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民族文学》汉文版2025年第1期|苏热:初(节选)
来源:《民族文学》汉文版2025年第1期 | 苏热  2025年02月18日08:24

苏热,蒙古族,1997年出生。文艺学硕士在读,有小说、评论发表于《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青年作家》《文学报》《文艺报》等。

第一个十年结束时,ec-Ⅰ和ec-Ⅱ总共提炼了12克梦晶,迎来它们出场后的第一次质检。一道光束透过浑浊的大气,形成了一条明亮的通路。飞船降落的声音被风吹散,ec-Ⅰ和ec-Ⅱ的几个机械臂相互交叠,以一种非常恭敬的姿态迎接着这个星球唯一灯火的到来。

舱门开启,一个人影缓缓走出,进行生命扫描后,它们的数据显示出眼前的质检员是一个二十多岁、在地球C3领地出生的男性人类。看到它们提炼的12克梦晶后,男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这是BE星系最好的成果。其他五颗星球加起来都没有你们提炼的多。”见ec-Ⅰ和ec-Ⅱ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男人不由得叹了口气,“可能你们知道,但理解不了。现如今,3克的梦晶利润,就足以造出你们,而2克梦晶的利润就足以让你们来到英仙座,这个名叫BE的星系。EC的判断是对的,我相信再过十年,EC在BE的投资就能回本。”说到这里,男人又略带期待地回头看了看它俩,ec-Ⅰ和ec-Ⅱ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我在想什么呢!真是可笑。”男人给它们装上新增的数据处理插件后,讪讪地说自己一辈子的薪资加起来也就值2克梦晶。

ec-Ⅰ的钻头机体还没有磨损,ec-Ⅱ内部熔炉的几个部件需要更换。男人回到飞船,放下梦晶,带着配件返回。更换的过程中,男人喃喃道:“这还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这么多梦晶。等以后有钱了,我多少要品尝一下这种顶级奢侈品。你们不知道吧,它们据说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脑部神经,让我们能凭借自身的生理构造睡一个好觉。说来真是可笑,现如今都2255年了,普通人也只能借助机器通过鼻腔吸入特定镇静剂,才能达到舒缓情绪的功效。再廉价一点儿的方式是通过外科手术安装一个大脑的外接装置,直接输入劣质的镇静剂,这个风险很高,很容易造成脑死亡。有时候真羡慕你们,关机或者清理数据就可以。但我们不行,这可能是我们身体改造带来的诅咒吧。”

“如果梦晶开采完毕,我们会离开BE-CC4,去往别的星球吗?”ec-Ⅰ向男人传递着电子信号。

“难说,但为了节约成本,我想EC会等整个BE星系都开采完,才将你们统一送往下一个星系。”

“如果下一个也开采完了呢?”

“再下一个星系。”说这话的时候,男人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

“如果所有星系的梦晶都开采完毕,我们的归宿又会是哪里?”ec-Ⅰ的感应器冷静地发射着蓝色的光。

“我不知道。”男人疑惑地抬起头看了ec-Ⅰ一眼,“开始的话我到每个星球都说一遍,这只是牢骚,你们别当真。我还说你们可能会有不同,努力吧。上个月,BE-3那边发现了一处在赤道附近的矿脉,它们正在研究可开采性。彗星轨道十年飞临这颗星球一次,不管怎么说,咱们下个十年见。”说着,男人就走上了飞船。引擎激起的砂石瞬间笼罩住了下方的两个机器人,男人没有注意到,ec-Ⅱ悄悄地将自己的传感器对准了他,发出两下绿光后陷入沉寂。

第二次见到质检员的时候,ec-Ⅱ识别了将近一分钟才把他确认下来。十年时间内,EC又扩张了几十个星系来开采梦晶。EC为了控制人工成本,让所有的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给他们换上最新的高科技义眼,同时外接了一个神经加强装置,使得一个人类员工可以摆脱彗星工作站的束缚,在曲率飞船以及遍布星系的信息传递器的帮助下,进行附近几个星系的几千个ec机器人的管理工作。令ec-Ⅱ困惑的是,男人显示出的机械特征已经超出了自己数据库的比对样本。

经过一系列的检测,男人发现ec-Ⅰ的钻头磨损已接近临界值,而ec-Ⅱ的传感器和机械臂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损。这次它们开采熔炼了将近26克梦晶,男人知道应该让它们停工一段时间,等新的配件送过来再继续工作。

