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喇叭沟的孝星
来源:北京日报 | 林浩 陈桂玉  2024年03月14日08:35

“九寨沟,喇叭沟,天下没有比这再美的沟。”

——来自北京市喇叭沟门满族乡的歌

到过喇叭沟的游客都会禁不住大呼:“哇!喇叭沟的风景简直跟九寨沟一样美!”

地处北京市最北端的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千岩万壑林海茫茫,是生物多样性的王国。满山遍野的白桦树、紫桦树、高山杜鹃、落叶松等花草林木,将这条百余里的喇叭沟装扮得像诗一样美。

最美的,还是喇叭沟人。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不论二叔招惹多少麻烦,王玉静只能默默忍受,她一脸无奈:“谁能跟个病人计较?”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今年41岁的王玉静是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村民,她的家是个不幸的家庭——她的父亲王加臣患先天性智力障碍、二级残疾;母亲潘守芹先天聋哑、患智力一级残疾和多重残疾;未成家的二叔王加义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因爷爷早年去世,家里家外都由奶奶彭殿芝一人操持,年过古稀的老人已无力支撑繁重的家务,能挑起这个家的,只有当时17岁的女孩王玉静了。

那时,王玉静刚初中毕业,班主任对这个爱徒充满期待。她是班里不可多得的优等生,不但学业好,而且品行端正、乐于助人,是个前途无量的好学生。

前途?一个来自穷乡僻壤的女孩该有怎样的前途?王玉静有过烂漫的遐想。她在一篇作文里写道:“……我要读高中、读大学,将来像苍鹰一样飞到北国南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勿怪小玉静的幼稚与“狂妄”,我们当初不也曾如此浪漫过?初中毕业,二八年华,正是充满理想的年龄啊!

然而,王玉静有个人见人怕的家。这个不幸的家如泰山压顶,压得小玉静喘不动气。前途?理想?那都是肥皂泡般的梦。

命运之神没有怜悯之心。眼见奶奶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三个残疾的父辈需要照料。几经痛苦思虑之后,小玉静一咬牙、一跺脚,丢开她百般依恋的书包,义无反顾地放弃读高中的决定,用她稚嫩的臂膀挑起操持家务的重担。

摆在小玉静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是一日三餐。原本平常、随意的家常饭,在这个家却有“特殊要求”——奶奶咽喉有恙,只能吃流食;父亲喜欢喝点儿,顿顿要有下酒菜;母亲牙齿不济,饭要软、菜要烂;二叔患严重胃炎,忌冷、忌辣、又挑食……且不说十几岁的孩子,就是巧妇高厨,这等“众口难调”也够人受!

奶奶是小玉静的“厨艺启蒙”。几经调教,她勉强可以应付,却另有麻烦缠身——智力残疾的父亲、二叔经常村里村外四方云游。一次做好了午饭,王玉静好容易找回二叔,饭菜已经凉了。二叔忌冷又急食,王玉静正回锅,二叔就发了脾气,她不能跟病人计较,只好忍着气,热了饭,二叔又嫌大米粥不够稠,要再升火熬煮……

一日三餐,一年365天,几乎顿顿如此,天天折腾,“家常饭”不“家常”。未成年的小玉静怎堪重负?她常躲在被窝里暗自饮泣,怨恨自己命苦,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呀!

最令王玉静难堪的,是她辍学后的那个春节。几名小伙伴登门约她上街。贪玩是孩儿的天性,更何况热热闹闹过大年!可繁重的家务哪有空闲?只见王玉静手忙脚乱热汗津津。原来奶奶高烧在床,喂饭、喂药、接屎、接尿,她连一声过年的问候都顾不上。小伙伴大惑:“玉静姐姐大年初一也不得闲?”

