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平沙落雁 苍穹精灵
来源:阿勒泰日报 | 刘妍  2024年09月27日20:31

雁鸣、旷野、隽永、留白,这是古琴曲《平沙落雁》给“大头”的感受,也是阿尔泰山动植物给我的画面感。积雪一化,雁鸣声声,萧瑟的冬季即将告别,“万象更新图”粉墨登场……阿尔泰葱、阿尔泰大黄、阿尔泰大戟、阿尔泰地蔷薇、阿尔泰独尾草、阿尔泰多榔菊、阿尔泰飞蓬、阿尔泰狗娃花、阿尔泰百里香、阿尔泰郁金香、阿尔泰藜芦、阿尔泰野青茅、阿尔泰异燕麦、阿尔泰溚草等。有行走的“活地图”之称的海鹰教授立即掏出纸和笔,在上述阿尔泰山“土特产”14种植物后哗啦啦又添加了27种道地植物:阿尔泰羽节蕨、阿尔泰铁脚蕨、阿尔泰蝇子草、阿尔泰金莲花、阿尔泰毛茛、阿尔泰牡丹草、阿尔泰葶苈、阿尔泰䊯芥、阿尔泰牡丹草、阿尔泰棘豆、阿尔泰野豌豆、阿尔泰黄芩、阿尔泰堇菜、阿尔泰瑞香、阿尔泰假狼毒、阿尔泰鹿蹄筋、阿尔泰马先蒿、阿尔泰忍冬、阿尔泰乳菀、阿尔泰橐吾、阿尔泰蒲公英、阿尔泰莴苣、阿尔泰黄鹌菜、阿尔泰羊茅、阿尔泰早熟禾、阿尔泰鹅观草、阿尔泰灯芯草。动物的还有,阿尔泰真鱥、阿尔泰林蛙、阿尔泰隼三种,共44种动植物。以某个地名命名的动植物数量之多,实属罕见,足以说明阿勒泰是动植物的天堂、动植物学家眼中的“基因种子库”。

(一)

周末,我突然想起美院的女友。好久没她的消息,不知近况可好?顺路去蹭顿饭,摆个“龙门阵”,聊聊最近的读书心得。真没想到,早年喜欢蒲吧、蹦迪的女友,竟然追求学术,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闭关研究学问,人前教授。人后的“教授”究竟在忙乎什么?好奇心驱使我不打招呼,突然“空降”。

“在吗?”伴随着急促的敲门声,好一阵儿内屋没声响。我锲而不舍加大力度,“快开门,本尊降临。”屋内,拖鞋声、凳桌碰撞声、由远及近的应声,门一开,女友睡眼惺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突如其来让她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相聚的喜悦。

科技很发达,人与人联系方式的选择性越大、朋友圈半径越大,人,往往不愿多与他人亲近,有意无意保持距离,留有余地和边界感,久而久之,倍感孤独、寂寞!打破常规,或如天兵天将般出现,也是一种莫大的缘分和福气!

看着女友手忙脚乱地泡茶,我四处打量着她的闺房。花瓶、挂件、沙画,小东西可真不少。“许久不见,多了不少藏品,还有汝窑的瓶瓶罐罐。”对方一个劲儿“咯咯咯”笑:“你可真是鬼子进村,眼尖得很……”女友嚷嚷着做个饭,早饭、午饭一起解决。突然间,我看到客厅与房间连接的过道上摆着一架古琴。我放下茶杯,走近,定睛一看,还真不错,是个老物件。女友说,两年前常在公园走走,练八段锦,与一群古琴爱好者志趣相投。玩着玩着,她竟“爱屋及乌”般萌生拥有古琴的想法。“人是奇怪的动物,一旦有了念想,那是着了魔!”拥有古琴的念头,自从在心田种下后,不用浇水施肥,某天就会破土发芽,而女友也不是将就的人——对待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成。她从了解古琴的前世今生开始,先是和联谊会的一群先生做朋友,有事没事一起聊琴。在此期间,学习能力极强的女友,对如何鉴别一把好琴、如何识别五线谱、如何弹古琴,一套又一套门门道道摸得清清楚楚。老先生们见女教授如此爱古琴,耳根子软、心更软,经不起软磨硬泡,转让!古琴,先生是忍痛割爱,女教授是心头至爱。从此,她过上了“隐世”生活,除了到学校授课之外,基本不外出。

