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永远的马拉松 ——2025年樱花汉马季走笔
来源:长江日报 | 彭建新  2025年04月02日08:39

(一)

公元前490年,在远离我们华夏土地好几千公里的地方,希腊和波斯帝国又打起来了。冷兵器时代,无非就是戈矛刀剑盾牌甲胄的对抗,肉体与兵刃的碰撞,鲜血与喘息的交织,在权力、土地、金钱、女人之类欲望驱使下发生的人类屡见不鲜的大规模的械斗,那种“可怜无定河边骨,曾是春闺梦里人”的慨叹,我想,希腊和波斯人大概是没有的。只有成王败寇,只有城头变幻大王旗,没有新意。可是,这次因为一名本该籍籍无名的小卒子的一次舍命奔跑,让血腥的战争有了新意。一名希腊士兵被命令跑回首都雅典报告胜利的消息,是的,是跑回首都去报告消息。天可怜见,没有任何通信工具,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交通工具,这个可怜的名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那个叫马拉松的村子,居然不停地奔跑,最后竟然真的跑到了雅典!是的,他是跑到雅典的。从马拉松到雅典,并非一片坦途:崎岖的海边滩涂小路,从海上吹来的风,锥子般地钻进他湿透的战袍里,蚀骨的疼。靴底早已不知所终,脚下,尽是躲不开的海蛎子壳,厚厚的脚茧子已经完全被磨没了,血肉模糊的疼痛感,倒让他感到自己还活着。沿途没有淡水,哗哗的海浪只能让他更加干渴。胸腔好像被石灰石填满,他尽可能地伸长脖颈,似乎这个动作可以让他多吸进一些空气。逐渐,他的意识开始模糊,偶尔,脚下的一次剧痛又使他清醒了些。于是,就这样,当半昏迷状态下的菲迪皮茨看到雅典城堡模糊的影子时,唯一支撑他机械式捣动的脚,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动力。

菲迪皮茨最终是否口齿清爽语言流畅地报告了胜利的信息,不得而知。真实的是,他跑到了雅典,当然,他也倒下了,而且从此没有再站起来,只有他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开竖着——据说,这是胜利的手势。

一个籍籍无名的菲迪皮茨倒下了,另一个籍籍无名的名叫马拉松的村子却站了起来:1896年,亦即2386年之后,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菲迪皮茨的那次奔跑列为一个项目,名字就叫马拉松。这是个长跑项目,长度以当年菲迪皮茨跑的里程为准:42.195公里。

将马拉松列入国际体育项目并在全球推广的人叫顾拜旦,这位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人,在奥运会项目的安排上,并没有展示他高卢人的浪漫天性,而是以人类最宝贵的悲悯情怀,试图以菲迪皮茨的死亡奔跑为抓手,实现他“化干戈为玉帛”的理想。由此,我们可以肯定,顾拜旦,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创新精神且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马拉松自从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人们自然摒弃了它原本血腥的战争出处,将人类追求和平、追求各民族团结、追求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美好附着在它身上:马拉松,让战争滚开!马拉松,让地球人和平共处!

马拉松这项体育运动,宽泛的意蕴应该是,让人们以挑战个体体能极限的奔跑,让世界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人民,从各自的文化维度,诠释它的文化精神。

希腊语中,马拉松,意思为“长满野茴香的地方”。

的确,马拉松周遭,常年弥漫着野茴香那特有的芬芳。

(二)

就在菲迪皮茨倒在绿毡样野茴香丛中的那一年,远在华夏的汉江河谷,铺满了缤纷的樱花。

据说,这些樱花,是从喜马拉雅三江之源,裹挟着黄河豪迈的气势,从陕西宁强那乱石嶙峋的峡谷中,顺着叮咚叮咚山泉逶迤的身姿,将各色樱花的斑斓和芬芳,沿着汉江古道,一路铺将开来的。这似乎也是一场马拉松,一场中国樱花开枝散叶的马拉松。这更是一场由楚先人披着樱花雨引领的马拉松,一场从九曲黄河出发,在汉江故道披荆斩棘,创造出多姿多彩长江文化的漫长的马拉松。这场马拉松,并非人类个体体能极限的挑战,而是事关民族或族群生存发展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波澜壮阔的马拉松。

