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这个过程,我走了一生。现在,要开始一个新阶段啦!” 92岁“爷叔”游本昌宣誓入党
来源:文汇报 | 王彦  2025年07月01日07:34

2025年6月30日,七一前夕,92岁高龄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游本昌起了个大早。他穿上女儿游思涵提前熨得笔挺的白衬衣,套上专为重要场合准备的中山装,最后郑重在胸前佩戴上党徽——“我也要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了,这样的感动、激动从未有过。”

当天上午,游本昌居住的养老院会议室做了简单又隆重的装饰。身在分会场,老艺术家通过连线,与中国国家话剧院主会场的另外7名预备党员一同宣誓。10时许,游本昌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读入党誓词,声音铿锵有力。

老艺术家的妻子、儿女、孙辈,家人悉数到场,与文艺界后辈们一同见证他的大日子。深情抚摸胸前的党徽,游本昌说,过去一个多月甚至更久,他反复研读、深刻铭记入党誓词的每一个字。“因为我深知这是我向党组织许下的终身承诺。感谢党组织接纳了我,我会永远遵守入党誓言,这将会照亮我的一生!”

一场跨越70余年的攀登

生于1933年,已年过九旬的老艺术家,为何还要入党?这个“大日子”,游本昌等待了76年。

女儿游思涵告诉记者,父亲反复提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日子。“父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那天,当他打开门,目睹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对16岁的父亲来说,就是感觉解放军来了,天亮了。”信仰的种子在少年心头扎根。后来,他把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写在了入党申请书的开头:“敬爱的党组织: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源于一个伟大的日子……那一天的经历奠定了我一生对党的信赖基础,从未被撼动。”

从那时起,游本昌总是以极大积极性参与秧歌队、腰鼓队、话剧义演等,为革命队伍鼓劲,用文艺作品鼓舞人。也是在与革命队伍、共产党员的接触中,他反复观察、自省,向着他心目中共产党员的标准不断努力。1951年,18岁的游本昌正式参加了革命队伍,正值抗美援朝,他拿出两块钱“捐献购买飞机大炮”,那是他一个月收入的四分之一。也是在那一年,他开始思考:“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够格吗?”

19岁入学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即上海戏剧学院前身),他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奋斗故事让年轻人暗自发誓:“一定要把有限的生命贡献到有意义的事业中去。”

游思涵说,父亲对表演艺术总是很自信,“但对入党这事儿特不自信,他老觉得自己不够格,觉得入党是很神圣的事”。游本昌把申请入党藏在内心最珍贵的地方。与此同时,跟党走、努力为党为人民工作,将党的文艺理论融入自己的表演事业,他始终在用心、在精进。

1984年末,游本昌接到来自电视剧《济公》剧组的邀约。他还向剧组提议,要将党的文艺理论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融入创作过程,做出更合乎人民性的改编。隔着40年再回看,老艺术家深觉当初做对了。“最关键的还是党的文艺路线付诸了实践。”他在此后的多个场合提到,“济公济公,济世为公,济公文化,无我利他。”

1991年5月,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文化部组织慰问演出。58岁的游本昌作为年龄最大的一员随行。那会儿,《济公》藏语配音版刚播完。在那曲,他刚从舞台下场,几个藏族孩子便献上洁白的哈达,希望他能再多拍几部《济公》。“这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游本昌觉得,孩子们真挚的愿望涤荡着他的灵魂,“文艺就是要为人民”。1998年5月,他随央视演出,有位前辈赠了一幅字,上书“以文艺化导人心”。多年来,游本昌不断在实践中思悟:以文化人、以艺导心。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那天,游本昌在电视机前看得入神。女儿摸透他的心思:“您不是一直特别想入党吗?那就写申请书吧。”老艺术家动心了。2023年春节,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率队慰问剧院的老艺术家,年近九旬的游本昌向剧院表达了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田沁鑫第一时间将情况转达给剧院党委书记巩保江,剧院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也是从那时起,一位九旬老艺术家开始一笔一画书写入党申请书。“一年多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写。”游思涵记得,父亲坚持手写,有时记忆不精确了又会查证资料,“十多遍,一遍遍打磨,都是他对党的心里话”。

