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绝响(节选)
腊月很干燥,人人心里祈雨盼雪,但是老天爷依然麻木不仁着。山颜川色一概褐黄,区别只在平地的浅黄与山坡的深黄。小河流水清细如涓,由于流量太小,所以倾听那微微流淌的声音,像是几只小猫咪拱吃母猫的奶哩。四望单调,于是柳会计门前的那棵冬 青树,就显得特别醒目与生机盎然。那棵冬青树和冬青树后的院子,原本属于元尚婴家,后来被四户贫下中农分住了去。柳会计家是其中的一家,田信康家是其中的另一家。
元尚婴爷爷是个地主,鼎盛期拥有两百亩土地。还当过民国政府的基层官员,曾一度比乡长大,管了八个乡呢。那时为了方便,“上面”将分属两个县的、八个地形相近的乡连成一片,让元尚婴的爷爷临时受命“联乡主任”,略高于如今的汉叔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因为汉叔区只管了五个人民公社。也就“联乡主任”了四个月,便天地大翻盘了。
元尚婴爷爷的院子被分配后,全家就搬到距老院子半里地的那三间土房居住了。土房原先,两间圈牛,一间有通铺,住长工短工。牛是四头,长工是三个。短工人数视收、种两季而定。若是天气不好必须抢收,乡邻们就都跑来帮忙,没有谁个提说“工钱”二 字。元家此时必定做出好饭好菜招待大家,而且一定要上酒。抢收粮食要紧啊,谁有心思喝酒!长工之一是田信康的爷爷,短工之一是柳会计的父亲。三间土房选址,全然是图个种地收粮时的方便。所以房前,有一个三分地的“道场”。当然不是用于道士作法,而是为了碾粮食、晒粮食。没了那些土地,如此大的道场也就失去了意义,随即被收缩,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大小了。
一只乌鸦从南坡往北坡横飞。飞过小河上空时,“嘎——嘎——”叫了两声。难听的声音虽然打破了寂寞,反倒给人以愈发沉闷与凄惶的感觉。其实人们都在杨家沟里战天斗地,热火朝天地 修大寨田哩。腊月这个季节,没庄稼可种,没粮食可收,却不能让自然冬眠,不能让人们懒汉。
杨家沟里住着四户人家,却没一家姓杨的,且是一户一姓:姓石的,姓胡的,姓班的,姓麻的。姓麻的就是麻队长麻顺篓。
楚子川公社有七个生产大队。精华的川道地带,分属于四个生产大队。人口较密,人均耕地不足两亩。且这两亩地中的一亩多, 是在山坡上开荒而成的,亩产只百十来斤。这一是坡地本身不保墒,二是种地浮皮潦草。人对不起地,地就辜负人。第三个原因是种子入地后,先被田鼠刨一部分出来吃掉;苗子冒出后,兔子再嚼一部分;成熟了的颗粒,飞鸟是不会放过的。所幸野猪绝了迹,否则更没有几颗粮食留给人吃了。山上的树木,早已被伐光剃净,当作燃料,大炼了残钢废铁。如今基本是秃子山,野猪没法藏的。山上的草木也如同庄稼,每年都要被割几茬,用于煮饭取暖。
生产队的阴阳二坡,各有三条小沟。六条沟里的五条,先后修成了大寨田。杨家沟之所以放在最后修,是麻队长的决定。先修距他家远的沟,他便可以借口回家路远,就近吃别人家的饭。虽然不是上边派来的蹲点干部,但也有充分的理由吃派饭,还不用掏钱掏 粮票。反正他不拿工资,也不是吃商品粮的,只能白吃。当然,他不必说“骆驼,我中午在你家吃啊”,或者“蛮牛,你家中午多添瓢水吧”,如此点饭,既掉面子又失权威。事实上广大群众觉悟都很高,请麻队长吃饭都很踊跃。上午一到工地,就有人说:
“麻队长,上午饭到我家吃啊!”
“唉,”麻队长是要谦让一下的,“我还是回家吃吧。”
“你对我有啥成见?还是嫌我家的饭不好!”
“看你想哪去了!”麻队长一脸的无奈,“那好,随便做点啥吧。”
但你若真的随便弄点啥,而不是将家里最好的弄出来,那双方的脸上就都挂不住了,就埋下某种隐患了。就是说,如果在某条沟里修大寨田,周围的十来户人家定会心照不宣地请麻队长吃饭。一圈吃完,从头开始新一圈。
还是断档了一回。
那天午饭,大家心里都清楚,轮到记工员麻忠管队长饭了。可是一上工地,麻忠并没有像通常大家做的那样,及时打招呼请队长。快到上午饭时,麻忠还不吭声。其他人都很惶惑,想主动请队长到自己家里吃,却又不敢。再说分明该麻忠请队长的,你若是横插一杠子请去队长,麻忠会怎么想?出我的难堪,跟我作对不是?!麻忠是记工员,每天的劳动成果,都由他手中的那支笔登记在册。他给你漏记,或是涂抹你几天,你岂不挨个哑巴吃黄连!
……
节选自方英文长篇小说《群山绝响》
方英文长篇小说《群山绝响》,2018年2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首版,2025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再版
附:
《群山绝响》再版记
方英文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这几年的自然天气一如人世脾气,跌宕难测。冬月中旬了,西安不冷反暖,毫无下雪征兆。于是从刘禹锡的诗句里借来片绺寒流,醒醒脑壳。寒流与春潮,各有其德也。
不过心底里的季节情绪,是任谁也无法预报的。偶起微澜春波,也不必惊艳。同楼的刘胖子,校友,迷书法、爱美酒、好善言。经常夜里拎来佳酿,对酌闲话。三次要我搬出《群山绝响》手稿翻看,称某收藏家有意;又谬奖说当代作家拿毛笔写长篇,未闻第二人吧?呵呵。胖人爱笑,呵呵已醺。又问出版六年了吧?该再版喽!肥掌相击,啪啪带响。值得吗我反问道。胖刘说四大名著为啥一版再版?因为是毛笔写的。猛一听,颇为雄辩;细一回味,不禁哑然。哂笑这人一发胖,逻辑也同步紊乱了。
上网巡游,方知传看与诵听者,一直兴味递增着。专家析文与读者评论,字数超过百万了。签名本高价倒腾,且发现盗版……看来再版事宜,可以列入日程。
然而书运如人运,只看是否遇见青眼编辑。《群山绝响》能够再版,全因幸逢贵人。天意作美,人事鸣谢。鸣谢编、审、校,及美编设计所付出的才华与心血。
此志。
【方英文,陕西作协副主席。《群山绝响》是其第三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