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学馆元旦开放,特设“花地文学榜”专柜
来源:羊城派 | 黄宙辉  2025年01月02日09:41

2025年的第一天,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学馆(以下简称“文学馆”)正式向读者开放,并举办了开放系列活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创立的知名文化活动品牌“花地文学榜”也于同日隆重进驻文学馆、设立专柜,向读者重磅推介近年华语文学界的名家名作。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学馆将以崭新的面貌、丰富的藏书和独特的文化活动,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空间和交流平台。

文脉赓续,馆藏近3万册文学类书籍

文学馆位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一楼东南面,总面积近500平方米,以镬耳墙、满洲窗、红木壁灯等岭南元素装饰,营造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彰显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

羊城晚报记者开放首日在现场看到,文学类书籍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涵盖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广东文学等多个领域,从经典名著到现代佳作,从诗歌散文到小说戏剧。不少读者前来文学馆尝鲜,徜徉于文学的海洋当中。

“文学馆的设立,旨在丰富主题馆的基础服务资源,强化服务功能,并提升服务的开放性。”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介绍,从1月1日起,文学馆在全馆率先实行每天开放至21时。未来,省立中山图书馆将逐步延长整个主题馆的开放时间,并增加在文学、艺术和科普方面的资源配置,使读者能更方便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并提供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文学馆目前收藏近3万册文学类书籍,均为近五年内出版,且将持续更新。馆内特设“品读岭南·赓续文脉”主题书展,汇聚广东历代文化名家的传世之作,让读者沉浸于岭南地域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品味广东文坛薪火相传的累累硕果。

此外,文学馆还将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前来进行公益文学交流及阅读推广活动,让读者能近距离与作家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文学的奥秘。

共享荣光,设“花地文学榜”专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学馆专门设置了国内重要文学奖项的作品推荐专柜,包括“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由羊城晚报创立主办的“花地文学榜”也位列其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花地文学榜”作品推荐专柜上,摆放着历届“花地文学榜”年度作家作品,比如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获得者张翎的《归海》、“年度新锐文学”获得者杨知寒的《黄昏后》等;还有历届“花地文学榜”的采访合集《文种花地》,让读者更深入了解作家的创作心得。

“花地文学榜”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于2013年创设,每年邀请专家评委对上一年度在国内出版的华语文学创作进行评选,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新锐文学等六大门类推荐上榜作品。这既是对上年度华语文学创作的总结,也为读者奉献权威优质的全民阅读书单。截至目前,“花地文学榜”已完成了11届的评选,包括莫言、贾平凹、王蒙等数十位国内著名作家上榜。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专职编委陈桥生致辞时表示,“花地文学榜”有幸得到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肯定,在文学馆设立作品推荐专柜,让人感觉到“花地文学榜”与广东文学、中国文学的发展一脉相承、共融共生。本次与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合作是一个美好起点,期待未来能共同引入更多文学活动和作家讲座,与读者共享文学的诗意与荣光。

方家忠馆长表示,文学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共交流平台,而“花地文学榜”又是华南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文学品牌,省立中山图书馆把“花地文学榜”等优秀文学品牌吸引到文学馆的平台上,展示文学风貌,同时也利用该平台推介优秀作品,为更多读者提供与文学家交流的机会。期待未来与羊城晚报有更多合作,促成“花地文学榜”相关活动落地文学馆举办,共同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

作家、作品、读者在此相遇

开放首日,文学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搭建作家与读者交流的平台。

当天,除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还有熊育群、贺仲明、永城等知名作家向文学馆捐赠了《我的一生在我之外》《文种花地》等文学图书共88种118册。方家忠馆长接受赠书,并回赠“赠书感谢状”。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熊育群表示,文学馆的开放给广东作家提供了交流思想、碰撞灵感的场所,也给广大读者提供了接触文学、欣赏文学的空间。作家、作品、读者在此相遇,是一桩美事。

纪录片《百年家国梦——创作纪实》在开放首日活动中首映;在“文学与生活的镜像”文学访谈中,熊育群和贺仲明围绕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展开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在主题为“和AI共存——你会和AI做朋友吗?”的图书分享会中,国内首部AI视角长篇小说《莫莉和森克》的作家永城亲临现场,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对AI与人类共存可能性的思考;文学馆还举办了“书香盈门·文海拾贝”特色集章活动,邀请读者共同见证新馆揭幕,采撷文学精粹。

图 | 钟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