天人感应,万物有灵。楚国的先人,冥冥中似乎听到了江汉河谷清凌凌河水以及漫山荆棘丛中樱花的召唤,毅然决然地率部南下。汉江,乃华夏祖母河,想这汉江故道,恰是黄河与长江的连接线,换言之,汉江故道,乃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的通道。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以炎黄一脉身份南下的楚先人叫熊绎,熊氏,芈姓。

熊绎的南下,目的地是周天子给其的分封地丹阳,赐子爵,封地五十里。这是一块怎样的封地哦:“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左传·昭公十二年》)

面对穷乡僻壤,楚先人没有“算了”,没有“躺平”,楚人的血液中,似乎天然有一种“不服周”的基因,换言之,这种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就是这场炎黄一脉向长江流域马拉松般迁徙的原动力——

当年,他们,就是沿着这汉江蜿蜒潮润的脚步,从中原出发,拉着粗笨狼伉的柴车,在那绿荫蔽日的荒山野岭,披荆斩棘,寻找一块适宜的生息繁衍之地。渴了,掬一抔山泉;饿了,采一串野果。赖以遮羞的草裙,被荆棘划拉成筋筋缕缕——筚路蓝缕,这四个字,浓缩了先辈多少艰辛!终于,在这汉江环抱的荆山,在这中原人称之为荆楚的蛮夷之地,栖岩穴,与熊罴为邻,同凤鸟龙蛇相伴。那时,留在中原的兄弟氏族称楚先人为荆蛮,我们的先人也就干脆以熊为姓,以荆蛮自诩——蛮夷就蛮夷罢,反正,荆蛮和中原,不都是炎黄一脉么!

于是,久而久之,楚先人姓芈,倒是需要后世普及了。

于是,我们楚人的祖先,沿着汉江故道,满身披着粉嫩的樱花落英,活着并快乐着……

是的,他们活着并快乐着。狩猎时,他们从不射杀幼小的猎物,他们深知,大自然是最大最好的畜牧场;他们把落入陷阱的孕兽圈养起来,让它们生儿育女。每当狩猎归来,夜晚,有威望的老者,自信地敲击着燧石,火星子溅洒开来——噢,火绒草燃红了,被仔细保存的干草燃起来了,人们咿哟咿哟地吆喝着,随着干的或不干的树枝投进火堆,温暖的篝火噼里啪啦地应和着人们咿哟咿哟的欢快,把光与热分给火堆周围的每一个成员。暗夜中的樱花丛,被篝火勾勒出一圈诡异的淡红。篝火上烤肉的吱吱声,熟油溅落火堆的扑哧声,回荡在林间的烤肉的腥香,是最好的刺激!赤脚赤身仅以兽皮草裙遮羞的先祖们,跳起了粗犷的舞蹈。他们一会儿模仿野兽们的奔跑跳跃,一会儿夸张地展示出狩猎的技巧,没有跳舞的,或拍手以相和,或顿足以击节,或展喉以助兴——载歌载舞,好一幅天人合一的粗犷画卷……

楚人生命的马拉松,楚人族群繁衍的马拉松,较之菲迪皮茨个体的悲剧性的马拉松,更多了华夏独有的楚文化内涵:最初僻处荆蛮方圆五十里的子爵领地,经过楚人自强不息五十年的努力,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跻身战国七雄。

楚国八百年,从开满樱花的汉江故道筚路蓝缕草创期始,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气吞万里如虎强盛的楚国,不是疆土扩张毫无新意的成长,而是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全方位的创新,是华夏优秀文化大厦闪光的重要构件,这是一场在华夏疆土上演绎的一场最有声有色民族文化的马拉松盛宴。

(三)

