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竹,破土而出的强劲力量 ——评清溪村纪录片第五集《茂竹绘“丰”景》
这是竹,更是海,它碧波起伏、苍莽绵延,如力量的迸发,也似前行的豪迈……不论是大气航拍,还是精微特写,镜头下的清溪村,一片竹林,一根修竹,都给人带来无尽的启示和感悟。
千百年来,竹扎根于诗书词赋、文人笔墨中,以高洁、清逸、坚韧的意象与人们的精神和心灵相依相映。千百年来,竹也在清溪村投下稠密浓厚的绿荫,它走入烟火,与茶叶一道,为村民求温饱、强家底,成为村里的传统产业。曾几何时,在村民眼里,竹是真实的,也是尴尬的——大作家周立波当年曾替村民算过一笔账:“三根竹子,抵不过一个零工子”。透过镜头中的黑白影像资料,我们看见了光阴的深邃和旷远。
时代潮涌,征程新启。在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命题下,拥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统产业根基、绿水青山的清溪村,再一次引人瞩目:以文化产业引领和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起“泛清溪”发展格局,推行“文化+农业+科技+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同向同行的整体合力,共同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为此,不论是群体还是个体,也不论是故乡人还是他乡客,人人都在思考、探索和生动实践着。透过镜头,我们感知到了人心振奋,感知到了时代在清溪村的脉动和感召。
从传统竹产业转型升级到智慧农业深入民心,从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先到乡村剧院、书屋和各类文化活动的火热兴起,稻虾共养、数据种田、文旅融合,这些乡村产业新业态在清溪村势如破竹、节节高歌。继周立波《山乡巨变》以来,多年后的今天,文学再一次打开了进入清溪村的新通道,跑出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新赛道。文学、生态、产业、科技在清溪村结出了果实,这是一枚洁净、多汁、甜美的果实,闪耀着文学村庄的明媚光亮。
绿苔新泥,陌上清风。在对产业强带来物质富足、文化兴带来精神丰富的逐层展现中,我们不难发现,镜头给了新型农民这个群体更多观照和生动解读。73岁的夏曲辉是村里的竹席第一人,曾带领几百户人家靠制作竹席起家,他喜爱新鲜事物,爱折腾。这一天,谢曲明特意赶来看一台农药喷洒无人机。他不停地追问和思考。看一眼,又歪头再看一眼;摸一下,又俯身再摸一下,觉得那么不可思议又那么令人叹服。当种地全部实行机械化,村民谌佑飞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对数十台机器如数家珍,成了清溪村的“钢铁侠”。诚如周立波当年与农民们交流时说的:“读书有味,种田也有味。”谌佑飞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他坚信种地的未来是智慧农业。周立斌是无人机手,在管理清溪书屋时深受文学熏陶,每天晚上与清溪村村民赵赛兰痴迷于排练自创小剧《逛清溪》。这位集技术、创业、文艺于一身的青年在接受采访时,话语和眼神里流露着自豪和愉悦。镜头把这群新型农民的坚持、信念、热情、执著淋漓尽致地呈现,让我们看见老中青几代人在乡村振兴中的蝶变新生。在他们身上,乡土文化得到了继承、重构与弘扬。
镜头还聚焦“到清溪去读书”研学活动,一群青春飞扬的大学生在清溪村流连忘返,品读喜欢的文学作品,探讨其中深意和所思所得。在这里,年轻一代用自己赤诚的文学情怀,接续起心怀天下的文学传统。同样,翠竹笼罩的小径上,一群孩子在清溪村探寻发现,他们朗诵《竹石》时亦如破土春笋,稚嫩童声滴落在片片竹叶上……文学的无尽启示和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在清溪村绵绵不断,也正是这样的镜头语言提高了纪录片的精神亮度。
文学培植了一代又一代清溪人的赤忱情怀,丰富了清溪人的精神世界,更鼓舞了清溪村做大做强产业、富足鼓足钱袋子的发展底气。站在新的高度,当目光随着镜头掠过清溪村的山川旷野、房舍田畴、高桥通途时,仿佛有一股锐不可当的前行力量,一种激荡人心的崭新希望,再一次地扑面而来。
作者简介
陈丹玲,贵州人,1982年生,铜仁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