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在蓉启动
7月26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支持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中国作协、成都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科幻世界、八光分文化、赛凡科幻空间、成都市科幻协会等科幻机构、媒体代表出席新闻发布会。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阿来介绍了大赛奖项设置、评委组成、参与方式及后续成果转化等内容。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席李晓东致辞。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大赛组委会主席辜学斌,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廖冬云现场见证签约仪式。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张弛介绍大赛背景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幻之都的未来规划。新闻发布会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大赛组委会副主席梁平主持。
大赛在蓉正式启动,组委会向所有华语科幻文学创作者发出参赛邀请,期待从全球范围内发掘和奖励优秀华语科幻作品、作者及科幻游戏、动漫、影视等相关从业者。
组委会评委会大咖云集
发布会现场,梁平介绍,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担任组委会名誉主席。
同时,大赛还成立了以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任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苏童、中国作协科幻文学专委会主任刘慈欣和世界科幻协会品牌保护委员会相关成员为副主席的评审委员会,全面负责参赛作品的评选工作。
李晓东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大赛的美好祝愿。阿来介绍,“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常设九大奖项,视难易程度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其中,文学类项目6个,包括最佳长篇科幻、最佳中篇科幻、最佳短篇科幻、最佳科幻影视剧本、最佳科幻游戏剧本和最佳科幻漫画作品;机构和个人类项目3个,包括最佳科幻文学机构、最佳科幻新人作家和最佳青少年科幻作家。
参赛作品采用推荐制,由国内知名科幻从业机构、个人向大赛推荐。获得推荐的作品在通过筛查环节后进入评比阶段。
进入评比阶段的作品将先后进行初赛和决赛,评审委员会将分别成立初赛评选小组和决赛评委团,其中初赛评选小组由科幻作家、编辑、影视及游戏业从业人员、科幻产业界人士组成。
决赛阶段,由评委会主席、副主席与首席评委共同组成共计12人的决赛评审团。决赛首席评委共8人,包括著名作家徐则臣、王威廉;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韩松、何夕;中国知名科幻学者、作家吴岩;《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王红卫。
决赛评审团通过排序复选制进行单轮投票及多轮计票,评审出各项目优胜作品。同时,保留奖项空缺的可能性。
据悉,组委会将于近期发布《“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参评作品征集公告》,公布详细评选范围和参评条件细则等信息。大赛相关成果暂定于金秋十月在成都发布。
“邀请函”光波射向天空
发布会现场,成都传媒集团董事长、大赛组委会副主席母涛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四川能投亚信、三体宇宙就“天问”科幻文学大赛签署相关合作协议。阿来、李晓东、辜学斌、廖冬云、张弛现场见证了签约仪式。
最后,在全场观众的见证下,嘉宾们一同登台,向全世界发出“天问之约”——大屏幕上,充满科幻想象和探索未知的大赛邀请函以光波的形式射向天空,邀请所有勇于创想的幻迷,加入“天问”这场跨越时空的科幻盛宴!(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