终于,2024年5月30日,老艺术家向党组织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整整21页,全部钢笔手书——“今年,我已过90岁,希望党组织能接纳我成为一名党的成员。我也定将永远济世为公,以文艺化导人心,矢志不渝、不负人民!”2025年5月26日,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中心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游本昌同志被接收为预备党员。

一堂阅读量破亿的文艺党课

昨天午后起,92岁游本昌宣誓入党的消息冲上热搜,全网阅读量破亿。许多年轻网友一边亲切地致意老艺术家:“同志,您好!”一边不无感慨:“这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文艺党课。”

年轻网友们热情为老艺术家入党的消息点赞,因为大家记住了用角色说话的好演员。事实上,在“济公”和“爷叔”的背后,游本昌长达7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真正为大众广泛认知的角色并不多,“小角色”和“绿叶”才是大多数。他11岁登台就立志要成为最好的演员。此后40年,他在79个大大小小的角色里打磨演技,直到52岁那年得到了出演主角“济公”的机会。而当“济公”留在了亿万观众心头之后,又是近40年,他甘当配角,默默无闻,不急不躁,直到年届九旬,再次因为《繁花》里的“爷叔”收获观众无数赞美。

漫长的岁月里,没有聚光灯时时追踪,但游本昌在采访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幸运”,“我好幸运哦,赶上了这个美好的新时代”。他语气坚定地说:“身为演员,应该弘扬真善美,以文艺事业为人民服务。”游思涵告诉记者:“父亲其实不爱说‘坚持’或‘坚守’,他一直很快乐。对表演艺术,他就是一腔热爱。”正因此,虽至鲐背之年,游本昌仍坚持每天学习。他相信,人生最有意思的不是抵达终点的那一刻,而是你向前的每一步。“上一山、过一山,山山相连。人生的乐趣,就在这一山又一山之间,是你努力攀登的过程。”

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巩保江表示:“游本昌老师作为德艺双馨艺术家,在90岁高龄时主动提出申请入党,这是他个人真挚的毕生的追求,也是又一次让人感受到信仰对于文艺事业的坚实引领作用,为青年一代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在他看来,老艺术家此次入党宣誓,无异于为青年人传经送宝。“能鞭策年轻人把入党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新的更高的起点,牢记自己面对党旗发出的庄重誓言,做到知行合一,将个人理想与剧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一名能经受考验、经历岁月沉淀和困苦磨砺的,被人民群众认可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上个月我来看望他时,他已在准备这场宣誓仪式了。”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陈龙告诉记者,他与游本昌结缘十多年,一直以师徒相称。游本昌提前与他约好,希望陪在自己身边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我就在他身边,听着他用尽全力宣读誓词,放声唱《国际歌》,内心太过震撼。”陈龙说,坐在老艺术家身边,“能很清晰感知,他其实顶着精气神,拿出最好的面貌宣读誓词”。

可很多人未必知道,今年初,游本昌刚经历了生死大关。“父亲一度健康状况告急,慢阻肺,血氧饱和才87,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游思涵说,抢救几天后,父亲醒来对家人说,最危重之际,他虽无法言行,但神志清晰,“我觉得自己还有事没完成”。

从跑龙套到成为备受瞩目的主人公,再到晚年依然活跃在荧屏上,陈龙觉得,游本昌是用他的执着与热爱书写了一段不凡的演艺历程。“在《繁花》剧组,爷叔就是大家的精神支柱,身体力行诠释着‘艺无止境’四个字。”一年前,胡歌凭借《繁花》的演绎收获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时感慨:在剧组,年届九旬的老艺术家和年轻人一样,无论严寒酷暑,始终人在场、表演在线,“在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什么是精湛的表演,也看到什么叫德艺双馨”。昨晚,胡歌转发“爷叔”入党的消息,称其为“我们一生的榜样!”

宣誓完毕,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老艺术家抚着胸前的党徽:“这个过程,我走了一生。现在,要开始一个新阶段啦!”他握着陈龙的手:“年轻人,我们继续一起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