今天的樱花汉马季,是楚先人筚路蓝缕马拉松的延续。

清凌凌的汉江,如一个深情款款的女子,执拗且执着地朝眼下的江城武汉奔来。融进楚地灵秀吊脚楼的倒影,融进汉江故道如云如雾的樱花的芬芳,融进楚先人披荆斩棘的马拉松精神,逶迤而来,汇进豪迈的长江——江河交汇处,那硕大的浑黄与清凌的旋涡卷起的喧嚣,不是那种成王败寇江山易主的千年一叹,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激情拥吻。这里,是值得释放和燃烧激情的。这里,有龟蛇对峙一城分三镇的独有城市格局,这里,有武汉人自己都一时说不清有多少座长江大桥、汉江大桥——就在这“桥都”樱花如烟似锦的三月,见证一场当代楚人举办的别开生面的樱花汉马季,或许,对马拉松的文化精神,会有另一种角度的理解。

应该说,当代的樱花汉马季——武汉马拉松赛事,其精神,是楚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精神的延续和扩展。

无论如何,当代的汉马,不会有菲迪皮茨的悲剧。尽管楚人浪漫,哭嫁跳丧,但楚人热情好客包容大度爽朗豁达,是代有传承的。

武汉从2016年至今,共举办了7届“汉马”赛事。

是武汉人对马拉松特别的情有独钟吗?细细想来,应该不是。

对于武汉广大市民而言,能符合马拉松赛事条件的——无论是“全马”、还是“半马”乃至“健康跑”的武汉市民,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是看客。对于几乎所有热衷樱花汉马季武汉市民而言,热衷的主要就是个热闹!

热闹,看热闹,是武汉市民对汉马最直观的期待。

当然,樱花汉马季的热闹,是多层次的。

谁谁得了冠军、这一届比上一届又有了些么新的“尖板眼”……这些热闹、“尖板眼”,应该还是浅表层面的,甚至赛事期间的氛围、包括选手们的出色表现比如坚忍的意志等等,都很难算是樱花汉马季深层面的看点。每一届樱花汉马季,武汉这座城市朝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姿态和自信,武汉市民包容的胸襟和文明程度的更新,是选手们关注并感慨的。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马拉松式不断创新前行的步伐和日新月异的风貌,是看热闹市民关注并自豪的。

可以这样理解,每一届樱花汉马季赛事,都是对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又一次认识和更深层次解读。

当选手和观众从三阳门出发,从沿江大道跑向江汉关,左手是花团锦簇的汉口江滩,右手是各具风格的老式建筑,人们是否会让思想穿越时空,在脑中复制出“挤密挨密”的码头和“嘿呵嘿呵”白汗流成黑汗昔日码头工人的号子?穿过江汉路,人们会不会想到这条中国著名的步行街,曾发生过多少“租界”与“华界”之间令人“齿冷心寒”的事件和故事?跑过中山大道,会不会想到,这是跑在当年汉口城墙的“墙基”上?跑过江汉一桥,或许会听到钟子期与俞伯牙操琴叙旧;跑经龟山,会不会感受到三国文化浓浓的云烟在身边缭绕?跑过长江一桥,不免要瞻仰黄鹤楼,不免要经过阅马场、红楼,耳畔或许会听到当年武昌首义那改朝换代的一言难尽的第一枪!当跑上东湖绿道的时候,人们是否会回首当年,这里曾是爱国人士周苍柏草创的“海光农圃”……

运动赛道上的马拉松选手,他们不会也无暇想这些,他们只需要朝前跑,朝前跑,朝前跑……

樱花汉马季,武汉在这最美丽的季节,主办这项国际体育赛事,却并非只是为了用这场长跑来纪念公元前490年跑到雅典的菲迪皮茨——除了体育赛事本身那点事,其目的,是向世界,对武汉城市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风貌、斑斓多彩的文化内涵、兼收并蓄的人文胸襟、永不停息的创新雄姿又一次的回顾与展示。

就个人而言,即或“自信人生二百年”,也很难说是一场意义丰厚的马拉松。然而,对一个自1840年以来,饱受凌辱的泱泱大国而言,不仅要稳稳地自立于民族之林,而且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肯定是一场气势恢宏“当惊世界殊”的伟大的马拉松。

是的,从这个意义上看,马拉松对我们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