“来来来,听听我弹的《平沙落雁》……”蹭吃蹭喝的我,自然要给女友面子,装着很认真、感兴趣的模样,站在一旁聆听。

(二)

古琴,又名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有着丰厚的音乐传统和文化底蕴——在华夏文明与漫长历史长河中,受中国哲学思想浸润,集“儒释道”思想于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道家思想,自然而然“附体”于古琴。古琴之所以“古”,只因其处处清雅、别致,撩动每根琴弦,均是人心的镜像。靠近人心容易,走进人心却不容易!从远古走来的古琴,天生就有这样的过人本领和能耐,音乐通灵、音律同魂、音符共频。古人嵇康、阮籍,因魏晋风度而传世,尤其是嵇康,因善弹古琴而传神。彼时的《聂政刺韩傀曲》、此时的《广陵散》是中国古代十大古琴曲之一,今世人不知,《聂政刺韩傀曲》就是《广陵散》,更不知,这是嵇康行刑前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时的“最后一弹”。嵇康自知生命走到尽头,豁然开朗、两袖清风,心无挂念,索琴弹奏,感慨长叹:“《广陵散》,今绝矣!”

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神鬼传奇说——嵇康好琴,一次,外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身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其约定:“此曲不得教人。”由此,《广陵散》蒙上神秘面纱,多了传奇色彩,徒添趣味!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较为完整;全曲共45段,通篇贯注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嵇康弹的不是琴曲,而是用生命绝唱、绕梁余音告知后世后人——何为魏晋风度、文人风骨、儒家风采!

唐代薛易简所著《琴诀》:“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刘籍《琴议篇》说:“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始乎伏羲,成于文武,形象天地,气包阴阳,神思幽深,声韵清越,雅而能畅,乐而不淫,扶正国风,翼赞王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琴,指古琴。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欢,因此形成了完整的文人音乐体系,与琴结缘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女友说,现有古琴谱160多种,3000多首琴曲存世,是一座古代音乐的宝库。2003年,古琴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门古老的艺术迎来了生机。

“你可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首古琴曲?”我不好意思直言忘记了,“哦哦”着蒙混过关。或许,对女友而言,古琴最大的价值在于净心,难怪能闭门修炼琴艺。

(三)

女友的这曲《平沙落雁》与《广陵散》地位相似,也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早年听过,讲真,印象并不深刻。

前年,在一间化学实验室,边刷瓶子边听“大头”唠叨,讲述他如何喜欢古琴、如何跟随恩师学习……“大头”,是我喜欢的一位化学在读博士的昵称。

“化学分子式由什么构成?”几年前,一男青年侧着脑瓜子,中气十足地问。“不知道!”我不敢直视,垂下头低声回复。“你连这都不知道,怎么了解我们化学人。”这是我与“大头”初次见面时的对答。

确实,不懂行、不懂得常识,如何与被访者处于同一认知水平。我抬起头,认真看着眼前的男青年,大脑门聪明脑瓜,忠言逆耳,却是金玉良言。我心虚地说:“请赐教。”于是,“大头”拿出纸笔,画出几组碳氢分子结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大头”用通俗语言向我解释,何为分子及其作用。一旦分子被破坏了,原物质的性质就会改变。物质可以被“分割”成越来越小的微粒,当成为分子时,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若继续“分割”,其化学性质或物理属性就会改变。“分割”的手段和方式,百余年来都没有太大进步,无非就是“过柱子”。

我对摆满了瓶瓶罐罐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充满了畏惧,之所以生畏,是因为对其无所知!桌面上,挤满了容器、试剂和工具,一口比家用电饭煲还大的锅上,有圆形玻璃容器在转,玻璃瓶狭长的瓶口端连着各种透明的管;锅通着电,电能转变成热能,锅里蒸着、煮着的不是吃食,而是圆玻璃瓶;玻璃瓶中有液体有粉末,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固定和半液体。玻璃瓶不停旋转,保证其受热均匀,添加剂受热,不同的沸点、热点,分离出不同成分物质,满足了科研人员对各种所需物质的获取。

