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小记
春天来了。又可以喝到新鲜的绿茶了。
我喝茶没什么讲究,什么品类的茶都喝。有的朋友胃寒,不能喝绿茶。有的朋友则比较敏感,喝普洱生茶之类的,就会睡不着觉。我则没有任何讲究。红绿白青黑,什么茶都可以喝,什么茶都能喝出感觉。也没有因为喝茶失眠过。
我的故乡在大河之北。小时候,北方没有什么茶,有点印象的就是花茶。那时也没有“有效期”一说,家中的茶一藏就是数年,所以也喝不出个好赖来。说实在的,那时的经济条件也不行,哪有闲钱买茶,哪有闲时喝茶呢。
直到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有了喝茶的基本条件。我1995年大学毕业后,被选调到香港工作。在1997年之前,工作地点一直在深圳。深圳是个讲究喝茶的地方,印象中一些有些名头的茶,都是在深圳喝到的。
广东人管吃早点叫喝早茶,讲究“一盅三件”,就是喝早茶时泡一壶茶,再搭配上三种点心。吸茶的壶一般都是铜壶或铝壶,把一些常见的茶泡入其中,热气腾腾地端上桌来。早点比较常见的有肠粉、虾饺、叉烧包等,做得比较精致。早茶一般早上八九点钟开始,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聊,有时就到了中午。
深圳经济特区是一个非常包容外来人的创新城市,生活在那里的,本省的潮汕人,外省的客家人等,都保留着喝茶的传统。很多公司或个人家里都有茶海。一般都是红木制作的,工艺精美,雕刻精良,不仅是喝茶的茶台,更可以作为一件工艺品来欣赏。
朋友中有潮汕人,更是把喝茶提高到了一种人生境界的高度。潮汕人崇尚工夫茶,让喝茶这种生活里的技术活儿有了仪式感,融进了精神的元素。所以工夫茶既是茶艺,亦是民俗,更是境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坐在茶海边,看主人表演泡茶的技艺,确实也是一种享受。什么“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之类的动作,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眼界大开。
喝过几次好茶。
一次是在福州。那大概是2010年前后,我去福州参加海峡两岸的文学笔会。一位来自台湾的作家来到某出版社会友,我也正好在出版社谈事,于是大家便坐下来喝茶聊天。这位台湾作家神秘地说,我这儿有存了30多年的铁观音,请大家品一品。我心中暗想,这不是过期的陈茶吗?只见这位作家神秘地从挎包里掏出一包装潢并不精美的茶叶,小心翼翼地捧起来,生怕掉在地上似的。没承想,开水一冲泡,室内立刻茶香四溢,当真是有了进入仙境的感觉。那种滋味比陈年老酒更令人难忘,至今回想起来还唇齿留香。
还有一次,去首都机场附近一个朋友那里做客。这位朋友是退伍军人,性格豪爽,待客热情,非要拿出最好的茶来招待我们。我们有三个人,都是作家。朋友说,这泡茶的茶叶一斤上万元。作家朋友则回答:茶无价,人有情。品过之后,后背微微出汗,仿佛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轻盈感。
第三次是和朋友到他的一位友人家中探访。主人以普洱待客,并声称这一款普洱是清代光绪年间的。说着,便从一个古色古香的盒子里拿出一粒黑乎乎的茶膏。奇怪的是,这不大的一粒茶膏确实茶力很足,茶汤也很浓,并且冲泡多次也未见改变。或许,这就是时间之力吧。
其实在我看来,泡茶最重要的并不是茶,而是水。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的一次出差经历。那是2017年8月前后,我去江西于都出差,后来又去了附近的大余县。大余县有一座丫山,山上和山脚下均有清泉。午饭时分,我们来到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饭店。服务员端上一壶清茶。初时并未在意。喝了一口,顿感清冽可口,茶香沁人心脾。问服务员:什么茶?服务员答,就是普通的本地产的绿茶,只不过泡茶的水是取自山脚下的清泉水。或许是酷暑天气口渴之时忽饮甘泉的缘故,这壶茶令我终生难忘,于是,我得出了正如好马配好鞍一样,好茶也要配好水的结论。
有一次,我和同事到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出差。住下之后,得知几十里地之外有一座神奇的泉眼。
知道了这件事,就动了取泉水泡茶的念头。我们专门驱车几十里,在茫茫大漠之间去寻找泉眼。大漠无垠。是时,正是五月天气,四周全是茫茫的戈壁,荒草还很矮小枯黄,并没有草原的风貌。越野吉普车在大漠之中,显得格外孤独。驱车几十里后,忽见远方有一处神奇的地方,这里竟然有一片树林,周围水草丰美,水鸟翻飞,绿油油的颜色与周边的枯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
来到近处,只见大漠之上竟然神奇地出现了一个水塘。水塘显然是神奇的泉水造成的。只见水塘中,人们修建了一座莲花造型的宝座,泉水从莲花的正中间汩汩流出。这个莲花宝座离岸大概有两米多远,也就是说,在岸上想取到泉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群众永远是有智慧的。我们寻来一根长的树枝,在树枝的顶部插上塑料矿泉水瓶。于是就解决了距离与取水的最大难题。我们三个人扶着树枝,准确地对准莲花宝座上的泉眼,让泉水流入矿泉水瓶中,再小心翼翼地收回树枝,将矿泉水瓶中的一点点泉水,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桶中。
取到泉水后,我们便返回住处。层层过滤之后,将泉水烧开,泡上红茶、绿茶细品之。遗憾的是,感觉水质还是比较硬,没有南方泉水的清纯甘洌。
“驱车几十里,装回半桶水。滤之再泡茶,清香存心里。”现在想来,喝茶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试想许多年之前,人们吃不饱饭的时候,哪有什么心思喝茶?茶事虽小,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感恩的心,像春茶一样,散发出阵阵幽香。
【刘笑伟,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出版有《强军 强军》《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等20余部著作,曾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第七、第九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第十一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被评为首届“中国十佳军旅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