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兴庄农事图景
来源:北京日报 | 李青松  2025年04月21日08:12

我所言之的大兴庄,不是京南大兴区的某个村庄,而是京东平谷区唤作大兴庄的一个镇。庄者,村也。镇者,政府也。村是村,镇是镇,行政建制自有疆域和级别,大小分明,不可混淆。然而,正如石家庄非庄,大兴庄亦然,此庄乃镇也。

远处的燕山忽隐忽现。大兴庄镇地处平谷区西侧,东与城区隔洳河相望。所辖的地界上有两个社区、十八个行政村,共2万人。大兴庄田野平阔,粮食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黄豆、黑豆、绿豆、棉花、甘薯等。水果呢,种植的品种以桃子、樱桃、西瓜和葡萄为大宗。也有鱼塘,塘里养的鱼多半是草鱼、鲫鱼、鳙鱼等常见的鱼。芦苇、菖蒲、菱角、荷花等水生植物环绕并覆盖了水塘四周。水塘中间的水面上有两只野鸭在游动觅食。野鸭是候鸟呀,是北迁经过这里呢,还是把此处当家,干脆成留鸟了?看来,自然中一些事情还是可以改变的呀。

水塘里也有青蛙,也有癞蛤蟆,也有一些浮游生物。水塘自身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是日,我来到大兴庄镇,寻寻觅觅,为了探访这里的农耕农事活动,也为了感受京郊大地的脉动和气息。

农历三月,正是春耕农忙时,大兴庄的早春樱桃却已经上市了。步入大兴庄樱桃园,我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樱桃树一棵一棵都是斜着长的——樱桃树与地面倾斜呈四十五度角左右,颇有意趣。

我问:“何以如此?是大风造成的吗?”

“非也。”镇长肖桃笑着说:“人为控制使然,这样可以避免樱桃树疯长,减少营养流失,而使营养物质和能量都集中到果上。”

熊蜂是樱桃的天然盟友。樱桃授粉主要靠熊蜂。樱桃施的肥是羊粪,不打农药。大兴庄的樱桃有三个品种,曰沙米豆,曰拉宾斯,曰美早。三个品种的樱桃,就口感、甜度和品质而言,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呢。

赏罢樱桃,我的目光投向瓜田——好家伙,空中居然满目是西瓜。西瓜会飞吗?西瓜不会飞,是大兴庄人深刻认识到了土地的价值,便在种植西瓜时,采用立体栽培法——通过悬挂种植,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空间,又使得西瓜得到了充分光照。上下多层,错落有致,植株是平地种植的几倍,耕作和采摘也极为方便。光是西柏店村就有二十多个温室大棚种植“京秀”西瓜,每个棚室的产量都在四千斤左右,五月开始成熟,采摘可以一直持续到七月底。

“京秀”西瓜尚未退场,风情万种的“美人指”葡萄就向食客抛来了媚眼。“美人卷珠帘,玉指沾红唇”——“美人指”葡萄与我们常见的葡萄确有不同。它个头尖而长,前端紫红色,鲜亮诱人,后端色彩逐渐淡化,朦胧如梵高的印象派画作,整体酷似美人手指一般,充盈着故事和传奇。

葡萄架下的田垄也不闲着,用原生态农作法种蔬菜——西红柿、大头菜、西葫芦、马铃薯、芹菜、苋菜、豆角、黄瓜、地瓜、西瓜、甜瓜、芋头、艾草等等,样样都种了一些。美处必长出美物。美物的正向逻辑也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好吃。

瞧瞧,那边不是成片的橘园吗?对了,就是橘园。柑橘是南方果品,怎么可能在此处生长呢?大兴庄人硬是通过科技手段南果北移,在大兴庄的土地上种出了柑橘,还给它起了一个令人想入非非的名字——红美人。可以直接食果,也可以榨汁饮之。谁说橘生淮北则为枳,分明是橘生大兴庄还为橘嘛!

更具浪漫意味的是,大兴庄人还种出了能够食用的菊花。菊花,代表着富贵,也代表着吉祥。大兴庄栽培菊花始于2009年,如今已经种植一百五十多栋棚室,可谓菊香袭人,蜂喜蝶欢。在大兴庄,可食用的菊花就有18个品种,每个棚室的菊花产量可达两千斤。菊花可做成多道美食,诸如,菊花炒肉丝、菊花炒鸡蛋、清炒菊花蕊、菊花涮火锅、菊花糕等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肖桃告诉我,大兴庄正在打造以农耕为主题的迪士尼园区。这位出生于1986年的年轻镇长,对土地对农事怀着深厚感情,思维和眼光也颇为超前。他说,园区涵盖了耕作体验场景、产品加工场景、消费食用场景和商业流通空间等多个项目,包括桃园花海景观、菜蔬田畴网格、林下休闲慢调、稻田游览赏景等内容。闻之,我不无兴奋地说:“哦,大兴庄的未来可期呀!”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和几位朋友走进“农事直播间”,沉浸式体验了春耕、夏锄、秋收、冬储等不同阶段农事活动之妙趣。

是的,在大兴庄田野里,我感受到的是一些新的东西,是一些与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东西。或许,那些东西有别于以往我们对传统和经验的理解,有别于以往我们对土地和农事的认知。

乡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曾说:“中国今日之希望,不在城市,而在乡村,而在乡村里的农民。”以我的学识,尚很难理解此话的深刻意味。

然而,显而可见的是,传统耕作方式将成为历史记忆是注定了的,农耕文明正在以新的面目,呈现着新时代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