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啸峰《虎嗅》《通古斯记忆》北京分享会:细嗅城市之花,唤醒深处记忆
1月13日,王啸峰短篇小说集《虎嗅》《通古斯记忆》新书分享会在王府井书店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研究员郭艳,《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与作者王啸峰就都市题材的小说创作、当下的城市书写等相关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与现场读者进行了交流,分享会由《青年文学》主编张菁主持。
喧嚣的城市孤独的人,生活或平凡或艰难,每一个人努力在喧嚣中寻求温暖,在孤独中找到寄托。王啸峰专注都市题材书写,落笔喧嚣城市孤独人,发现被遮蔽的生活,心中对善良与温暖的追求。
《虎嗅》是作家以二十四节气为纽带,串联城市生活里普通又动人的小故事的小说集,2023年4月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在世界纷繁的现实中,个体的命运也无法估量,能够指引他们选择的唯有内心坚强的意志。在作家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城市个体不同外表下相似的境遇和情感,随着四季的流转,这些短篇小说就像一幅幅紧扣当下普通人生活又非常接地气的市民图景。
《通古斯记忆》是王啸峰的最新短篇小说集,也是他专注短篇小说创作十年作品的集锦。2023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中二十余篇短篇小说多是城市题材书写,有的是作者俯身看现实,书写城市中的小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现城市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和人生冷暖,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尊与坚守;有的是作者用印象派的表现手法,营造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探索人性的欲望与人心的善恶;有的是作者以少年视角在现实、梦境和历史的记忆里,在象征与隐喻中,找寻时间和空间维度中的隐秘。王啸峰以细腻的笔触,让城市中小人物的悲与喜、爱与恨、挣扎与释然、迷茫与期望,始终有温暖的底色。
分享会现场,张亚丽代表两家出版社介绍了王啸峰的作品特点以及新书出版后市场的反响,作者“不仅用现代主义的手法书写现实生活,营造如梦似幻的真实写出《通古斯记忆》,还俯身观察都市百态,成就了《虎嗅》”。王啸峰是一位对当下生活具有敏感性和思考力的作家,定会出更多佳作。
邱华栋根据个人的创作体验和生活感悟,分享阅读两部作品的心得,“啸峰就像一只文学的猛虎,在岁月里穿行,细嗅蔷薇,给读者带来文学的美感”。他指出,《虎嗅》《通古斯记忆》中既有对人性的敏锐观察,也有对社会万象的吸纳和攫取。他以武术中的俗语类比小说创作,长篇小说如“一寸长一寸强”,有气势;好的短篇小说如“一寸短一寸险”,精妙精巧中取胜。王啸峰以他独有的苏州人的细腻与深思,让作品如同时间和空间的万花筒,传递着诗意的美。
郭艳作为很早就关注王啸峰创作的评论家,分享了她从两本书中发现的诗意与爱。在都市日常的生活和庸常的现代生存状态中,《通古斯记忆》《虎嗅》中书写了普通人的智慧和生存的韧性,既写世情也写人心,通过各色人物生活和工作的场景,浓缩了当下城市个体复杂的生命情感体验,既有张力又有滋养人心的力量。
宋嵩以其对王啸峰作品的细致了解,分析了作者短篇小说创作风格与题材选择的变化——前期的追求迷宫式的虚幻,到现在对日常生活的书写,更关注人的现实的真实的复杂情感,他认为王啸峰找到了这一时期最适合自己书写的题材和主题。
主持人张菁总结道,王啸峰的短篇小说并不刻意追求冲突,他长于在读者常见的场景中,书写我们熟悉的挣扎、孤独、困惑,以及艰难中的努力,作者用他对周围人的体恤、理解和爱,不断打造和拓展读者对世界的理解。
王啸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他说生活“在场”让他的作品成为有本之木,他敏锐地抓住日常,作为小说写作的重点;写作过程中追求诗意的表达,写出趣味;希望让江南成为符号隐藏在作品中,为传递江南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