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土字旁
来源:长江日报 | 女真  2025年03月26日08:06

多年摆弄文字,我对自己日常生活、工作离不开的汉字有特别的感悟。最喜欢草字头的字,那些轻盈、充满生机的草字头的汉字,代表映入我们眼帘的花草树木、粮食蔬菜,是人得以温暖身体、填饱肚皮、赏心悦目的实用兼审美之物。跟草字头的字相比,土字旁的汉字普遍沉甸甸的,无论繁体还是简化过的字。

这一些当然都来源于土。地球表面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的疏松物质,是人和多数动物的脚踏、生存之地。先人造汉字,给描述地表诸多形状的字加上土字旁,有塬、坎、坷、场、圩、坳、坪、坡、坑、坦……用土字旁的字命名那些跟土有关的人类造物、动作甚至引申到道德评价,譬如坛、坯、塔、堡、堂、城、墙、堤、垣、壁、坟、坏、埋、堆、幸、坍、塌……

土字旁的汉字,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定是“地”。地字组词多、应用广泛,具象的如地球、地表、大地、土地、山地、田地、耕地,抽象些的有地方、地域、地理、地貌、心地、质地,作为方位词有地上、地下,也有汉语中最常用的“的、地、得”的作为副词的“地”。人类栖居的星球表面百分之七十多被海洋和其他水体覆盖,但在汉语中,我们称呼自己的星球为地球,祖先认为脚下的大地是万物之母,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的历史相对较晚,祖先包括我们今天的人类,多数居住在结结实实的陆地上,我们能够在地球上空飞翔、俯瞰脚下土地和辽阔海洋的历史不过一百多年。

土字旁常用字之一是“城”。城最初的含义是人为保护聚居地而修筑的墙,后引申为人口集中居住,交通、商业发达的城市。城、墙为什么用土字旁?祖先造汉字时,城、墙是用土堆的。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是土长城,在今天的辽宁建平,还可以找到战国时期燕长城的土城址。土长城渐渐为石、砖取代,建平境内的燕长城在平坦的地方以土为堆,在山势险峻的地方则由石头垒砌。我们通常看到的明、清长城都是砖石长城。

土字旁最让人百感交集的字应该是“坟”。坟是人类埋葬自己逝去祖先的土丘。我不知道动物会不会埋葬逝去的先辈或同类。动物也许也会掩埋逝者,但应该不会为逝者堆砌像人类那样的土丘吧。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古人把逝去的亲人埋起来,害怕忘记埋在哪里,以土为堆,想念的时候就去看看,渐渐形成祭祀的习俗。最常见的坟是土堆,因此用土字做偏旁,坟地、坟墓是常用词。新坟是土堆的,当土堆上长起青草,意味着亲人离去已经有些时日。坟墓是人的肉身离开世间的物质、时间佐证。石器时代以来,有身份的人去世,石坟取代土坟,譬如埃及的金字塔,譬如我见过的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吉林集安高句丽王陵。那些石头砌筑的坟更坚固,不容易损坏、消失,是一个人生前身份、地位的象征。

草字头最让人不安的字是“苦”“荒”,而土字旁最让人讨厌的词是“坏”。“坏”是简体字,繁体字是“壞”,原始意义是坍塌,后来引申的意义越来越多,无论表示动作还是程度,组成的那些词语,几乎没有让人开心、愿意面对的——坏人、坏蛋、损坏、破坏、坏了、坏种、坏掉,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字,却是汉字常用字之一,可见人生不易,要时常面对各种坎坷、不幸。

这就说到“幸”了。在古代,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有一个堂皇的词叫巡幸。后来引申,得到皇帝宠爱为幸,组词有幸臣、宠幸,后宫嫔妃为皇帝所爱也叫幸。幸福、幸运、侥幸、幸甚、幸亏等等,都是从最初意义上一点点扩展来的。与“坟”和“坏”字相比,“幸”是让人开心的字,组成的词也多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琢磨草字头和土字旁的字,缘于几年前我开始在园子里种地。与土坷垃打交道,眼见土地上生长芬芳多姿的植物,收获跟草字头有关的叶子和果实,不能不感叹先人造汉字的智慧。头几年我写过草字头,今日再写土字旁,算是我耕耘生活的另一种收获。汉字的奇妙,体现在点点滴滴之中。上小学前看图识汉字,十年寒窗学习写字、造句、写作文、分析课文中心思想,到大学时代专门读中国语言文学系,了解古人写过什么、怎样写,工作时做编辑天天与汉字打交道,我读汉字、用汉字,过了六十岁,发现自己对汉字的认识还很肤浅、远远不够,这真是学海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