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未来,探索中国科幻的独特魅力 ——《故山松月》读书会在京举行
活动现场
11月21日,“穿越未来,探索中国科幻的独特魅力——《故山松月》读书会”在北京首钢SoReal科幻乐园举行。本次活动由薛定鹅科学阅读携手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阅读与创新指导中心、北京未来科幻产业发展中心、中国出版集团·中版少儿书房、纺织出版社科幻分社、全国少儿科幻联盟等多家出版机构联合主办,旨在通过科幻文学的力量,点燃公众对未来科技和中国文化的想象力。刘慈欣、凌晨、超侠、顾适、简妮等科幻作家,就共同参与创作的合集《故山松月》进行延伸分享,就“中国科幻的崛起”“科幻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未来科技的方向”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近400位读者带来了一场想象力的碰撞。活动由“薛定鹅阅读”创始人、科普作家仟俚主持。
《故山松月:中国式科幻的故园新梦》由程婧波、石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以《山》《松》《月》3部分册的形式,收录雨果奖、华语科幻星云奖、银河奖得主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阿来等56位中国大陆、港澳,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华人华侨中最具实力与口碑的科幻作家,书写故土的科幻作品。56位作家囊括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生人,他们的名字与中国科幻鲜活的历史紧密相连。《故山松月》是中国式科幻的一次重新定义、一声集体宣言,是中国科幻作家在虚与实之间、在历史与想象之间,关于故土与科幻故事的书写。由此也引发了对中国科幻的多重探讨。
刘慈欣分享
刘慈欣在分享中表示,“中国科幻的崛起与国家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三体》的成功是个例,但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为科幻提供了养分。”在谈到科幻与传统文化时,他说,“科幻不应简单地给传统文化披上科幻外衣,而是以科学视角赋予其新的内涵。”关于未来科技,刘慈欣则提醒道,“历史表明,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往往充满变数,突破性的进展或许出现在我们意想不到的领域。”
凌晨分享
凌晨表示,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科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对作家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要求,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更具创新的想象。
简妮分享
简妮也谈及,如果未来意识上传成为现实,人类将迎来形态上的根本变化,那时候的创作将是新形态的人类共创。
顾适分享
顾适认为,翻译者和国际合作为中国科幻搭建了桥梁,批量输出的中短篇作品让世界更深入了解中国的想象力,如果将大禹治水的故事转化为AI洪水管理的故事,也是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结的一种创作,更值得向海外输出。
主持人仟俚
此次圆桌对话不仅是一次中国科幻的思想交流,更是一场激发公众想象力的文化盛宴。从传统文化的再造到未来科技的畅想,中国科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这场活动为读者展示了科幻的多维度魅力,也呼应了薛定鹅科学阅读“用科学与想象飞向未来”的理念。
会后,还进行了《故山松月》签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