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少儿出版的“浙少”现象:40年,以原创突围市场
来源:中华读书报 | 陈香  2023年03月31日00:52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春潮涌动。40多年来,“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以创新驱动,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而诞生于1983年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正是浙江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创新发展史在文化领域的一个缩影。

回顾浙江少儿社4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居于一隅的地方出版社,浙少社既没有地域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却通过一次次出版改革的探索和尝试,以内容原创为发力点,务实奋发,创新蜕变,走出了一条具有浙少特色的发展突围之路,40年来,始终处于少儿出版的第一方阵。据记者了解,时至今日,浙少社所有图书品种中,原创品种高达80%;其原创图书比例,还曾一度高达90%。厚积的内容资源,将是浙少未来融合发展的底气和基石。

以高质量原创图书为核心,浙少社凭借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在渠道推广和营销创新方面先行探路,打通全国市场,赢得了业界的口碑;而今,更是主动调整转型、更换赛道,构建“线上线下双循环”渠道新格局。为了进一步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2016年,在已向海外输出了近千种图书版权的基础上,浙少社收购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实现中国少儿出版界海外并购的“第一案”;2017年,浙少社在英国伦敦新建新前沿(欧洲)出版公司,通过资本走出去、国内外团队联动,初步建成地跨亚欧澳三个大洲的国际出版平台。自2019年成立数融事业部以后,浙少社大力推进数字化变革,做实新兴融合出版,打通跨介质融合出版产品的策划、生产和营销的一体化系统通路,切实推进了少儿出版的数字化进程。

内容创新,营销创新,“走出去”创新,业态创新——即产品结构升级、营销发行路径优化、出版“走出去”、探索融合发展,浙少社以“四轮驱动”,持续提升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在浙江这片“勇立潮头”的土壤上,形成了中国少儿出版的“浙少现象”。在一代又一代浙少人的共同努力下,浙少社见证了国内少儿出版从“黄金十年”走向“创新十年”,在坚守童书主业出版的过程中留下了高质高效发展的点滴印记。据记者了解,浙少社先后荣获了“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讲信誉、重服务”出版社、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等沉甸甸的荣誉。

子曰,四十不惑。站在建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出版业的深刻变革,“所有过往,皆为序章。”浙少社社长邵若愚如是感慨。在他看来,面对疫情三年来艰巨的市场困境和挑战,浙少社必须立足实际,审视剖析,大胆摸索新媒体融合时代的营销转型之道,和融合发展出版方案。

创新接续传统。这是一条怎样的、具有“浙少”特色的,以原创促发展的出版之路呢?

出版新动能:产品结构优化

40年来,浙少社一直致力于国内原创童书市场的耕耘,厚筑原创儿童文学地基,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图书,如近年来的《中国原创绘本精品系列》《水妖喀喀莎》《颜料坊的孩子》《永远第一喜欢你》《城墙上的光》《逆行天使》《上学谣》《五千年良渚王国》《我和毛毛》《乌兰牧骑的孩子》《我们的队歌》《列车开往乞力马扎罗》《中华文化传承之匠心·工匠的故事》《太阳和蜉蝣》《百年仁心》等,先后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文津图书奖等,入选“中国好书”“中国最美的书”、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等荣誉,还有一批图书入选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多年来,浙少社坚持专业立社,深耕原创儿童文学领域,以战略签约制、设立作家工作室、量身定制产品线、专项规划重点图书等灵活高效的多种方式,立体搭建实力作家梯队。其中包括任溶溶、张之路、桂文亚、沈石溪、管家琪、周锐、董宏猷、汤素兰、杨鹏、汤汤等签约作家,葛翠琳、金波、高洪波、张秋生、林焕彰、秦文君、郑渊洁、班马、冰波、方卫平、程玮、杨红樱、方素珍、王淑芬、彭学军、伍美珍、萧萍、保冬妮、韩青辰等重点作家,铁凝、王安忆、蔡志忠、鲍尔吉·原野、肖复兴、赵丽宏、蓝蓝、胡永红等当代文学名家,以及徐玲、彭绪洛、慈琪、吴新星、小河丁丁、周静、许诺晨、荆凡等青年作家。浙少社还专门成立了沈石溪工作室和汤汤工作室,围绕两位作家核心作品进行深度的全版权运营,从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版权输出、IP打造等全流程,进行全链条维护。