命运不可改变?王玉静改变的是她对命运的态度。当时身高刚1.50米、体重不足40公斤的小玉静,责无旁贷地成为这个苦难之家的顶梁柱。

麻烦接踵而至。让王玉静最打怵的,是她的二叔。

一天凌晨2时许,正在酣睡中的王玉静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乡派出所民警找上门来——王玉静患精神残疾的二叔王加义夜里驾摩托车外出,到一家私人加油点买了两桶汽油,在回家的路上与一辆大货车相撞。

作为监护人的王玉静,先到交警队协助处理了事故,又到急救中心看望受伤的二叔,再陪他到怀柔区司法鉴定中心做了精神鉴定,还要配合警察调查两桶汽油的来由……

其间,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家外还要应付撞车的事,王玉静一根肠子两头挂,忙得晕头转向。待她从急救中心把二叔接回家,整整耗去半个月时光。

王玉静的二叔王加义,是出了名的“麻烦制造者”——

一天夜里,王加义精神病发,疯疯癫癫到后山砍倒6棵油松,王玉静好说歹说,派出所才免于刑事处罚,罚款2000元;

有一年春节,王加义违反禁止燃放鞭炮的规定,把不知从哪儿搞来的鞭炮拿到村口燃放,被罚款500元;

王加义有时犯病晚上睡不着,半夜起来无端地去砸邻居的门。人家找来,王玉静赔礼道歉;

王加义在超市买香烟,买吃的、喝的,从来都是赊账。每隔一段时间,王玉静就要挨家超市还债……

不论二叔招惹多少麻烦,王玉静只能默默忍受,她一脸无奈:“谁能跟个病人计较?”

一天夜里,二叔突然在王玉静门口大喊大叫。原来他突发急性前列腺炎排尿困难。王玉静赶忙给乡卫生院打电话,找车把二叔送去导尿,值班医生几次处理都没成功。王玉静又找人驱车到100多公里外的怀柔区医院救治。开了药之后,王玉静又赶了100多公里夜路,把二叔接回家。

类似事情,王玉静记不清经历了多少回。村里人理解她的难处,任凭“麻烦叔”惹了多少麻烦,都给王玉静以理解和包容。

生命的确是美丽的,它的美却常常被琐碎的俗物吞噬。

孝道的传承

懂事的浩蕾再也忍不住,扑倒在妈妈怀里大哭:“妈妈,你真的不容易呀!”

时光荏苒,一晃几年过去。“里里外外一把手”的王玉静要承担一家五口的吃喝拉撒,还要忙于应付家外事务,着实力所不及,这个家太需要有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于是,不断有亲朋好友上门提亲。

王玉静长得秀气,性格内向。有人介绍城里一名青年。媒人上门好言相劝:“如果应下这门亲,你从此可以逃出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喇叭沟,过城里人生活。”

“城里”早就是玉静的向往。从电视节目里看到的繁华,早让这个生在穷乡僻壤的女孩艳羡不已。然而令媒人不解的是,王玉静只一句“俺喜欢穷山沟”,给婉拒了。

王玉静孝顺、能干,远近闻名。满族乡有个创业有成的青年,有车、有房,生活宽裕,只想娶个贤内助,于是托人上门求婚。邻居为她高兴:“玉静嫁过去,那可是‘掉进福窝里’。”

有车、有房,这是多少姑娘张口就要的“条件”!媒人拍胸脯:“这门儿亲一准成。”劝嫁的邻居进进出出,王玉静就是不开口。

不嫁城里,不喜有钱,莫不是王玉静计较年龄?邻村有个壮小伙儿,长得帅气,22岁,正与王玉静年龄相当。这小伙儿对玉静青睐有加,声言“非她不娶”,却是一厢情愿。王玉静只说:“俺配不上。”断了这门婚事。

这不嫁,那不嫁,王玉静太过挑剔?有人为她错过机会惋惜,也有人怪她“不知天高地厚”……

2004年盛夏,王玉静家的院墙被大雨淋塌,找来瓦工修缮。

帮工中有个叫祁东利的青年,朴实、能干,被王玉静看在眼里。几天下来,经过沟通,祁东利摸透了王玉静的心思。没人介绍,不找媒人,他自信满满地主动上门,大胆表白。

有人说闲话:“祁东利难道没有自知之明?”讲条件,比起前几次的提亲他应该自叹不如;论年龄,他比王玉静大6岁,那个年代也算“大龄”了;看家当,那三间茅屋能值几文?

