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许苗苗:网络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多维度
 来源:中国艺术报 | 马李文博  2024年03月07日08:41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的《网络文学:互动性、想象力与新媒介中国经验》一文通过评述网络文学发展的互动性、想象力和即时回应社会的突出特点,揭示了网络文学映射的现实社会经验、时代心理变革与当代中国故事。该文前不久获得了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优秀文艺长评文章。围绕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性等问题,本报记者对许苗苗进行了专访。

中国艺术报:许多评论家都有看待网络文学的角度,您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和视角是什么?

许苗苗:我研究网络文学20多年,看着它从一个弱小的争议性概念壮大成如今备受关注的当代文化现象。20多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想象,已经不限于当代文学、通俗小说、青年文化或亚文化领域,其社会价值大大超过文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文学现象,不如说是中国现象更贴切。从网络文学发展中,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文化变革、技术进步和产业经营模式等多方面的探索。因此,我希望我的网络文学研究能够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文本研究、文学研究,做到真正的跨学科、多维度,对于来自社会科学界多个专业的同仁都有参考价值。同时,由于网络文学诞生较晚,研究者较少,在学术生态层级中也相对比较下层,我希望能够更新大家的认识,把网络文学研究推向更高的平台。

我写文章的初衷就是不希望网络文学研究继续处在学术鄙视链底端,希望能在文章里揭示出它超出文学的更宏观的价值和意义;看待视角就是关注它的中国性。把它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来看待,是当代中国这个独一无二语境中出现的,别的国家和文化里出现不了,所以它带有独特的中国面孔,它为世界经济、文化、媒介文艺都贡献了独特的中国经验。

中国艺术报:您从互动性的角度探讨了网络文学相较其他媒介艺术的独特之处,能否谈谈文中提到的网络文学互动带来的口语文化和语体变革?这种“以互动为中心的文学观”作为一种中国经验的意义是什么?

许苗苗:我们大众为互联网贡献最多的内容就是每个人个性鲜活的口语变成了网络上的屏面语,即屏幕上的文字口语,同时网络的次生口语环境还赋予这些文字口语即时互动沟通的能力。在我的记忆里,每年新旧交接之际,各种流行语、新词的总结就是伴随互联网兴起的。网络语言的“破圈”能力极强,让方言突破地域,让行话流传广泛,增强不同群体的共情。而网络文学就是一个贡献网络金句的活跃场所,无论是作者标志性的朗朗上口的句子,还是读者之间的评议,都促进不同方言、口语、颜文字等融合,汇集成日益壮大的“屏面语”。

谈到“以互动为中心的文学观”,目前西方网络上的文学多半是实验性的数码文学,仍然是一个作者设计类似编程文本,读者点击交互。可见,他们强调的互动或交互,还是由精英设计的实验,强调个人主义,是个体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但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互动,有更多的人际互动,比如我文章中谈到的论坛氛围的启发、读者对作者的催促和猜谜一样的竞赛等,我们强调的是主体间性,这是西方电子文学比较缺乏的,所以它体现了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性。

中国艺术报:您的《游戏逻辑:网络文学的认同规则与抵抗策略》一文曾获得第三届“啄木鸟杯”优秀文艺长评文章,能否谈谈5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态势。

许苗苗:写《游戏逻辑》的时候,网络文学还是一个多方力量博弈杂糅的领域,所谓“抵抗策略”即网民借助文化研究中“游击”的方式,在产业主导的文化现象中寻找表达自身爱好和意愿的空间。例如早期网络文学面貌、何种题材获得推荐等,受网站影响很大,一些小众题材得不到好的曝光机会。而网民和作者通过自行传播、二创、提升讨论度等,让原本不受资方看好的小众题材或作者翻红,让原本作为被动消费者的网民获得主动权,他们自行选择的题材获得更多流量和资源。而近5年来,网络文学产业更加庞大,作者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趋势,网站的模式和类型增加,番茄等免费阅读网站、知乎等定制众筹写作与起点等VIP模式的竞争,使得市场细分更彻底,对消费者需求更敏感。看似可选择的多了,实际消费者的主动权反而降低了。

中国艺术报:作为网络文学想象力的“中国基因”,古典文本、“真实”的文物和史书是激发想象的素材资源,您觉得运用传统资源进行网络文学创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许苗苗:运用传统资源创作网络文学时,需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见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现在的网络读者品位都不低,还有不少考据党,即便是穿越、古风,也要有清晰的设定、稳定的价值观,否则很容易被读者摒弃。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分清创造性转化和肆意扭曲、骇人听闻之间的区别。网络文学的想象力到底是自由飞翔、天马行空,还是装神弄鬼、故弄玄虚,说到底并不是学者批评家下的断语,而是网络作者自己造就的。写出有滋有味的中国风并不是堆砌一套生僻字或者古风元素就可以了,因为网络上跟风复制非常容易,通过网络搜集、挖掘、堆砌人人都能做到。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应当受到来自传统文化的滋养。当然网络文学一个特色就是大众参与,起步期的小作者不用束缚住手脚,放心大胆地写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领域,在练习中成长。作为中国人,我们的作品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拥有“中国基因”。但头部作者,应该对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网络作者本身也是偶像化的,成名作者能够得到国际关注,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对传统的态度以及作品中的文化自信表达会更有影响。因此,网络写作的爆款但不限于传统资源运用,都应该摆脱即时冲动的情绪化表达,话出口、句子离手,稍微等一下再点发送,多看几眼读几遍,要意识到读者是一个异质性庞大群体。

中国艺术报:您在研究中为许多网络文学文本找到了社会心理现实的根据,当研究网络文学与现实与时代的关系时,您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着手的?

许苗苗:研究网络文学与现实与时代的关系时,首先是自身研究经历、阅读体验。我阅读、写作、研究网络文学20多年,看着它自身概念、作品形式、文本对象等不断变化。每个时间段的网络文学都有标志性的作家作品,作家的追求和主流面貌,它们之间的区别非常大。

其次是时代主题。我不仅研究网络文学,还参与中宣部、中国作协组织的各类评奖,在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也提过建议。同时我又有在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校工作的经验,了解不同时期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讨论热点,观察到影响网络文学现象的多方力量如何发挥作用,它们之间如何进行博弈制衡。也就是说,网络文学在我眼中是不断生成变化的,这一过程与每个时代的政策监管、文化环境、经济发展、媒体技术甚至学术话语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最后是各个时期不同的青年文化和文艺娱乐形式。网络文学主流参与者依然以青少年居多,且最低年龄不断下移,这造就了网络文学在审美、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不断变化。所以关注网络文学的同时,我也特别关注流行文化和青年文化,关注流行的游戏、电影、综艺、热门话题、新媒介形式、亚文化潮流和网络语言等,总之要窥探不同年龄层不同身份背景群体都在聊什么、想什么、喜欢什么,考察这些特点如何在网络作品中得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