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作品走向世界 抓住时机与选对作品同等重要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渠竞帆  2025年05月13日09:13

编者按 中国台湾知名文学经纪人谭光磊2008年创立版权经纪公司以来,引进国外文学作品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中国文学走向国际市场。他曾将麦家的《解密》、陈楸帆的《荒潮》、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英文版版权售出,在全球掀起“麦旋风”。为何亚洲地区的版权经纪公司难成规模?日韩文学屡屡登上畅销书榜单,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需要攻破哪些难关?

素人写作版权热卖

中国台湾的光磊国际版权经纪公司(以下简称“光磊公司”)创始人谭光磊近日来到北京,因2025年BIBF与韩国首尔书展时间冲突,他选择此时来京与合作伙伴开展业务洽谈。本报记者围绕版权贸易的热点话题,对其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谭光磊透露说,光磊公司今年最成功的版权书是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这部纪实文学2023年1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的光启书局出版,作者在书中记录下母亲到深圳的打工史。通过这部母女共同完成的写作,母女俩增进了对彼此的理解,也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温暖并获得心灵成长。

谭光磊介绍,《我的母亲做保洁》与《我在北京送外卖》的写作风格很相似,都是素人的非虚构写作。《我的母亲做保洁》的作者曾在深圳媒体做过记者,文笔非常好,这部作品的责任编辑去年因癌症去世,作者专门写了一篇回忆与编辑往事的非常感人的文章,在豆瓣上发表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前不久这部作品还入选了“2024年度中国好书”。

素人写作去年在英美也引起广泛关注。据了解,《我在北京送外卖》从去年伦敦书展开始相继售出10多个国家和地区版权。谭光磊表示:“中国的故事很少能这么快引起如此多国家出版商的兴趣,素人非虚构写作正在吸引国外出版商的注意,让他们在了解中国社会现状的同时,也引起情感共鸣。”目前,《我的母亲做保洁》已收到多国出版商的版权报价。

日韩作品何以大批涌现

近年来,日韩作品在英美国家大量翻译出版,不少还登上畅销书榜单。如前几年韩国的治愈系作品《欢迎光临梦境百货》《不便的杂货店》在英美出版后迅速成为畅销书。

现在恐怖小说和奇幻爱情小说在英美国家非常流行。日本作家雨穴的恐怖小说《怪画谜案》抓住这一时机翻译出版,在英美国家大受欢迎。

谭光磊表示,亚洲国家的出版业有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即一位作者会选择不同出版社授权出版不同类型的作品,如小说授予一家出版社,诗集授予另一家出版社。要促成作家作品的版权售出,需要与不同的出版社联系,这样难度就增大不少。因此,亚洲的作家经纪人和版权经纪公司比较少。而在西方,一位作者通常会把所有作品版权交给一家出版社代理。因此催生了大量的文学经纪人和版代公司,也常常出现一位经纪人离职其负责的作者也跟着签约新公司的现象。

“从全球看,英国仍是文学作品走上国际舞台最重要的跳板。”谭光磊说,“英国市场对翻译作品的接受度更高,想进入国际市场,往往都是作品先进入英国市场,然后以小搏大,进入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总是跟着英美市场走,在英美出版后过几年进入欧洲市场。”如麦家的《解密》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都是以这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

近年来,英美国家的阅读风向一直在发生变化。之前流行暗黑系的严肃作品,后来流行治愈系作品。如中国女作家余幼幼的《乌有猫》(Invisible Kitties)去年10月由,Fourth Estate引进在英国上市,就赶上了这个风潮。

谭光磊表示,中国的知名作家可以带领一个国家往外走,如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后,在海外多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浪潮。但他指出,如果后续的高品质作品跟不上步伐,就可能会错失良机。“日本和韩国就遵循这种思路,先有一部作品吊起海外读者胃口,然后有大批的作家和作品跟上去,形成了规模效应。所以我们要有足够多的优质作品不断输出,才能保持住这个势头。”

另外,抓住时机也很重要。新冠疫情给英美书业带来了巨大红利,消费者被困家中后都选择买书阅读,刺激了图书消费。而在中国,却滋生了短视频与直播低价卖书导致书业下滑的另一番现象。谭光磊不无遗憾地表示,疫情期间,光磊公司将蔡崇达的《皮囊》英文版权授予哈珀·柯林斯。当时,美国副总统J.D.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和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正刮起励志类传记热潮,本来可以预期有不错的销售。但是受疫情影响大量新书都推迟上市,《皮囊》英文版新书也迟迟不能出版,错过了最佳的市场契机。

中国网文借助积累的大批粉丝主动翻译作品出现在海外读者视野,吸引了大批年轻读者并在市场上有了不错的销量。谭光磊介绍,如《陈情令》由美国七海出版社(Seven Seas Press)出版后,迅速登上各国畅销书榜单,各大书店也在店内醒目位置进行重点展示。这可以成为文学作品“走出去”的一条路径。

开拓泰国业务

光磊公司去年在泰国设立了办事处,将版权业务拓展至泰国。谭光磊表示,能够在泰国开展业务,是因为之前做版权引进时,欧美出版商更愿意把亚洲5个语种(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泰文、越南文、印尼文)的版权交给同一家版代公司处理,这样由一家公司向他们提交付款合同、版税报告等文件,可以减少与多家公司合作带来的繁琐。出于国外客户的这种需求,他有了在泰国开展业务的想法。