祁东利比谁都明白:家,是王玉静的“魂”,是她不离不弃的坚守,也是她的一切。把这个家打理好,是王玉静真正的追求。善解人意的祁东利愿意不辞辛劳,他想给王玉静加一副肩膀。

“东利明白俺的心。”王玉静喜上眉梢。交流时,王玉静要他做“上门女婿”,祁东利提出“子女要姓祁”。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喜结连理。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爱之相知,贵在相惜。那些把房子、车子、票子视为神明的婚姻,大都不会长久。

如今,他们夫妻儿女双全,这个不幸的家透进缕缕阳光。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里,作为父辈,他们该怎样将“孝老爱亲”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正待王玉静和她的丈夫苦苦思考的当儿,家里发生了戏剧一幕——

王玉静的奶奶因感冒引发肺炎住进医院。由于发病突然,送医时王玉静的父亲和二叔不在跟前。

忽然不见了母亲,老人的俩儿子急了。他们挨门逐户打听母亲去了哪儿?由于智力残疾,任凭乡亲怎么解释,两人总也听不明白,急得他们团团转。王加义还给人下跪求告。

老人病愈出院。见了母亲,兄弟俩情不自禁抱住老人大哭,咿咿呀呀地埋怨母亲住院不告诉他们。第二天赶集,兄弟俩到集市买了香蕉、橘子等水果,回家后争着给母亲吃。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就算智力有残疾,也有本能的孝心!

每当这种时刻,王玉静夫妇都要把女儿祁浩蕾和读小学的儿子叫到老人床前,让他们亲眼所见,感同人情冷暖,见识后辈孝道。

王玉静的长女祁浩蕾不解:“二姥爷不是咱家的人,为啥要管他?”尽管妈妈一再解释,都难以磨灭小浩蕾对她这位“疯姥爷”的怨恨与嫌弃。

一次,王加义突然发病,无端抓住王玉静的头发往狠里打。小浩蕾抱住妈妈,也遭暴力。这种家暴在这个家屡屡发生。小浩蕾恨透了她的“疯姥爷”。

事过之后,浩蕾见妈妈理理头发,鼻涕一把泪两行地把饭做好,二话不说,领着她就去给隔壁的二叔送饭。懂事的浩蕾再也忍不住,扑倒在妈妈怀里大哭:“妈妈,你真的不容易呀!”

母慈子孝。小浩蕾明白了妈妈的苦,也读懂了妈妈的伟大。妈妈的做法让她懂得了“百善孝为先”“孝心大于天”的道理。她理解妈妈的艰辛,从此转变了对“疯姥爷”的态度。

花蕾含苞待放需阳光雨露。妈妈的榜样如知时节的好雨,给了小浩蕾润物无声的影响。打那时起,祁浩蕾化怨恨为亲情,变嫌弃为尽孝。每当妈妈做了饭,她都会自觉带上弟弟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二姥爷饭桌上。遇上二姥爷发脾气,她还会做出撒娇的样子,用隔辈的亲情让二姥爷息怒。假日放学回家,小浩蕾还常给老人送去水果、点心啥的。

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无言的传承让孩儿深深领悟。眼见子女由怨恨、嫌弃转变为理解、尽孝,王玉静夫妇感叹:“这弯子转得真不容易!”

“家和万事兴”。现在,王玉静操持家务,祁东利给人替班开出租,祁浩蕾读高中,日子越过越有起色。

真正的“孝星”

原以为“命不久矣”的百岁老人,如今有孙女搀扶,竟可以下床挪动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王玉静的奶奶彭殿芝已98岁高龄。村里人说:“老太太能有百岁高寿,多亏有个好孙女。”听到这话,彭老太总要喜滋滋地夸一句:“俺有个‘好闺女’。”

彭老太拿孙女当“闺女”,这话不是随便说的。

世纪老人历经岁月沧桑,磨练成刚强性格,一直都生活自理,腾出时间帮孙女料理家务。

毕竟奶奶年老体弱,手脚不灵。去年初夏,老人不慎跌倒,导致腰椎骨裂。因年事已高不便手术,只能卧床静养。

“幼儿怕噎,老人怕跌”。奶奶这一跌,王玉静深知意味着什么。回想年幼时,眼见奶奶带着残疾的父母和二叔上山下泊,当爹当妈,维持这个残破的家,多不容易!二十几年来,王玉静一直把伺候奶奶当作治家理事的头等大事。如今老人重伤在床声声呻吟,王玉静心里阵阵酸楚,眼泪潸潸涌出。她自语:“奶奶,孙女有一分力也要豁出,让你老好好活着,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孝敬,孝敬,又孝又敬。奶奶吃流食,王玉静用当初奶奶手把手教会的厨艺,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奶奶做爱吃的米粥、菜粥、肉粥,然后跪在床上一口一口地喂食。奶奶寂寞了,王玉静给奶奶讲小时候拉扯她长大的故事……几个月下来,换得奶奶一副笑脸。