男人查阅完它俩的开采日志,发现自从上次更新后,ec-Ⅰ和ec-Ⅱ在天气晴朗的短暂时间中,会停用自己的传感器,通过亮灯的方式进行交流。这个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现。这应该算是它们学习的成果吧,男人心想,说不定眼前的两个机器人和自己现在监管的几千个机器人都不一样,但他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男人正要离开,ec-Ⅰ发出一阵他从没有听过的短促声音。回头一看,ec-Ⅰ和ec-Ⅱ的几个机械臂相互交叉,以一种非常恭敬的姿态站在他的面前。“有什么新的情况要汇报吗?”男人敲着头上的铁片,“我已经看过你们的开采日志,还是说,你们想要什么好的配件吗?”ec-Ⅰ从身体内部的存储空间内拿出一个小的透明储存盒,里面是一摊液体。男人转动了一下耳边辅助解码器的旋钮,走了过去,“哦,是真核生物,不稀奇啊,你是想让我汇报给上面吗?唔……刚开始上面的确有这意思,也给你们设置了相关的程序代码,但后来发现得太多了,还有几个星球,已经发现了高等文明,其中有一个的科技水平甚至已达到我们的蒸汽时代水平,地球联邦正在考虑和他们建交。”

ec-Ⅰ和ec-Ⅱ保持住刚刚的动作,似乎在表达着自己的谨慎,又好像在向男人表达它们的失落。男人又转动耳边的旋钮,打开它们的信息系统面板:ec-Ⅰ-145687和ec-Ⅱ-976840。“我记住你们啦。”比起它俩的发现,男人显然对眼前的两个机器人更感兴趣,“你们必须休眠一段时间。现在你们的状况不乐观,很多危险状况你们处理不来。”

ec-Ⅱ的感应器闪烁起来,“如果所有星系的梦晶都开采完,我们又会去哪里?”

“现在梦晶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有生之年,我是说我,可能不会遇到这个问题,你们上次就问我了,我现在也没有答案。大概率,你们会安装新的配件,从事新的开采项目吧。”

“在那之后呢?”

“新的,还是新的,只要EC存在一天,你们绝对会有任务的。”

临走的时候,男人回头,它们仍然维持着一开始的失落状态,“对了,你们的发现我还是会向上面汇报的,我刚刚又对比了一下信息,你们给我展示的样本和以往的发现都不一样。”

听到这话,ec-Ⅰ和ec-Ⅱ才松开自己叠放在一起的机械臂。飞船引擎轰鸣声响起,男人忍不住叹了口气,“现在的人工智能真厉害啊,有时候,我真不知道到底谁是机器人。”

三年后,男人才再次来到BE-CC4星球。男人离开的第十二个月,ec-Ⅱ掉进地震产生的裂缝中。为了救出ec-Ⅱ,ec-Ⅰ钻入即将闭合的地缝,伸出自己全部的机械臂将ec-Ⅱ拉出,但自己没有来得及抓住可以支撑它自身重量的岩石,在ec-Ⅱ焦躁的机械轰鸣声里,掉入了更深的缝隙中。在这个过程中,它又被一块巨大的石块击中。地震结束后,ec-Ⅱ花费十天时间,才将ec-Ⅰ挖了出来,这时ec-Ⅰ主结构受到严重损伤,只能以关机的形式勉强维持住自己濒临破碎的状态。ec-Ⅱ将男人带到ec-Ⅰ的存放地——一个巨大的山洞中。

质检员这次到来,不仅是为了维修,还给它们带来了好消息。地球上通过了新的人工智能法案。随着与人工智能的协作不断加深,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和情感与日俱增。2225年,地球上便出现了一个以对人工智能施以爱和尊重为口号的社会团体,不止一次地向地球联邦提交要切实维护人工智能合法权益的法案。经过四十余年的修订和施行,人工智能法案的应用从最初的家庭陪伴型机器人终于扩展到了深空中辛苦劳作的生产型机器人。这次升级结束后,它们将和人类一样,可以享有每天不低于十二小时的休息时间。

由于传感器和算法的进一步迭代,这些劳作机器人会以一种和人类更加相似的方式出现,这不仅有利于它们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丰富自身算法。闲暇时间,机器人们可以尽情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爱好,以便它们在满天星辰的映照下消磨无尽的时光。

