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喜年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万兴坤  2025年02月10日08:11

过年是祥和团聚、辞旧迎新、祈福安康的寓意,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年记忆。离别家乡将近五十载,在部队服役期间,回老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屈指可数,满打满算也就这么寥寥数次:首次探亲、结婚成家、携子回乡、母病探望。老家有句俗话“童年盼过年”。最让我回味思忖的是童年在老家度过的己酉年新春佳节,是个难忘的喜年。

一喜二妹降生。1969年2月12日,是二妹的生日,即农历戊申猴年腊月廿六,是猴年的尾巴,离己酉新年仅五天。全家人几天前就开始忙里忙外,大扫除、贴春联,喜迎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也使家里翻过悲伤的一页。在二妹出生之前,我已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对父母来说,两男两女,“品种”齐全,甚是欣喜。那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父母觉得孩子已经够了,“计划”再不要孩子。可天有不测风云。在1968年1月12日的那天傍晚,一场灾难突然降临。时值丁未羊年岁末,猴年新春即将到来。是日下午,家人筹备年货,为做年糕清洗浸泡大米。那年我十一岁,弟弟八岁,都已上学,在家做作业。到了吃晚饭时,发现大妹不在。父母和爷爷奶奶四处寻找不见踪影。最后,父母来到屋后的一个池塘,发现岸上有一双粉红色的小鞋,正是大妹的鞋子。经仔细搜寻,大妹已溺水浮在水面。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家人如五雷轰顶。大妹幼小的生命定格在六岁,一朵稚嫩花蕾就此凋谢。当夜,父母含悲把大妹掩埋。全家人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到了深夜,格外寂静,北风呼呼,家人清晰地听见寒风中夹杂着“嚓-嚓-嚓”划火柴、又点不着火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我和弟弟钻进被窝,不敢出声。奶奶说:“大妹的灵魂还在,她在漆黑的夜里摸着回家……”母亲经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一直没有从悲苦中解脱出来,时常一人到大妹的坟上哭。我也责怪自己,怎么没照看好大妹?在我的记忆里,大妹长得小巧玲珑,双眼皮,常穿母亲做的花衣服,头上扎着两根小辫子,前额圆润而光滑,眉宇间的表皮下隐约可见一丝静脉青筋。在我的记忆中,只带她看过几次露天电影。

一个小小的、浅浅的池塘,怎么就夺走一条鲜活的生命呢?原来,那年秋夏,家乡遇大旱,河流干涸,晚稻颗粒无收。村里人为取水,在池塘里挖了深坑,汲取地下水。后来下了雨,池塘表面积水,淹没了深坑。我大妹是在岸边没站稳,不慎滑到深坑被淹的。

大妹的不幸后,父母有了新的“计划”,到猴年岁末,又添了一个妹妹。全家才化悲为喜,愈合心灵的伤痛。按家里的习惯,为叫起来方便,重新排行,原来的二妹成了大妹,刚出生的妹妹,成为二妹。三年之后,小妹降生。比父母原来的“计划”还多了一个妹妹。溺亡的妹妹属虎,如在世的话,今年63岁。多年来,每逢清明节,我和弟妹们祭祖扫墓时,都给早逝的妹妹坟前献上一束鲜花。

二喜杀年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作为副业,以增加点额外收入。如赶上过年杀猪,能卖好价钱。到了猴年岁尾,家里养的这头猪,也正好将近一年,是头又大又壮的肥猪,足足有二百多斤重。为养这头猪,我也曾经跟随母亲到田间地头打过猪草,帮助喂养。可以说,我是看着这头猪长大的,有种亲近感。有时喂食时,站在猪圈前看它吃得很欢,发出“呱呱呱”的声音,两个耳朵一颠一颠的,一会儿食槽里的猪食就吃光了。腊月廿八那天宰杀时,有邻居帮忙,好几个体强力壮的人把猪按倒在地,四脚捆绑好后,抬到由两张凳子拼在一起的案子上……奶奶点了香,烧了纸,算是杀猪的祭拜仪式。当时听父亲说,这头猪卖了一百多元,在那个年代,算是一笔大钱。同时这也使家里过新年有鲜肉吃,还能给母亲产后补补身子,带来欢快和喜气,增添了年味。

三喜拆老屋盖新房。那时,我们全家八口人,住在一间半房子里,楼梯是与邻居两家共用的。为建新房,父母筹划了好几年,并选好了地基。平时省吃俭用,用积攒的钱,购买了木料、石方及水泥等建材。刚杀的年猪,使家里又多了一笔资金。全家在喜添一个新生命的欢乐之中,在老屋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大年初三,在一阵鞭炮声中,我家和邻居伯伯家同一个时辰开始拆老屋,从而告别了旧居。我们一家老少,除爷爷住生产队农具厂外,其余临时住在有世交的阿公阿婆家。那个年代,盖房成本不高,除了支付原材料和木工、泥瓦工的工钱外,其它都是亲友和同一生产队的社员友情无偿帮工,家里只管一日三餐和下午一顿加餐。别人家盖房也是这样。到了秋天,我们家的三间两层的楼房建成。全家搬进了新居,实现了父亲多年的梦想。

己酉年新春过去了五十多年,家里的“三喜临门”依然难以忘怀。

有人说,父母在家在。自爷爷奶奶和父母过世后,弟妹最亲。我也曾经偕妻儿多次回老家,都住在弟弟或二妹家。每次回老家,我们兄弟姊妹五家欢聚一起享受大家庭的幸福。特别是有一年夏天,赶在儿子出国留学前,一家三口回趟老家,看望至亲。因我是老大,想借此机会,把舅舅、舅妈、姨妈,还有弟妹几家,召集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没想到弟弟早就安排妥了,遂我所愿。更让我惊喜的是,那天中午弟弟还订了一个蛋糕,说:“哥,昨天是农历六月初六,是你生日,恰好在回家的路上。今天虽然晚了一天,也算给你补个生日宴。”至今记忆犹新。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兄弟姊妹相伴,如同血脉筋骨相连,永远无法割舍。这是父母在世时给我们留下最珍贵的礼物。手足情深,同气连枝,珍爱珍惜,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