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发起新的召唤
来源:上观新闻 | 施晨露  2023年12月15日09:00

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华语文学网承办,《萌芽》杂志社、上海市作家协会云文学网协办的“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23~2024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征文”宣布启动。主办方公布了本届征文的25部品读作品,征文时间自今年12月15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

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由巴金、于伶、王元化等发起、筹办,1991年1月成立,多年来致力于现当代文学宝库的发掘和研究。为不断展现当代青年学子与文学前辈的文脉渊源,激活经典,更有效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时发现、发掘出年轻文学评论和文学写作人才,“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征文活动自2015年发起以来已举办四届。大赛组委会从入选《海上文学百家文库》的作家作品中选出25部,在华语文学网开辟专区,提供电子阅读版本,邀请参赛青年学子从中任选一部精读,并撰写具有独立见解的书评(评论、散记、札记、随笔等)。

本届征稿对象为海内外用华文写作的在校高中生、大学生及30周岁以内(以2023年12月31日年满30周岁为限)的青年学子(含研究生)。本届品读书目包括鲁迅《女吊》、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茅盾《春蚕》、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田汉《丽人行》、庐隐《海滨故人》、沈从文《边城》、罗淑《生人妻》、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巴金《将军》、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沙汀《在祠堂里》、张天翼《小彼得》、阿垅《南京血祭》、萧军《江上》、徐訏《风萧萧》、傅雷《傅雷家书》、丽尼《鹰之歌》、师陀《落日光》、萧红《生死场》、贾植芳《人的悲哀》、苏青《结婚十年》、骆宾基《边陲线上》、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和茹志鹃《她从那条路上来》。

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学者,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环节,并采用网络平台对一二三等拟获奖者进行线上笔试、对话语音复试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25篇,入围奖200篇。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将向获奖者赠送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文学期刊《收获》《上海文学》《萌芽》《上海文化》2025全年刊。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将列入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青年评论人才库,作为评论人才梯队对象,通过指派专家辅导或专门定期轮训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并提供平台重点推出优秀评论作品,征文获奖作品将在上海市作家协会旗下华语文学网发表。

“作为在上海成立的推动文学发展的基金会,我们鼓励年轻人更多接触上海产生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品里展现出的不同时期的上海,就是希望以上海文学的文脉和力量,助力这座城市确定自己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性格。”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作家陈丹燕曾这样描述征文活动背后的用心,“我们朴素、努力地执行着一种原则,那就是帮助年轻人在阅读、评论过程中摆脱束缚,打开思路,展现独立的思考和创造力。”

“上海有《萌芽》杂志和新概念作文大赛,为创作人才培养梯队,而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征文则是为文学理论、文学评论的青年人才铺设成长的台阶。”多年担任这一征文活动终评委的作家孙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