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刊》2025年第4期|扎西尼玛:雪山怀里的帐篷之城
来源:《诗刊》2025年第4期 | 扎西尼玛  2025年06月23日08:37

雪花回到纯洁的故乡

被寒冷研磨的水汽

转化为长有翅膀的精巧花朵

飞往原本属于自己的归宿

养育着林草和纯洁的故乡

一群冬月里回家的孩子

跟随相伴周身的急风赶路

与祁连山巨大怀抱相逢

放下肩头重量,做一个甜梦

目睹一座座山峰拉升银色船帆

拓荒千里的志向鼓荡闪现

想要划破灰蒙云层

繁枝茂叶覆盖世间沙石

云杉的枝丫捧着冰淇淋

灌木丛堆积奶糖,深林红锦鸡

探头啄食从天而降的美味

万物映照的秘境纤尘不染

仿佛棉花的温暖簇拥村庄

炉火欢跃,引出存放心窝的话语

一段团聚时光煮沸窗口星河

感恩的酒歌流淌晶莹泪珠

山坡上发亮的屋顶

一缕白发的炊烟长久站立

嘱咐远行的孩子们

走路慢一点儿

雪纸记录的意象

河流无声,干燥的严寒季节

保养草原容颜,最好的面膜

是一张珍贵,蕴含水分的雪纸

我能问谁,一个人斑白的头发

滚动的日子里,拿什么修复

清晨的旧雪,引来黄昏的新雪

牛羊,驻足铅色凝重的旷野

用象形文字,写出自己的姓氏

隐于雪纸背后的枯草默等春天

面对雪纸深处的诗和远方

我在尽力贴近生活的温度

居住高坡的野兔子,谨遵祖训

不吃窝边草,每次外出觅食

起伏的雪纸上标注归途的记号

牧人远行前,总会扫净院落积雪

终有雪晴,夕阳是天生的画家

在雪纸的长卷,晕染彤红霞光

勾勒群山万壑硬朗的骨感

听不到唳叫,我就在留白的高空

补画一只明亮的老鹰

路过雪域盘旋的酒香

乌鞘岭,峰线的千秋雪

抬高了众山的脊梁和海拔

阳光里漫游的无影风

为我吟唱一支古老酒歌

青砂铺垫,商旅往来的驿道

戍卒举杯望明月的城堡

若在眼前,又隐现于史书

安定远方的记载

最清洌的水,总是在低处

缓坡的安远古镇,雪域金盆

石头缝隙冒出亮晶泉眼

一只鹰披戴火烧云纵情飞舞

半空中盘旋酒香气息

在低温酒窖,密闭之发酵池

青稞,与其他谷物手牵手

就像这个镇子的人们

彼此都是渊源深长的亲友

一起酿造生活的好酒

打开金葫芦,每一滴酒液

粮食的精华,给我奔行的光阴

添加了一双火热翅膀

草原的积雪悄然融化

正月的年味刻进记忆

穿戴一新的暖风出门远游

光临抓喜秀龙草原

展扬双臂,就像充满好奇的

小姑娘,迅疾行走观赏

又侧身欢快旋转

深蓝天空是一面明亮镜子

照见洗过雪浴澡的村落

青瓦白墙房舍,三五牛粪垛子

白雪一闪一闪的

光晕里,散发潮湿热气

晴朗的白牦牛,围栏内吃草

沉入时间的劳作者

埋头于眼前事情

把覆压身上的积雪

变成纯洁的毛色和灵魂

暖风一路徜徉,她走过的地方

薄雪,展露柔软波纹

持续渗落的水滴

弥合冻土裂口

遍野枯草蓬松,晶雪之素手

伸出鹅黄针尖,穿引纤细绿线

牧民眼里,一幅碧绿的刺绣

渐次显现出来

雪山怀里的帐篷之城

马牙雪山,马的牙齿

咀嚼流云浮载的悠闲光阴

有时落雪,有时打雷

朴拙的高岩,屹立皎洁形体

从神话传说走出的巨灵

银质的骨头,一身白盔甲

草木滋养的体魄挡住寒冷

阿尼嘎卓帐篷城面山而建

看风景的人们抬头仰望

想必那一只雪豹

伏卧在巅峰,正安静地

俯瞰世间繁华

雪山一样耸立的顶盖

玻璃门窗,阳光进进出出

瓷碗的奶茶端平了波澜

金黄酥油,浸润宽广胸襟

长河熠熠发光,是那明亮列车

清晨送来丝绸,夜晚运输

哗啦哗啦的星群

红尘篝火,拉起月光的玉手

跳锅庄舞的队列齐声高歌

绿浪的漩涡,撩动草原心弦

【诗人简介:扎西尼玛,藏族,1970 年生,甘肃省天祝县政协机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