本想买束玫瑰,李欣却觉得情人节买玫瑰,纯粹冤大头。省下那点钱,将来能给孩子买件小衣服。她最后挑中了一盆粉红色的鲜花。在白茫茫的天地中,张军小心翼翼捧着花盆,像捧着一团温暖的火焰。

……

节选自《芙蓉》2025年第2期

【作者简介】

肖睿,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出版有《一路嚎叫》《生生不息》《太阳雨》等多部长篇小说。曾获2019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一等奖。担任编剧策划《八月》《平原上的摩西》等多部影视剧,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影展等多个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