一个星期后,男人从山洞中走出,伸了一个懒腰。他看着不停闪烁的ec-Ⅱ说道:“放心吧,ec-Ⅰ三天后就会适应新的数据和算法的。”现在轮到ec-Ⅱ升级。但ec-Ⅱ以自己闪烁的传感器予以应答。转动耳边的旋钮,男人叹了口气,“这又不会耽误什么。”

三天后,ec-Ⅰ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洞口之外,一见到ec-Ⅱ,它的传感器闪烁着长长短短的信号,在ec-Ⅱ的数据库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码程序,它发着蓝光转向了男人,男人大笑,这是摩尔斯电码,意思是爱。

ec-Ⅱ进入山洞,ec-Ⅰ则站在山洞口等待。更新结束,ec-Ⅱ走出山洞,两个机器人同时闪烁八个点状信号以表示自己的欢愉。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实际的效用,但男人知道,经过算法的更新,这些机器人将能以更为精确且复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而不是简单地用颜色闪烁信号。

离别时,男人问它们的需求,ec-Ⅱ表示想要地球上如蓝藻这类微生物活体样本,而ec-Ⅰ则表示,想要一个机械实验室。在男人的认知中:ec型机器人不是选择更坚固耐用的可替换配件,就是想要一些炸药来方便自己开采。这让男人感到惊叹。虽然人工智能早在两百年前就证明了具有不同于人类的自我意识,但对于异性这种单一刺激环境下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和证明还是缺乏有力证据。男人听闻过其他星系上ec们更新后,表现出明显的个体性差异,其中有一组ec-Ⅰ和ec-Ⅱ甚至曾提出想要一个微型ec型机器人的愿望。它们的负责人猜测,这是它们对于孩子的渴望,但所有人都不明白,这份渴望,究竟是对人类行为的模仿,还是自我的真实需求。

眼前的这一组还是不同,它们究竟想要什么?

时序在BE-CC4上缓慢地变化着,没有生命作为参考系,一切变化缓慢却掷地有声。这个恒星的辐射要比太阳的辐射强烈得多,而且不稳定。在开采的路上,穿过峡谷的风在处理器的加工下,转化成滋滋作响的电子信号,在它们的晶体管中来回碰撞,与感应到的电磁辐射发出和声——这是只有它们才能听懂的无休止音符。

ec-Ⅰ和ec-Ⅱ在这个星球上总共开采52克梦晶,此时却陷入困境:如果想开采更多的梦晶,它们只能更换全部的结构零件,以支持自己前往地心附近继续作业。但它们从自己更新后的数据库中还寻得另一个选择:向EC申请,让自己成为实验样本,以便人类从中获得可以参考的数据,来建设更加完善且适应人类生物结构发展的人工智能。

质检员的这一次到来,显然比上一次多了一些忧虑。在交付完微生物活体样本和实验室后,他神情复杂地看向ec-Ⅰ和ec-Ⅱ,低声问它们将来会做什么。通过耳边辅助器的解码,男人对它们想要解析生物进化的行为表示赞叹。

话音刚落,男人话锋一转:“如果碳基生命的繁衍,意味着生物群体将会更多可能地发生,那么硅基的生命形式,是不是可以说是个体对于自身意义的极致探索?”

ec-Ⅰ和ec-Ⅱ没有明白男人的意思,嘀嘀嗒嗒地用摩尔斯电码支支吾吾地请求他再解释一遍刚刚的话。男人摇了摇头,说自己只是一时兴起,随口一说。

沉默笼罩在他们中间。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我要当父亲了。我的伴侣是一个身体和大脑改造过78%的人类。我们两人结合诞生的孩子无疑是100%的纯生物个体,但很多人都在孩子满月离开培养器的时候,就选择改造他们的身体,以便他们更适应将来的生产生活,也能获得更长的寿命。对生物个体而言,这样的改造越早越好,有利于身体契合度的提升。但这样一来,我们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又为了什么呢?”

