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盏盏明灯,照亮前路 ——评《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第四集《明灯照初心》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肖雯  2024年04月12日10:30

在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第四集《明灯照初心》的开头,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尘封的影像资料并未褪色,它们见证着周立波在清溪村的生活场景,观众依然可以从中回想那些激情澎湃的日子。

1955年,那是一个文学勃然生发的时刻。时年47岁的作家周立波携家人回到故乡益阳。与此同时,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在开展。在清溪村,他完成了从“作家周立波”到“农民周立波”的转变。夜深人静时,在一盏煤油灯下,周立波见证着、记录着这场变革,写出了《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一批佳作。随着镜头调转,黑白的画面逐渐丰富起来。室内的明灯亮起,这个曾经见证光辉历史的灯盏如今已显得陈旧,但它依然完好地悬挂于周立波故居的墙上,这是乡村对于文学的铭记。当轻快的音乐响起,一幅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画卷正在先生故居的窗外展开。跟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向外,视线缓缓升高,我们俯瞰这座因文学而闻名的村庄全貌,豁然发现如今的清溪村已是遍地灯盏、灯火通明。

明灯再度亮起是今夕沧桑巨变的诗意表达,不仅联接了观众对于文学精神照亮“乡村希望之光”的想象,同时也直接点明了本集党员干部以明灯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照亮乡村发展之路的主题。

文学村庄的升级需要从上而下的科学规划和整体开发。当镜头掠过明净整洁的道路、绿荫萦绕的屋舍,远处盛开的油菜花田与参加大会的人群相映成趣。一场事关村民建房的重要会议正式开场。在本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无疑是这场“屋场大会”。

仔细揣摩镜头调度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村干部们与来自城市的规划专家讲着来自官方的“话语”,但有趣的是他们并不是大会的绝对主角,更多的时间里他们在引导和倾听,更多的镜头被用于展现与会村民的畅所欲言。这不禁让我产生了很多有关文本的联想,在《山乡巨变》中,村干部邓秀梅、李月辉也曾经历“深入”的过程,他们走家串户、与群众互动、博弈,用新鲜活泼的“口头的话”将合作化运动的好政策传递到各家各户,让基层民众能够顺畅地理解和接受。

在小说中,周立波对于合作化建设日常进行了文学性的提取。而在纪录片的镜头中,将画面视角对准村民,则是试图将人的真实精神样态摊开。村民们各种各样的“话”生动地呈现出他们对于拆屋重建的观念差异与分歧。相对于文学村庄的顶层设计,村民对于住房有着更实际的考量。纪录片将文学文本尚不能即时捕捉的细微情绪记录下来,将文学与现实难题的角力公之于众。不断切换的“人”与“话”也避免了旁白这一叙事主体“自说自话”造成的话语垄断,极具现实价值。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屋场大会既是村委会繁忙工作的缩影,同时也是清溪村创新乡村治理的有效探索。受篇幅影响,制约发展的更多难题可能仍在镜头之外,正如旁白所言,村庄的发展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更多的智慧,考验着年轻一代的管理者从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干部的思想转变。在本集纪录片的后半段,我们得以随着镜头的调度对清溪村的村干部们有了更多的了解。“85后”欧阳鹏深受周立波精神影响,自毕业后便选择来到清溪村,从修复作家故居做起,一干便是十余年。满头白发是他将青春写在大地上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清溪村始终坚持筑好凤凰树,引得凤还巢。湖南省人大代表、“90后”青年邓旭东就是返乡青年的代表之一。他选择用短视频和直播宣传家乡,改造家庭农场,发展生态农业。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在外发展的游子自发担当起乡村建设者的重任。对新一代清溪人而言,周立波和《山乡巨变》已经不仅仅是故乡历史中的一段文化记忆,更代表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饱满的理想与激情热情拥抱社会主义的宏大理想和精神追求,如同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前方的道路。

看完全片,我不禁再度回顾村落四周,冬去春又来,溪水潺潺,屋舍俨然,一片春风宜人。一盏盏明灯亮起,璀璨的光芒将巨变照进现实。如今的清溪村正走在文学乡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也将在未来接力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作者简介

肖雯,安徽淮北人,有文章发表于《文艺报》《中国校园文学》《中华读书报 》等刊物,现为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