在不断扩大原创儿童文学产品规模的同时,浙少社也看到了童书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少儿科普、少儿绘本等细分品类的码洋比重不断提高,“双减”政策后,大文教板块蕴藏着极强的发展潜力。于是,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产品布局成为浙少社近年来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浙少社在绘本动漫、科普百科、大文教、传统文化、期刊等板块持续发力,进一步丰富腰部产品阵容。据了解,浙少社原创科普产品线的重点品“科学原来这样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印数达11.6万册;大文教领域推出的《作文敲敲门》,通过社群、团购预热,30多个渠道持续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印量达92万册,码洋超4200万元。

营销体系之变:线上线下双循环

作为没有教材教辅托底的地方专业少儿社,浙少社凭借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在渠道推广和营销创新方面先行探路,赢得了业界的口碑。多年来,浙少社以服务读者为宗旨,以全民阅读推广为己任,创建了“名家人文行”“全国阅读示范基地学校”“浙少故事总动员”等品牌公益活动,以每年数百场主题公益讲座辐射至全国近30个省市,覆盖活动人数十万人次。“后疫情”时代,浙少社更是充分利用优质的作家、编辑资源,通过图书馆、云馆配、云书展、云荐书等通道,开展线上线下的主题公益讲座和直播课,服务渠道、服务读者。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市场变局,浙少社主动调整转型、更换赛道,努力构建“线上线下双循环”渠道新格局,新媒体渠道业务迈出了“从0到1”的第一步。一方面,浙少运营抖音、小红书、微店、有赞等新平台的自营店铺,建立起出版社的私域流量;另一方面,浙少通过布局短视频营销,与王芳等合作直播带货,打造了多款爆品。

从2021年开始,浙少社在继续外联达人的同时,开启了品牌自播模式。去年,浙少抖音直播间双11当天进行专场直播,11位编辑、营销轮番上阵担任主播,重推11套图书,累计上万人收看,订单数超1000单,不仅拓展了自播业务,也锻炼了一支“谈得了项目、做得了营销、上得了直播”的编辑队伍。

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新路径

多年来,浙少社充分运用自身的作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有重点地做好出版“走出去”,已先后向海外输出了近千种图书版权。其中,47种图书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43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59种图书入选“丝路书香工程”。

然而,要全面提升海外经营的质量,单靠版权贸易的单一形式,很难实现质的飞跃。于是,浙少社将视野拓展至海外资本化运作。2016年,浙少社收购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2017年,浙少社在英国伦敦新建新前沿(欧洲)出版公司——通过资本走出去、国内外团队联动,浙少初步建成地跨亚欧澳三个大洲的国际出版平台。

为推动海外子公司业务深度有序发展,浙少社逐渐建立起一套“出版业务互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跨国管理新模式,对海外子公司实行“本土化”战略。收购工作完成后,海外子公司保持其原有的品牌独立性和运行的国际化。浙少社充分尊重其专业背景,保留其原有雇员,在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和营销发行环节鼓励其进一步发挥自主性。

有了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和新前沿(欧洲)出版公司这两个面向国际童书市场的窗口,浙少社能够直接发掘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快速实现部分适合国际市场的优质童书国际同步出版,可以做到一本图书至少在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四国同步出版,多国同步销售版权和实体书。浙少用市场化的方式,将更多表达中国元素、中国内涵、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童书直接送抵到海外英语国家的销售渠道,实现出版的国际生产链建设,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浙少海外出版单位共出版图书907种,已完成国际同步出版项目10种,另有14种正在编审过程中。浙少海外子公司出版的图书获得澳大利亚及英国的国家级、州级奖项47次,实现纸质书版权贸易241种、数字版权交易24种,涵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试水融合发展:数字化业态转型

自2019年成立数融事业部后,浙少社大力推进数字化变革,做实新兴融合出版,实现了数字出版营收持续高速增长。浙少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策划出版多种跨介质融合出版产品,如音视频、电子书、搭载智能硬件的交互式图书、课程等数字产品的开发与运营等;与此同时,浙少社开拓并搭建数字业务的自有平台——“浙里听听”数字童书馆,是其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与孵化器。从内容到技术再到平台,浙少社持续探索少儿出版的融合出版途径,走出了一条具有稳健特色的发展道路。