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拱墅时光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沈 洋  2024年10月14日08:12

从七彩云南的昆明来到运河之南的拱墅,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一个明媚,一个朦胧;一个豪放,一个温婉。两个半小时飞行的轨迹,也是一次抵达大运河之南人间烟火的过程,很受用、很走心。

这次杭州之行,是作为获奖者去领取一个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新创设、颁奖地永久落户拱墅的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利用下午的时间,匆匆打车赶到西湖,去一睹之前晴天曾去过、现正处于雨中的西湖的朦胧之景。

果真别有一番景致,放眼望去,远处黛青色的小山如水墨画里的写意青山,轮廓在烟雨里时隐时现、时浓时淡,更显出江南小山的神秘与妩媚。西湖之水在小雨点的弹奏下泛起一层淡淡的雨雾,时轻时重、时急时缓,宛若江南女子正在撩拨的琴弦。一起一伏之间,一浪追逐一浪,浩渺烟波层层叠叠荡向远处的湖岸。这不禁让我想起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正好看到西湖边的小食店里在售卖东坡饼,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大碗口般大小,面皮烤得有些焦黄,问是啥馅,店家随口答说是“黑心的”,说完立马察觉表述不妥:“说错了、说错了,里面是黑色的梅干菜。”我和店家都莞尔一笑,这也算是本次西湖之行的一点笑料吧。

断桥上,冒雨出游的人,或驻足观景,或放下雨伞拍照,或交头接耳谈论雷峰塔的故事,感叹许仙和白娘子的动人爱情。偶有泛舟者荡漾湖面,忽隐忽现,给烟雨中的西湖平添了几许人间浪漫。雨中游西湖,别有一番韵味,似乎更能显现西湖积淀的历史况味,亦更能生发缕缕离愁别绪。

第二天一早,主办方安排我们去运河边的历史文化街区采风。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遗产保护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之一,大运河浙江杭州拱墅段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富集、文旅价值丰富。这片不大的区域内,拥有3条(段)世界遗产河道、3个世界遗产点,20余座各类博物馆、21处工业遗存、5条历史风貌街区、34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拱墅运河边的街区走走,不得不令人折服。没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没有一代代人的成风化俗,哪有这泛着青幽光芒的古石板路,哪有带着斑驳印迹的古老建筑,又哪有坐在木板楼门前的慈祥老人那自信、淡定的笑容?

回顾历史,公元7世纪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隋唐大运河。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绍兴和宁波。13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修筑成以北京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位于桥弄街1号附近、横卧大运河上的拱宸桥,以及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也被列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是杭州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桥长98米、高16米,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拱乃拱手相迎之意,古时帝王的住处叫宸,故拱宸有恭迎圣上大驾之意。清代康熙皇帝五次来杭州,乾隆皇帝来过六次,他们都曾在拱宸桥上岸。

拱宸桥共三孔桥洞,中间桥洞最大,可通过大型船只,两边各一孔桥洞,可行小船,桥面呈弧形,向两侧呈缓坡状向下延伸至两边河岸。站在拱宸桥上,抚摸着留有岁月痕迹的石栏杆,真有抚今追昔之感。历史之长河亦如这大运河的流水,一去不复返。想当年,无数运粮的船队往来于杭州和北京之间,大运河上,不知上演了多少人间悲喜故事、演绎了多少灿烂辉煌。直到今天,大运河还是那样的鲜活生动,两岸人家还在生生不息地传承着运河的千年文脉。

杭州民间有一种说法:塞纳河有左岸,大运河有桥西。足见桥西在杭州人尤其是拱墅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文化地位。2023年,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走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登云路、桥弄街,有一种穿越之感。身着传统服饰的一众女子走过面前,那高高的发髻和韵味十足的汉服或旗袍,把她们衬托得更加亭亭玉立、端庄自信。沿河民居多为木楼青砖瓦顶,小小庭院左右相连,参差错落。门店里要么经营笔墨纸砚,要么卖当地的特色小吃、冷饮点心或油纸伞等文创产品。走在这些古老街巷中,真正能够感受到江南小镇的古味、韵致,可谓一步一景、一屋一味。

那些近现代工业遗存,则证实了桥西工业文明的深厚积淀。桥西街区兴于清末民初,因位于京杭大运河、拱宸桥西岸而得名,总面积达7.29公顷。拱宸桥一带曾是杭州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保留了大量的厂房和仓库,如今大多被改造为博物馆。

据介绍,拱宸桥地区目前有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以及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五大“国字号”博物馆。其中,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尤为有名,是全国最早系统介绍与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杭州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也很有意思,其前身为通益公纱厂,保留了建筑的传统木梁结构,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手工体验基地,集互动教学、非遗手工体验和民间技艺表演于一体,馆内有竹编、油纸伞、造纸术等近20项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技艺体验,推动了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活化”。

此外,拱宸书院、大运河紫光檀博物馆、小河公园、大运河数字影像馆、浙江徐门琴馆、仝仺美学馆、方回春堂等历史人文景区景点,还有夜晚大运河上以宋词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实景演出《如梦上塘》,都可圈可点、如梦似幻,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