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4年第四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站在历史高度 讲述时代变迁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张佳璇  2025年01月23日08:20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4年第四季度影响力书单如期公布,延续一贯的宗旨和分类,从7个不同领域(主题出版、文学、人文社科、艺术教育、生活科普、财经和童书),甄选出148种图书,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呈现。本书单在向出版机构征集季度新书目的基础上,参考各大新书排行榜,经过多轮筛选而成。欢迎您继续通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阅读周报》、“好书探”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与我们互动,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主题出版守正创新

主题出版如何贴近读者,让读者喜闻乐见,是当前该类图书策划的重点与难点。第四季度主题出版类好书,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面有集中呈现。河北人民出版社的《七十五年画辉煌——长卷里的时代变迁》,用图文“对话”的方式,将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立体、全面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文教、“三农”、婚育、科技、生态、交通、经济、社保8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主题出版图书聚焦国家大政方针及重大工程,将其成果展示在读者眼前。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党智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长期执政》围绕中国共产党如何承载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党群关系“同心圆”等八大主题展开。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减贫学研究》以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伟大实践为学理基础,系统阐释中国减贫学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从学理上揭示中国减贫实践蕴含的理论逻辑和世界意义。《中国工程创造》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精选我国36项古今重大工程,如长城、大运河、“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中国火星探测工程等。每项工程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开篇,以大场景高清图为主要形式,展示工程概貌、重要价值等。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昆山景象》,作家何建明深入昆山考察、采访,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昆山发展事迹,回溯昆山之路“筑路”全过程,书写当前昆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展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昆山景象。

用文学彰显时代变迁

第四季度文学类好书,有多部站在历史角度,冷静讲述时代变迁的作品。花城出版社的《不舍昼夜》,是作家王十月积蕴15年、致敬《西西弗神话》的诚意之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的成长,时间的流逝,以及命运的流变的故事,书写了从20世纪70年代至2023年间近50年的时间跨度内个体生命的历程与时代变迁。《阿包》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一个叫阿包的女人自述她“牲口一样的命运”。她几乎不识字,通过手机语音转文字,再手写誊抄写成这本书,记录自己辍学、被拐卖、被诈骗等经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扬兮镇诗篇》,书写一个虚构的浙西小镇和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的日常和离合,但却真实呈现着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故乡面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天著春秋》是王树增全新的历史纪实力作。作品以夏商至春秋间每一场重要战事为背景,描绘出朝代更迭、王权兴衰、家国纷争、诸侯并起的繁盛历史图景。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雅各布之书》是“文学女巫”奥尔加·托卡尔丘克颠覆常规的野心之作。这部千页巨著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而成,是托卡尔丘克迄今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盛赞为“印象至深”的杰作。

从人文社科书中品读“得与失”

历史长河中,王朝的兴衰、文明的起落、个人的挣扎与成长,无一不体现着“得与失”的循环往复。文学作品是人性探索的镜像,第四季度人文社科类图书中不乏描绘“得与失”的佳作。郭建龙的《失去的三百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300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打,这个历史期间的得失与经验教训。

此外,第四季度人文社科类图书中还有文人学士的卓识与随笔佳作。由团结出版社推出的《寻觅书香:聂震宁阅读新论》,是著名出版人、作家、阅读学专家聂震宁的人文随笔集,收录作者在全民阅读推广与实践方面的最新思考与感悟。全书共分三辑——演讲访谈、寻觅书香、阅读赏析。中华书局出版的《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同时,人文社科类图书中还有开辟新视角佳作,《反思无人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全面思考无人机的开拓之作。书中从技术与战术、精神与心理、法律与伦理等多个角度,审视无人机如何深刻改变着战争的进行方式和行为逻辑。由此,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无人机战争对战争法、战争伦理的全新挑战,以及对未来人类和政治的深刻影响。

除上述提到的主题出版、文学、人文社科类别的佳作外,艺术教育、生活科普、财经和童书类别在第四季度佳作迭出,详情请看“2024第四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