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国家战略性影像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许 莹  2024年06月04日17:15

5月31日上午,“国家战略性影像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国家战略性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项目推进会在京举行。

本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电视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论坛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教授等学界专家出席会议。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研究员,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教授,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程樯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陈军教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胡智锋教授主持。

胡智锋教授对项目的进展以及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介绍。他梳理总结了课题组自去年10月项目开题以来所做的工作,包括完成了对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等机构的实地调研工作,与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的领导、专家进行专访、座谈。课题组目前在权威学术期刊、报刊上已经发表了16篇阶段性成果文章。之后,胡智锋教授布置了课题组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包括就之前的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继续开展相关领导、专家、艺术家的访谈工作,计划撰写并发表系列专题文章等工作安排。

随后,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对各子课题近期研究工作作汇报,并规划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丁亚平研究员指出,梳理与挖掘国家战略性影像的历史脉络对于国家战略性影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程樯教授认为,国家战略性影像要通过共通、共情、共赏、共识来展现人类文明的共有价值。陈军教授认为,要重点关注新技术对影像生产与传播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影像革新将会是子课题未来研究的重点。张红军教授指出,国家战略性影像的国际传播研究应当牢牢抓住中国话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关注国际传播的实际效果,以此提升国际传播的精准度。

在了解课题组当前的工作进展与状态后,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课题组成员的现阶段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同时也指出未来项目研究的难点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对项目研究的框架、目标、路径以及预期成果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贾磊磊研究员认为,该项目涉及的命题繁多,应当特别注意各命题之间在学理和逻辑上的严密性,共同支撑项目的整体研究。皇甫宜川研究员强调,项目研究要有问题意识,要将创作与传播结合起来进而探讨国家战略性影像如何回应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大命题。王海洲教授从观念改变、内容创新、形式赋美三个方面为课题组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面。

胡智锋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专家意见做出回应,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切中了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对项目的进一步深入与展开具有重要价值,课题组对专家意见表示充分认可与接受,未来课题组将以科学严谨、大胆创新的态度继续积极推进项目的各项研究工作。另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的相关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