眼前这口锅和圆玻璃瓶,“大头”说,叫旋转蒸发仪。除了会转的锅外,我还对一个大大的玻璃柱十分感兴趣。一次晚饭后,我悄悄来到实验室,想趁着“大头”不在,摸摸瓶瓶罐罐,独自探索一番。可,勤奋的“大头”早已返岗,正站在铁架上,将阿尔泰堇菜浸泡后的液体倒入比人还高的玻璃柱中,随即出现了层次,颜色由浅到深。

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在技法上有墨分五色说:浓、淡、干、湿、黑。砚台加清水研磨后的墨,不光是写字的物质基础,还是“以水调墨”的中国画技法的主要物质基础。在矿物颜料比金子还贵的古代,一般美术家在练习绘画时,都会选择墨。久而久之,聪明的古人,在清水与浓墨之间摸出门道——墨与水的混合比例,与不同度数的纯粮食酒勾兑相似。

“勾兑”一词,酒类生产专用术语,是指经一定工序混合,达到特定香型、度数、口味和特点。此处的勾兑酒并无贬义,闻“勾兑”色变的,大多是现代不法之徒用酒精代替了粮食酒。因粮食的保质期有限,农闲时,古人将富余的粮食经发酵、蒸馏等提纯方式变成酒,固体变液体,有了度数更利于储藏,待到节庆,以备所需。好水酿好酒,水是酒之血。同样,好水亦能调出好墨……

“大头”用心解释着这般为何、那般为何,或许,觉出眼前这个“小白”一脸茫然的心境,便说起了采集阿尔泰堇菜时的情景。

那是仲秋后,时隐时现的雁鸣,由远及近;大雁或三五成群,或彼此照应,自发分成梯队在空中盘旋。突然,其中一只俯冲而下,快速将溪水中的小鱼擒获,随后急促拉高,其远眺如小型飞机,俯冲及拉高角度呈“V”形。或许,这只觅食的大雁提醒了头雁,开始在空中盘旋、顾盼,伺机降落、休整。“每当听到这首古琴曲,就仿佛回到了采摘阿尔泰堇菜时,看到落雁的场景。”“大头”絮絮叨叨向我再三强调,“这首曲自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50多种,有多种流派传世……”我跟前的“大头”仿佛是被科研耽误的古琴专家。化学领域,我虽听不懂,但努力尝试生怕错过,记录每一个专业术语。“知耻而后勇”,实验室内听不懂,课后回家问“度娘”查文献资料。两年后的今天,“大头”的谆谆教诲已所剩无几,但古琴曲《平沙落雁》,我记住了!

(四)

雁鸣、旷野、隽永、留白,这是古琴曲《平沙落雁》给“大头”的感受,也是阿尔泰山动植物给我的画面感。积雪一化,雁鸣声声,萧瑟的冬季即将告别,“万象更新图”粉墨登场……

按照国际动物和植物命名规则,一般是发现地的地名为其拉丁名第二个单词。由此,以“阿尔泰山”命名的花花草草和动物,它们的拉丁名都是“阿尔泰”。有的植物的中文名是“阿尔泰”,但拉丁名不是,这样的命名不能成立;有的虽然中文名是“阿尔泰”,但学名是外国学者的名,与阿尔泰山没有关系,也不能归为同类。

国际规则中明确阐述:以地名命名的动植物,必须是在此地有分布,且其名必须用当地地名才有效——如:阿尔泰葱、阿尔泰大黄、阿尔泰大戟、阿尔泰地蔷薇、阿尔泰独尾草、阿尔泰多榔菊、阿尔泰飞蓬、阿尔泰狗娃花、阿尔泰百里香、阿尔泰郁金香、阿尔泰藜芦、阿尔泰野青茅、阿尔泰异燕麦、阿尔泰溚草。

