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边疆行丨这片广袤大地呼唤作家用心用情的书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2023边疆行喀什、塔城站活动纪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菁  2023年12月01日08:39

迢迢复兴路,熠熠民族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中国作协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今年10月,中国作协与国家民委联合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文学在民族工作中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

11月23-29日,由中国民族报社主办,“道中华”平台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2023边疆行第二站,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为期7天的活动中,中国作家网记者与参加“道中华”边疆行的多家媒体记者、互联网“大V”等一起,跨越天山南北,走进喀什、塔城两地,领略各民族团结相亲与多元历史文化的交融之美。

深入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

我国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生活形态,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构成了各民族文化、文学百花盛开、繁荣发展的鲜明特色和活力源泉。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元的文化背景,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人民艺术家王蒙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或接受采访时谈到新疆热烈辽阔的生活给予自己的滋养。中国作协近年来也在不断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今年6月,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率调研组赴新疆调研基层文学工作,中国作协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签订共同实施文化润疆文学工程的合作协议。9月,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分别在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和阿克苏地区举行。

喀什古城开门仪式

喀什古城开门仪式  图片由道中华提供

保留的改造前古城旧区样貌

保留的改造前古城旧区样貌 李菁/摄

喀什古城街道

喀什古城街道  李菁/摄

“不到喀什,不算来过新疆。” 24-26日,“道中华”边疆行采访团在喀什地区,进古城、下县乡、入农户,采访工艺人、探访网红老店、采访各族群众,感受中华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时代新貌。24日一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喀什古城门徐徐打开,少数民族青年身着绮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走出城门,迎接第一批游客的到来。街巷曲径通幽,树影婆娑,民居层叠交错、古朴雅致,这里是凝固了两千年东西方文明的文化民俗博物馆,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活体记忆”。据喀什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过去的古城房屋老化破旧,街道很窄,交通极其不方便。2008年以来,国家先后投入70.49亿元完成老城危旧房屋改造,有效解决了以往老城区街巷狭窄、房屋结构性差等难题,各民族群众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后的喀什古城焕发出生机,不仅保留了当地民居的特色和原有生态,如花盆巴扎、帽子巴扎等特色街区,基础设施也得以完善。

坎土曼巴扎铁业公社 李菁/摄

坎土曼巴扎铁业公社 李菁/摄

铁业公社里的打铁匠

铁业公社里的打铁匠  李菁/摄

“坎土曼巴扎铁业公社” 位于喀什古城阿热亚路,这里曾经是铁业工人们集中的地方,如今纪念墙和摆台上挂满了打铁工具,包括体验生产所用的砂轮、剪刀、手钳子等工具,这些铁器不仅记载当地铁艺发展的历史,也承载着早期铁器制作的难忘岁月。在古城的坎土曼巴扎,路边随处可见打铁的匠人,手工制作铁器是维吾尔族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铁业公社负责人古丽波斯坦·吾布力介绍,这里有7位传承人打铁,他们平时也可以做一些农耕用具、生活用具,卖给当地人或者游客,游客还可以跟铁匠传承人一起体验打铁,感受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术。

刀郎农民画家在画画

刀郎农民画家在画画

25日,“道中华”边疆行采访团前往麦盖提县,了解刀郎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刀郎农民画之乡”位于县城南面的库木库萨尔乡,是一个以农民为创作主体的民间绘画之乡,绘画风格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丰富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风格。2018年,这里建成1050平方米的农民展厅,分别展出六大类农民画作品,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艾山·依明是中国刀郎画乡的一名农民画家,也是当地农民绘画的辅导者之一,迄今画龄将逾30年。随着刀郎农民画特色旅游产业兴起,越来越多的刀郎农民画家因此受益,去年艾山的农民画销售就达10余万元,并培养出了14名徒弟,依靠绘画改善了生活。哈萨克族小伙阿布都克有木·日合曼来自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从小喜欢绘画,如今他已是当地中学的一位美术老师,闲暇之时经常来刀郎画乡与农民画家一起画画、交流切磋技艺。

库木库萨尔乡文化站站长徐家巍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刀郎农民画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刀郎农民画是中国四大农民画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家队伍从最初20余人发展壮大至3000余人,绘画爱好者8000余人,刀郎农民画家队伍不断成熟壮大,成为麦盖提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正如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新疆作协副主席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所说,今天生活在新疆的各民族作家、艺术家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统一性、传承性在艺术转化中的时代意义,将以自身行动推动各民族文艺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新时代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引导各族人民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近年来,中国作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文学工作的主线,通过举办“文学润疆”全国多民族作家培训班、改稿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让不同民族的作家走进“文学大家庭”,相互交流、互学互鉴,通过文学创作和文学交流展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与和睦。

26-29日,“道中华”边疆行采访团奔赴塔城地区。这里是新疆最早有古人类活动的地方,是《江格尔》史诗中英雄们为之奋斗的家园。采访团为庄严的界碑描红,参观巴克图口岸文化展示馆、塔城手风琴博物馆,聆听“升国旗老人”沙勒克江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参访裕民县小白杨哨所等,在与当地各民族深入交流互动中感受筑造民族团结的精神长城的重要使命。

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

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  李菁/摄

在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记者感受到当地包容、多元的地域文化。在塔城,手风琴深受百姓的喜爱,一件乐器在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博物馆展示厅总面积达到1200多平方米,收藏有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10个国家1000余架不同品牌的手风琴,是全国最大的手风琴博物馆,其中最古老的手风琴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每一架历史悠久的手风琴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塔斯提哨所

塔斯提哨所  李菁/摄

1962年,塔城地区裕民县塔斯提哨所在巴尔鲁克山脚下建站,在这里驻守祖国边疆的战士来自全国各地。1982年,战士陈福森将从家乡带来的小白杨树苗栽在了营房边,与战士们一起扎根边疆、保卫祖国。这个故事随后被谱写成军旅歌曲《小白杨》,流传至祖国大江南北,塔斯提哨所也被亲切地称为“小白杨哨所”。原来的小白杨哨所现在被布置成了展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塔城地区生活着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29个民族、110.87万人,各族群众共居一座城、共吃一桌饭、共建一个家、共爱一个国。在小白杨哨所原址,采访团观看专题片,倾听小白杨的故事、塔斯提战斗故事,与边防战士们同唱一首歌,同向孙龙珍烈士墓献花,感受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文明璀璨浩瀚,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此次新疆之行中,记者真切体验了新疆人民丰富多元的生活和多民族交流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感情,深刻理解了在共同开发、建设、保卫祖国疆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些生动可感的生活和事迹,在这片广袤大地的各行各业奋斗着的鲜活的人们,以及互通互爱的民族感情和在民族融合中不断焕发活力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呼唤着当下的文学工作者和作家的关注与用心用情的书写,以自身行动推动各民族文艺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采访团合影

采访团合影  图片由道中华提供

采访团合影  图片由道中华提供

采访团合影 图片由道中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