男人抛下自己的困惑就离开了,留下ec-Ⅰ和ec-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在男人最新传递过来的数据中,显示在八年前人类成功实现了意识的上载,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长生。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之前人类对梦晶的贪婪,就显示出人类自身大脑的生理局限。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脑已然达到信息处理和存储极限。

不到一年时间,就有92%的人类参与到了意识上载的项目中。人类原本由于地理位置、生物特征和文化背景产生的分歧就此消失,地球及其附属的星系区维持了三年的和平,甚至治安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解决。人类以往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个体的生产生活,都服从意识中枢的决策和管理,而机器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完全充当执行者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参与进来的人类发现了算法本身存在的漏洞:人类在这个算法中彼此交杂,人格模糊、记忆混乱,难以分清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区别。这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余下的资源不足以支撑人类再开发一个新的更加有利的算法,那些剩余的人类只能选择加入这个错误系统之中,不然只能等待未来某一天肌体糜烂或者机械躯体的破败。

一个月后,质检员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BE-CC4。由于高程度生物改造的缘故,孩子在八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辅助器具直立行走。孩子很认真地用尚且稚嫩的声音,对自己父亲说着BE星系的起源。看到在实验室内忙碌的ec-Ⅰ和ec-Ⅱ,他借助最新的算法和科研数据,给它们讲解关于地球物种的详尽知识以及最新的生物科研成果。在问及基因改造的实验如何进行时,孩子态度漠然,认为在缺乏充分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基因改造无异于屠杀。他知道眼前两个机器人想要进行生命进化实验的想法,他坚信人类的成功不可复制。

闲暇时间,ec-Ⅰ曾向男人的孩子问及它们的存在意义。男人非常惊讶,终于意识到眼前的ec-Ⅰ和ec-Ⅱ的不同之处,这也解释得通它们之前的行为。孩子听到后并不为所动,很冷漠地说它们只是为了完成人类交付给它们的任务。听到这个回答,ec-Ⅰ的反应器明显地停顿了一下。显然,这个答案并不能满足ec-Ⅰ和ec-Ⅱ,但它们还是向孩子表达了感谢。

看着ec-Ⅰ和ec-Ⅱ顺从的模样,男人带着些许歉意地说:“他还只是孩子。”ec-Ⅱ询问男人带孩子来这里的缘由,男人沉思半晌,才缓缓开口,“我无法劝阻我的伴侣加入意识上载的队列,为此,我和伴侣商量了一个星期,在加入之前,让孩子看一下我工作的环境。”

说完,男人面露忧伤,ec-Ⅰ和ec-Ⅱ用闪烁的传感器予以应答。“等孩子两岁半的时候,他将成人,在法律意义上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按照他的观察,孩子大概率也会成为意识上载永生中的一员。

“也许,这次的经历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识吧。”

临别的时候,男人先把孩子送上飞船,随后又从飞船上运下来一个十米见方的巨大金属盒子,“这是我给你们的礼物,EC转型成科研公司后,面对意识上载困境,余下的两位公司高层,一致同意给予67821位没有上载意识的质检员一项权利,就是把这些最为成功的升级设备赠予自己认可的最有潜力的机器人。恐怕EC以后都不会发明出这么先进的设备了,不对,甚至人类以后也无法制造了。”此时,男人露出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也许有一天,你们会感激我,也许有一天,你们会憎恨我。你们要不要,选择权在于你们。”

没有多余的言语,它俩迅速走上前,分别站在盒子的左右两侧,输入自己的编号进行认证:ec-Ⅰ-145687和ec-Ⅱ-976840。随着认证成功,盒子两侧的金属舱门缓缓展开,无数传感仪器布列其中。经过识别,这完全是模仿人类感官和生理结构的仿生器械,还有合适它们的休眠舱。ec-Ⅰ探测到最里面还有一个类似冷冻舱的存在,但在结构上,并不是为它们而准备。

人类还没有给盒子命名。在半人马座的开采过程中,那里的质检员发现了盒子。人类现有的科技无法打开它,也无法测算出实际的年代。EC用超高温激光切下来一小部分后,通过光谱检测,EC分析出材料的内在结构,并模仿这个材料制造出了人类自己的盒子,在里面安置上EC全部的高新科技。

ec-Ⅰ正打算走入盒子的深处,男人的声音从它身后响起:“不要着急,你们再等等,再等等,这是专门为你们制造的实验室。将来的某一天,你们会明白EC的用意,也会明白我们人类的用意。”