奶奶腰椎有伤动弹不得,大小便只能在床上。每每晚间,王玉静就睡在奶奶身边,每个把小时就喊奶奶解手。有时奶奶便秘,王玉静戴上手套一点一点给奶奶抠大便。为了让奶奶睡得稳,王玉静经常和衣而卧,随时伺候。

“奶奶活一天,就要让奶奶有尊严、有质量地活着。”对此,王玉静孜孜以求。

奶奶爱干净,王玉静把屋里屋外、床上床下拾掇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乡政府来人慰问时大惊:“老人大小便在床,隆冬又很少开窗,屋里竟一点不觉有‘老人味’。”

就在王玉静松口气时,奶奶忽然脸色暗淡神志不清,嗓子眼儿呜噜呜噜,憋得直瞪眼。王玉静知道,是奶奶有痰咳不出,她立即俯下身子,口对口地给奶奶吸痰。接连几日,每隔几时就这样吸一次。后来经过医生诊断,是感冒转肺炎所致。老人病愈后拉着孙女的手,噙着眼泪夸她的“好闺女”。

“闺女”是老人的“小棉袄”。彭老太跌伤半年过去,王玉静身子日见消瘦,老奶奶却一天比一天长精神。原以为“命不久矣”的百岁老人,如今有孙女搀扶,竟可以下床挪动了。

这是王玉静用真情、用她孝老爱亲的日日夜夜赢得的奇迹。村里的老少爷们啧啧称奇:“少见有这么孝顺的孩子。”

是啊!有一些年轻后辈把“孝道”置之身外,有的啃老,有的弃老,有的甚至大逆不道。而王玉静为了敬老、爱亲,放弃学业追求,倾尽一腔热血,献出春春年华,为华夏美德书写了光彩的新篇章。

2021年春,中榆树店村党支部接到乡政府通知:要他们推荐一名“孝星”。

村党支部书记彭兴利未及开会讨论便脱口而出:王玉静。

说到彭兴利,人们常要提起这个被誉为“怀柔三宝”之一的“草帽书记”。他多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中榆树店村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全国文明乡村”。彭兴利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更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有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书记提名,还要开会研究么?但从来“有话大家说”的彭书记还是主持召开了“两委会”,他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郑福银最了解王玉静。她张口一句:“王玉静顾着一个家,挂着一个村。”她介绍说,村里成立秧歌队,王玉静不但积极参与,还常是活动的组织者。秧歌队里大家都说:“少了王玉静,跳不成广场舞。”她还记起一件事:有一次村里植树,她忽然看到王玉静身子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赶紧上前扶住。待把王玉静送回家,只见她身子一软,晕倒在床上。原来是王玉静的奶奶昨夜受凉发烧,她一夜伺候,身体透支。郑主任心痛她:“这孩子累死累活,从不抱怨。”

党支部委员、主管会计彭兴琴滔滔不绝说起王玉静办民宿的故事——2017年王玉静夫妇东拼西借凑齐了20万元,改建了9间民宿,笑迎八方来客。

想法很浪漫,现实很骨感。家中有四位老人急需照看,他们哪里有时间迎客?民宿少有人光顾,办办停停。眼见其他办民宿的村民赚得盆满钵满,王玉静夫妻却连借款都还不上。老会计感慨道:“一个人一时、一日尽孝不难,王玉静二十几年如一日,真不容易!”

……

听着“两委”成员的发言,彭书记用“一个人的孝德影响一个村”,道出他的感慨。有村民婆媳不和,去调解的“两委”干部跑断腿、磨破嘴,几经劝说无效。可王玉静一登门,还没开口,那婆媳不但不争不吵,有的还转怒为笑。彭书记回顾说:新农村改造后,硬件上去了,但邻里纠纷、打牌赌博的事屡有发生。党支部通过“小喇叭”、宣传栏、墙壁画等多种形式宣扬王玉静“孝老爱亲”的事迹,从抓“孝道”入手抓文明建设,村民的精神面貌大变样。往年村干部为调解纠纷的事直挠头,如今他们都快要“失业”了。

推荐会成了王玉静的表扬会。这年冬,王玉静当选喇叭沟门满族乡的“孝顺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