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丝路童话”丛书 以童话形式开启儿童“一带一路”文明之旅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06月21日09:01

6月20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河北展区举办了《丝路童话——讲给孩子的“一带一路”故事》新书分享会。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中国作家》原主编、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以及丛书作者毕然参加分享会。《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作家李桂杰主持活动。

该丛书以丝绸之路为背景,通过奇幻历险故事展现了沿线自然与人文风貌,被《中华读书报》列为2025年“六一”重点推荐书目,为少年儿童搭建起认识世界文明互鉴的桥梁。

丛书共4册,以7-12岁儿童为主要读者群体,通过主人公穿越沙漠、绿洲、古城的探险经历,串联起丝绸之路沿线的地理风貌、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书中既有会说话的沙鼠、守护喀纳斯湖的湖怪等童话元素,也融入乌尔禾翼龙化石、新疆岩画等考据严谨的文化符号,如“大脚印”的故事灵感源自乌尔禾恐龙化石的发现与挖掘,“洞穴岩画”场景本身就是对新疆马牙山岩画的再现与描述,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的融合。

丛书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通过主人公与动物伙伴的互助情节,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正如作者毕然所说:“沙漠不是贫瘠、荒凉和阻碍,实则是孕育宝藏、连接文明的纽带;不能说话的动物不是陌生人,而是共同守护家园的伙伴。”

叶梅谈到,女作家毕然写过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大多以新疆的高原、沙漠为背景,“丝路童话”丛书正是她在“一带一路”上,用脚步丈量、用心感受和捕捉的精彩故事。奔腾的野马、喀纳斯湖怪、复活的魔鬼城和“死亡之海”大沙漠,她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个富有想象和挑战、充满神秘色彩的丝路童话世界,让小读者们在阅读中不仅可以了解到“一带一路”的历史文化、自然风物,同时还能感受到多民族的融合,坚强勇敢、善良互助的精神气质。毕然的文笔娟秀又蕴含激情,叙述流畅又跌宕起伏,能使读者在令人心跳的故事穿行中,同时领略美的铺陈。

艾克拜尔·米吉提介绍说,作者从孩子六岁开始,带着他一起游历丝绸之路,母子近几年一起去过很多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这部四卷本的《丝路童话》正是在游历过程中诞生的。主人公与作者一起成长,一起行走,一起思考,一起嬉戏,甚至一起哭泣,一起心痛,一起感受人生无常及悲欢离合。他们从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有性格的少年,在路上跟随着一桩桩新奇有趣的经历,从单薄变得饱满,从纤细变得丰润,这既是作者写作路上的最大收获,亦为小读者们了解“一带一路”内涵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李桂杰认为,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丰富而多元,每粒沙、每阵风都在讲述神奇的传说、故事,是艺术家、创作者的富矿。作者巧妙地将丝绸之路的韵律、文化和智慧融入童话,让丝路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她的笔触和叙述,就像新疆喀纳斯的湖水,清澈而深邃。

作者毕然分享了创作心得,“我希望这些包含着丝路文化内涵的故事能够点燃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火,引导他们在书页间学会敬畏与包容。这些故事见证了丝路多元文化的融合,让孩子们体会到沉甸甸的历史、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大国的自信,并在孩子探寻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唤醒内在的勇气、智慧和爱。”

作为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化传承+少儿视角”出版战略的重要成果,“丝路童话”丛书不仅在内容上融合多学科知识,还将配套开发有声故事、科普短视频等数字资源,计划通过抖音、小红书、喜马拉雅等媒体渠道推广。未来,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将以“丝路童话”为起点,在边疆文化题材开发、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阅读公益项目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更多兼具文学厚度与教育价值的精品力作。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