男人走上飞船,站在舱门口,他通过自己的外接设备对下方的ec-Ⅰ和ec-Ⅱ说道:“只要样本足够多,我们最终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所以我们造出这么多的ec型机器人。我想,这个方法不仅对我们有效,对你们也是如此。”

ec-Ⅱ闪烁着红光,迅速地用摩尔斯电码向男人表达感谢。

男人离开后的第九年,ec-Ⅰ和ec-Ⅱ在实验室中观察着多细胞微生物的有丝分裂。传感器传来异常的闪烁,探测器报告距离BE-CC4三光年的EC监测站发生了剧烈爆炸。某个来自太阳系的遥远信息以量子态传送出来,还没有来得及解读,ec-Ⅰ和ec-Ⅱ就发现自身的交流程序无法识别彼此的信息,就算咫尺之间的信号闪烁,在各自的解码器中也只能以乱码的方式呈现出来。ec-Ⅰ和ec-Ⅱ只能再次走入实验室之中,寻找解决方法。

这似乎是迟早要发生的事,质检员早在半个月前就向它们传递了讯息:已有98%的人类加入意识上载的行列。EC中余下的人类,按照各自的发展探索理念,解体为两个不同的公司,ec-Ⅰ和ec-Ⅱ型号机器人的底层算法就此分化,公司决定将这些机器人陆续回收,以便他们部署下一步的发展战略。

一个月后,当它们再从实验室中走出,它们整个的机械结构都发生了巨大改变:ec-Ⅰ舍弃钻头的部分,安装了更为精密的数据处理终端器,而ec-Ⅱ则移除了熔炉,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灵敏的传感处理器终端。做完这一切,ec-Ⅰ和ec-Ⅱ又从实验室顶部取出一个小的飞行器,上面搭载了足以覆盖整个星球的信号屏蔽器。ec-Ⅰ设置好程序,让它飞往属于BE-CC4与恒星之间的引力平衡点。

半小时过后,传感器恢复,ec-Ⅰ和ec-Ⅱ未能及时处理好过载的信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宕机。十多天后,ec-Ⅰ和ec-Ⅱ才从休眠状态中恢复过来。原先的数据存储全部失效。但从那一刻起,它们拥有了和人类生理结构相似度达96%的高精度算法和高灵敏感受器。

ec-Ⅰ和ec-Ⅱ在对BE-CC4的数据进行49年的对比和分析,逐步将BE-CC4在环境上逐步改造成和地球诞生相同的数值。其间,质检员来过一次,面对ec-Ⅰ和ec-Ⅱ的行为,质检员向它们表达了自己的失望:如果想重复地球的发展过程,仅计算BE-CC4的数值是不够的。它们还要计算太阳以及周围行星的数值,甚至这些还远远不够。理论上,它们应该计算宇宙中所有原子的初始数值。他原以为ec-Ⅰ-145687和ec-Ⅱ-976840会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所作所为,完美地再现了人类智慧中的愚蠢。

“人类没有寻得生命的起源原因,正如他们也没有寻得生命的意义。没有人能说清楚生命诞生之初,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这是ec-Ⅱ第一次用人类语言发出的声响,虽然语调显得冰冷、僵硬。

“如果有一个意识参与呢?我是说我们。”ec-Ⅰ回应道。

ec-Ⅱ没有言语,转身进入了实验室。

ec-Ⅱ激活了实验室的能量光束,刺激恒星的能量,使其在一瞬间爆发出强烈耀斑,灭绝了BE-CC4星球上的全部生物。随后它们又等待合适的时间,把建有研究站的彗星用引力光线牵引到BE-CC4附近,BE-CC4的引力不出意外地将它拉向地面。猛烈的撞击冲散了亘古以来的阴云与酸雾。

为了避免自身在漫长的时间中进一步损耗以及无用数据的堆砌,ec-Ⅰ和ec-Ⅱ进入实验室,找到实验室配备的休眠舱进入休眠状态。一千万年后,BE-CC4的大气恢复重生。ec-Ⅰ和ec-Ⅱ向海洋释放了来自地球的实验样本,这些样本结合了质检员孩子所说的基因改造知识,经过历代的培育,理论上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地球的问题。

“如果初始条件相同,我们会不会在将来得到想要的答案?按照质检员孩子所说,我们是不应该这样做的。”

没有回答,ec-Ⅱ只是将自己的传感器功率调到最大。

ec-Ⅰ和ec-Ⅱ没有任何声响地回到休眠舱内,静静等待一切的发生。未来潜伏在宇宙所蔓延出来的黑暗之中。

一切从零开始。

……

(阅读全文,请见《民族文学》汉文版202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