有行走的“活地图”之称的海鹰教授立即掏出纸和笔,在上述阿尔泰山“土特产”14种植物后,“哗啦啦”又添加了27种道地植物:阿尔泰羽节蕨、阿尔泰铁脚蕨、阿尔泰蝇子草、阿尔泰金莲花、阿尔泰毛茛、阿尔泰牡丹草、阿尔泰葶苈、阿尔泰䊯芥、阿尔泰牡丹草、阿尔泰棘豆、阿尔泰野豌豆、阿尔泰黄芩、阿尔泰堇菜、阿尔泰瑞香、阿尔泰假狼毒、阿尔泰鹿蹄筋、阿尔泰马先蒿、阿尔泰忍冬、阿尔泰乳菀、阿尔泰橐吾、阿尔泰蒲公英、阿尔泰莴苣、阿尔泰黄鹌菜、阿尔泰羊茅、阿尔泰早熟禾、阿尔泰鹅观草、阿尔泰灯芯草。动物的还有,阿尔泰真鱥、阿尔泰林蛙、阿尔泰隼三种,共44种动植物。

以某个地名命名的动植物数量之多,实属罕见,足以说明阿勒泰是动植物的天堂、动植物学家眼中的“基因种子库”。

生态是个有机整体系统,花花草草并不是可有可无。花草所属的草地植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是反映草地生态系统数量特征及功能的重要指标,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变化与稳定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与关键因素,物种多样性可以反映群落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往往拥有更为复杂的群落结构,这种复杂性使得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应对外界干扰,并且提高其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当地形因子如海拔、坡度和坡向发生变化时,土壤、水分和温度等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随着海拔升高,光照、热量和湿度等也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发生改变。

阿尔泰山草地资源十分丰富,布尔津林区是阿尔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拥有丰富的草地类型和植物种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系统的科学家们,除关注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之外,对于跨学科、相关产业链等领域均有所研究。

据专家介绍,目前对布尔津林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等方面,但关于地形因子对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许多研究仅从单一的地形因子对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尚有不足。多项科学研究以布尔津林区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实地调查,选择了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系统分析其对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物种多样性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五)

阿尔泰山丰富的草地资源,其独具魅力的生态系统,是一曲又一曲阿勒泰版的《平沙落雁》古琴曲,是一幅又一幅阿勒泰版的《万象更新图》。茂密旺盛的植被,吸引了许多动物在此“安居乐业”——一种阿尔泰隼深深吸引着我,尤其是它犀利的目光,让我既畏惧又爱。关于隼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也很精彩,有些可以称之为传奇。出于现实考虑,大多数曾经驯隼的猎人都不大愿与陌生人接触。而对于讲述者的兴奋不已与滔滔不绝,事后,我多少会有些疑虑——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可当真!好奇心驱使下,加之不屈不挠的求真探索精神,我终于见到了曾经的阿尔泰隼主人,听到了生动而鲜活的“人隼情未了”的真实故事。

三岁时,生于牧区的波拉提跟着爷爷到深山放牧。爷爷很喜欢飞鸟,常常将所剩食物放置在空地。起初,飞鸟也是试探性的,先是一只小鸟慢悠悠、一步步走到空地边缘,等了好一会儿,自认为安全了,继续前进。当接近食物时,它快速地朝下啄上一嘴,迅疾撤离。如此反复数次,直到确认安全无误后,鸟的同伴才会“冒泡”,停留在空地上觅食。爷爷看到食物短缺了,将馕掰成碎末,更多的鸟会得到食物,所谓的“雨露均沾”。波拉提学着爷爷的动作,将食物弄碎、播撒,久而久之,也对鸟儿有了依恋之情,有事没事喜欢围着鸟转,看其相互抢食的有趣情景。

