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太行胜境嶂石岩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张文祥  2025年01月15日08:46

寒风翻卷着几片枯黄的梧桐叶,打得窗户啪啪响,街道上各个家族的树兄弟赤裸裸地露出了筋骨,显示着团结与坚强。白毛风裹挟着衰草狂舞,远处灰蒙蒙的大山藏着刺骨的清寒。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思念起盛夏的骄阳,更羡慕在南方的候鸟们的惬意生活。但仔细想来,也正是这四时八节的变换,为人们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生活。

记得今年盛夏,北京城奇热难耐,笑红妹妹在电话中说:“快到我们太行山里住几天吧,凉快着呢。”于是,我们踏上了南去的列车。火车吞着热浪停在石家庄站,笑红妹妹在出站口喊道:“快上汽车,我们直接进山吧。”

汽车似被火球追赶着跑了一个多小时,黛青色的山峦离我们越来越近。汽车一路上行,艳阳下,被各种树木掩映着的村庄不时闪过,矗立在各个村口的巨石分别刻写着它们的名字:虎口寨、野湖泉、上大凡、下大凡……笑红介绍:“当年日本鬼子到处杀人放火,可是到了虎口寨再也不敢往前走了。这里山高林密,大山沟的尽头是难以翻越的屏障。这里的百姓抗日决心大,打鬼子、保家园,还把许多游击队员接到家里养伤。”她的一席话,让我对此地顿生敬意。

这时,车窗外,白色围墙上的几个红色大字“苏家台污水处理厂”引起我的注意。笑红说:“现在嶂石岩成了著名的旅游打卡地,人来得多,环保自然也得跟上。”十几个孩童在公路边清澈的溪流中玩耍,山风挟着清凉迎面扑来。再往前行,道路两边被绿树围绕的新建房舍逐渐多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看到一块丈把高的黄褐色巨石在高坡上竖立,“嶂石岩”三个红色大字刻于石上,衬得青岚苍岭更显刚骨英气。

放眼四望,这是一个由北向南延伸的深邃山谷,西面是断断续续绵延数十里的丹崖峭壁,万丈红崚直抵蓝天。南面的山顶上盘卧着几块形态各异的巨石,也让人生发出许多联想,如“老人对弈”“天蟾下界”“神龟探海”等。

随着太阳偏西,东山被照得一片绚烂。突然,西山的崖壁深处传来“嗵嗵”的鼓声,笑红告诉我:“这鼓声是从天然回音壁传来的。”于是,循着鼓声,我们穿过一片桃园,沿着山间小路钻进密林,溪水在脚下石缝中时隐时现,头顶上的云崖喷洒着玉珠,在涧底形成一泓池水。眼前300多米长的弧形回音壁,就像一个敞开口的大桶,无论在何处发声,它都会不厌其烦地从不同方向做出回应。行走在“大桶”深处,看到路边竖着一面红色牛皮大鼓,过往游人都要敲上几下,鼓声在山间回荡,直击心弦。

嶂石岩村的200多户人家分布在3条沟坡间。夜幕降临,灯火齐明,抬头望去,可接繁星。村街上布满了霓虹灯招牌:翠湾楼、圆梦楼、苑清风、龙源山庄……屋里屋外,人头攒动。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围坐的老人和奔跑嬉戏的孩童。几位老婆婆坐在路灯下的石凳上聊天,问年龄,均八十有余。一位老人看我对路边的石碾、石磨很感兴趣,便说:“它们都200多岁了,这样的物件我们这儿到处都是。”老人叫马玉兰,她邀请我们去看看她现在还居住着的老宅。

跟随老人走进小巷,一个古旧的门楼出现眼前,门两边是一对刻着荷花的抱鼓石。沿着青石甬路前行十米余,是一个圆形的内门洞,走进去,宽阔院子里的几株瓜藤、一畦香韭,在一溜四间山石垒起的老屋的衬托下,生机勃勃。老人说,她的3个孩子都在村里开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火。她和老伴不翻盖新房,是因为这老屋里住过游击队的伤员,如今过上好日子了,不能忘记过去。她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0年初冬的一天早上,乡亲们打开房门,看到街巷的地上全是抱枪睡觉的战士,他们翻山越岭半夜进村,在刺骨寒风中就地休息。乡亲们被眼前的景象感动,纷纷煮粥做饭招待,还把受伤的战士接到家中。“像这样的事,我老娘肚子里多着呢。”老人很自豪地告诉我,她的母亲王小妮今年98岁了,就住在三里外的庄和村。

在村委会门前,我们还见到了刚从几个自然村检查防汛工作回来的党支部书记马爱民,他说:“雨季到了,不能有半点疏忽。”他告诉我们,目前全村有41名党员,都是“一条龙服务”的志愿者,大家在各自的村民小组发挥积极作用,及时解决乡亲们和游客的各种困难。如今,许多夏天在此常住的游客也自愿加入了这支队伍。

第二天,在嶂石岩村调研的赞皇县历史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建军,听说我们要去看望王小妮老人,热情带领前往。出村街沿小路一直向东,仙女石群沐浴朝阳,更加瑰美动人。我们绕田垅、爬山冈,走过一段七转八拐的石板小路,看到一位童颜鹤发的老婆婆正坐在小院里吃冰棍,笑眯眯地看着一个男子在坎下的地里刨土豆。李会长说,这位老人就是王小妮,干活的是她儿子。见有人来,老人热情地把我们往屋里让,她说:“我耳不聋、眼不花,就是掉了几颗牙。这山里空气好,凉快,整天还和山上的‘仙女’在一块,高兴。”老人讲话幽默,腿脚很是麻利,不一会儿就摘回一兜桃子,并得意地说:“这是我十多年前栽的新品种,可甜。”她还说:“现在村里每个月都给老人发钱,我岁数大,得的也多。但这是秘密,不能告诉别人。”从她那浅紫色机绣花上衣、深蓝暗条纹棉布裤的打扮上看,这是一位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老人。

阳光穿过桃李树,给小院洒下一片斑驳,也洒下无尽的幸福与祥和……

此时,回音壁“嗵嗵”的鼓声,仿佛又回响在我的耳畔。我想,冬日的太行,一定也是红崚万丈、光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