为了解泰国市场情况,2023年,谭光磊到泰国考察,了解到当地人的英文水平不错,可以进行英文交流。有趣的是,泰国与老挝两国语言非常接近。为创建泰国办事处,他找到两位泰国出版人加入。值得高兴的是,泰国办事处签下两位泰国本土作者,将他们的作品成功推广到国际市场。其中华裔作者威拉蓬·尼迪巴帕的《迷宫中的盲眼蚯蚓》(小说讲述了一个凄美虚幻的爱情故事,同时隐含了一个国家多舛的命运)已售出巴西和越南文版权。

光磊公司目前主要与英国的几家经纪公司合作,同时也向英国几家出版社直接推荐图书版权。谭光磊从2008年创立这家公司至今,做版权代理近20年,做版权售出也有10多年。为获得作家的信任并成功代理他们作品的版权,他曾登门拜访过麦家、陈楸帆等多位作家。他代理的麦家首部长篇小说《解密》2014年在英国伦敦刮起“麦旋风”。2018年,他又在法兰克福黑森霍夫大酒店举办“麦家之夜”,数十位各国版权经纪人悉数到场,现场售出《风声》英文版,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芬兰语版权也尘埃落定。

谈到成功的奥秘,谭光磊表示,中国作家走向海外,找到最适合国际市场的作品作为开路先锋,最为关键。然而,一本书在卖掉(版权)之前要等待多长时间,这是个玄学,可能第2天就卖掉了,也有可能要等待数月。以2011年他代理麦家作品为例,直到2014年伦敦书展上,《解密》才售出26个语种版权。其间离不开英语译者米欧敏(Olivia Milburn)的推荐。

谭光磊对光磊公司推荐的版权书未来获得书业奖项非常有信心。他表示:“我们一直在找合适的中国作家。”

此外,谭光磊指出,作品的篇幅很重要。“国外比较常见的是中篇小说,如今各种媒介都在抢夺读者的休闲时间,读者能在3小时内读完一部中篇小说,会有很大成就感。而中国作家都将写作长篇小说作为证明自己的标志,少于20万字的优秀中篇作品不多见。这是国内外市场仍存在的一个信息差。”他表示,与光磊公司合作的很多国外公司,都在寻找篇幅在400页以内、字数不超过20万字的中国中篇小说。或许这将成为中国作品更快捷进入国际市场的选择。

延伸阅读

说起文学经纪人,全球最知名的要算是西班牙传奇经纪人卡门·巴尔塞尔斯·塞加拉(Carmen Balcells Segala)。她在发掘潜力作家方面判断精准,1960年代曾前往拉丁美洲物色新作家,拜访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以1000美元买断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英文版权,签约一大批后来荣获诺奖的拉美作家,被称为“拉美文学爆炸的推手”。

英美也有这样一批经纪人创建的经纪公司,在连接作者、出版社与国际读者之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图书市场日渐复杂、出版机构频繁并购的新环境下,这些经纪公司的功能和业务也更加多元。

2022年是英美经纪公司盘整的关键一年。有31年历史的美国 UTA经纪公司收购了创立123年的老牌经纪公司——英国柯蒂斯·布朗(Curtis Brown)公司。该公司在跨媒介内容开发及作者开发方面卓有成效,曾为BBC One电视台制作电视剧。同年,美国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经纪公司收购ICM,并在英国设立分公司。在此前后也出现过多起并购,如William Morris Endeavor收购RWSG公司,RCW收购Caroline Sheldon公司。此外,英美出版界还有Georgina Capel、Madeleine Milburn等大大小小的优秀经纪公司。

经纪人的工作内容也不断外延,从以往寻找有潜力的作家作品、润色出版建议书并向出版社编辑推荐,拓展到图书营销宣传策划以及书稿审读。不少经纪人常常抱怨,在工作时间,他们往往都在接电话、与作者和编辑洽谈以及签约,只有离开办公室,才有时间阅读书稿。

近期,英美出版机构的国际化步伐加快,也推动经纪公司的经营策略发生转变。CAA公司将翻译版权引进和国际作家版权作为业务拓展重点。该公司经纪人黛西·梅里克(Daisy Meyrick)去年刚签约两位瑞典作家。她表示,英美出版商的兴趣已扩展到国际作家。另一位经纪人海伦·曼德斯(Helen Manders)表示,翻译引进版权业务一直表现强劲。为此,他们会代理不同风格的作品,这样可以推荐给出版社喜爱相应作品风格的编辑。

曼德斯表示,近来,英语图书出口欧洲后有不错的市场表现。BookTok等社交媒体兴起,欧洲年轻读者通常会购买英文版,以便在该平台发布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同时也会买一本母语版本(如丹麦或挪威文版),用于自己阅读。从图书类型看,读者对奇幻爱情小说、叙事性非虚构和调查报道类内容有持续的需求。他们一直在寻找新作者新作品和版权交易新趋势。为此,她经常参加创意写作课程、翻阅科学杂志和报纸,并不断从垃圾堆中挖掘被遗忘的“珍宝”。“要发现新的声音,需要以多种方式保持对下一本伟大作品的专注和热情。”

2003年创立的布莱特经纪公司(Bright Agency)致力于为插图本图书的作者和绘者打造品牌。该公司CEO维奇·威尔登-莱布雷希特(Vicki Willden-Lebrecht)表示,他们会帮助作绘者打磨书稿,使其符合市场需求,并提供图书的宣传建议。该公司多年保持总营收增长,2023年,面对经营窘境通过裁员及业务外包降低成本。为扭转儿童及青少年阅读持续下滑的局面,该公司注重寻找对儿童更有吸引力的书稿,如有互动功能的手工书,同时控制制作成本,开发纸书数字功能,如小程序和有声内容,取得了更好的市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