草场没有路,如果真的要说有,也是牛羊马驼走出来的。傍晚的太阳,眼睛一眨一眨,像一盏信号灯,只要降到地平线以下,夜的大幕就会拉上。乌云贼大胆,死死顶在波拉提头上,一动也不动!波拉提知道,乌云的到来影响了鸟进食的心情,遂,打抱不平,伸手想将乌云捏成“棉花糖”。或许,手不够长、“棉花糖”不够软,他总也驱不散。波拉提七岁时,个头明显高了。爷爷带着孙子爬山,孙子的名字是爷爷起的,寓意深刻,希望孙子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身体素质。钢铁可是需要锻造的,于是,爷爷将每次爬山视为“锻造钢铁”的机会。在大山深处,海拔提升,波拉提从没见过的鸟和植物,争先恐后映入眼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爷爷边爬山、边回答、边思考,真有点忙不过来!好在爷爷熟悉地形,体魄强健,与老人家形影不离的,还有一只名为隼的鸟……

(六)

成年后的波拉提,最怀念无忧无虑观鸟的那段日子。生长于阿尔泰山区的隼,为隼科隼属的鸟类,是猎隼的一个亚种,中型猛禽也;体长50厘米、体重800~1600克,腿、腹部及尾部为棕色。其外形与红脚隼相似,气势逼人、无比凶悍。爷爷的隼,是山里一场大雨后,泥泞路上拣的。或是狂风暴雨将其巢穴击落,雏隼尚幼,翅膀无力,只能待在杂草中。幼隼的父母不见踪影,若任其不管,估计很快会被其他动物猎食。善良的爷爷将幼隼拾起,揣入怀中。原本一直抖动的身体,慢慢抬起头,但因太虚弱仍睁不开眼睛。爷爷掰开幼隼的嘴,将随身携带的马奶酒,小心翼翼地倒了一小口。马奶酒珍贵,即便是爷爷最疼爱的孙子,也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如此这般,幼隼跟着爷孙俩下了山……日子一天天渐逝,隼的食量越来越大,尤其爱吃肉。爷爷爱隼胜过爱自己,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留着给隼。家人对爷爷的这种做法,多少有过埋怨!渐渐地,隼长大了,扑腾扑腾喜爱在空中撒欢——常常会猛地朝地面俯冲,虏获猎物后,再次急促地朝天际飞去。

爷爷养的正是阿尔泰隼,这种隼双爪极为有力——人的手臂必须戴上厚厚的护套,方可让其站立。隼有个特点——人的手臂处于松弛状态时,它相应自若;若人一旦紧张,如手臂握紧拳头或神情有些慌张,敏感的隼会将人的手臂抓得更紧。蒙面的隼,仅是隔空靠着爪子就能感觉到人内心的想法,说来,真有点神奇!爷爷的隼为雌鸟——额白,顶灰有黑色纵纹,背及尾灰,尾具黑色横斑;喉白,眼下具偏黑色线条;下体乳白,胸具醒目黑色纵纹,腹有黑色横斑;翼下白色并具黑色斑点。

某个夏天,爷爷带着波拉提和隼进山,“喂,你该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了!”爷爷边说,边将隼的口罩解开,隼朝着苍穹飞去……回家路上,爷爷不声不响,进屋后,饭也没吃便躺下了。“次日晨,隼又出现在院子里。”爷爷连忙跑了出来,望着隼,喜极而泣!隼安静如常地站在爷爷的手臂上,一动也不动!

隼是极为珍贵的猛禽,处于鸟类食物链顶端。一个地方的动物处于食物链的越高端,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系统越完善、越高级。

一周后,爷爷又将隼送回了山里。“好几次我和爷爷进山,总有只隼在高空盘旋。”波拉提说,爷爷抬头看了许久,两眼泪汪汪……爷爷说:“隼通人性,是苍穹精灵,它属于阿尔泰山、属于蓝天白云。”波拉提说:“当自己有了子女之后,才理解了爷爷。对待子女或朋友不能自以为是,要适度留白,给对方成长的空间,归还属于它的一片天地。”

广阔的阿尔泰山胸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足以包容阿尔泰隼,给予它无限空间和可能。天地之大,如古琴曲那般悠扬隽永,任精灵翱翔于苍穹之间!

(本系列撰文特别鸣谢学术支持单位及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 潘伯荣教授;新疆师范大学 海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